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因為哪個神祕舉動導致亡國?


如果拋開政績、僅以藝術水平而言,中國歷史的“藝術家皇帝排行榜”,後主李煜能穩穩進入前三。他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他的“小樓昨夜又東風”,他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成了晚唐詞的千古絕唱。

一代國學大師評李煜,稱“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甚至稱李煜詞“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連宋徽宗的《宴山亭》都不可與李煜詞的境界相提並論。

然而,李煜在亡國前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在江寧的幽棲寺大興土木,造寺千間。

江南之大,為何選在幽棲寺動土?這可能與南唐皇室傳統有關。南唐烈祖李異在政務倥傯之際,常來此山遊賞,中主李瑕也多次來此禮懺拜佛。

1922年,日本學者常盤大定做文物考察,當年大興土木的幽棲寺已然是“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不見李煜不見君,只殘存明代以後的法師墓塔,在一片荊棘中,回溯著這千年的風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