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病因素、診斷、治療、預防及保健知識

盆腔炎性疾病發病因素

1.女性內生殖道的防禦機制:女性內生殖道的解剖、生理及免疫學特點具有比較完善的防禦機制,在健康婦女陰道內雖有某些病原體存在,但並不引起炎症,當女性自然防禦功能遭到破壞或機體受到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
時,均可導致炎症的發生。2.性活動:盆腔炎性疾病大多發生在性活躍期的婦女,不潔性交、初次性交年齡小、有多個性夥伴、性伴侶有性傳播疾病者,都可以使患盆腔炎性疾病的機率增加。此外,性衛生不良,如經期性交、使用不潔月經墊以及不注意性衛生保健,都可以使發生
盆腔炎性疾病的機率上升。3.宮腔內手術操作後感染:如人工流產術、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宮腔鏡操作等,如操作不當,由於手術造成生殖道黏膜損傷、出血、壞死,有可能導致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生。此外,陰道、宮頸裂傷、血腫等,都大大增加了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病率。4.下生殖道感染外源性致病菌主要為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如沙眼衣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支原體以及解脲支原體、淋病奈瑟菌等。在我國由於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

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明顯增加,已引起人們重視。而機體免疫能力降低以後,原寄居於陰道內的菌群大量繁殖,包括需氧菌與厭氧菌,需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埃
希菌,厭氧菌有脆弱類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臨床以需氧菌與厭氧菌混合感染多見。可經下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5.化療、放療術後:隨著腫瘤患者的不斷增加,手術範圍較大,如宮頸癌根治術後、盆腔淋巴清掃術後,化療、放療的劑量過大,都可以使病人的防禦能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機率。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發作,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盆腔廣泛粘連。輸卵管損傷,輸卵管防禦能力下降,容易增加再次感染的幾率,導致急性發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