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民:從拾荒還債到月入十萬

在市區菏澤學院附近,有這樣一家快餐店,它在店外擺放幾十張凳子,設置顧客等候區。每至飯點餐廳就“人滿為患”,最高翻檯率達10次。開業至今不過半年有餘,卻以月入“10萬+”引來眾人稱讚,成為“網紅”店。而創造這一經營奇蹟的是返鄉創業 者——蘇 衛民。

1980年出生的蘇衛民是牡丹區小留鎮馬溝村人。“我八歲喪母,父親拉扯我們三姐弟長大,後因父親生意失敗欠下數萬元債務,迫於生計壓力,我十四歲輟學到河北邢臺撿起了破爛。”蘇衛民說,“那時候我第一個月就掙了一千多元。”就這樣,憑藉小小的身板,他用了半年時間硬是幫父親還了六千多元債務。

“十五歲時,我經常去一家酒店收廢品,廚師長看我人老實、有靈氣、能吃苦,就提議讓我留下來幫廚。”蘇衛民說,“要知道,當時改行做廚師一個月還不到一百元。”繼續拾荒或許能掙錢,但廚師卻是一輩子的手藝。就這樣,蘇衛民開啟了自己的廚師生涯。從河北邢臺到河北廊坊,再到首都北京,輾轉三地,蘇衛民先後向粵菜、川菜等大師學藝,一直做到了大酒店的廚師長。

長時間的廚師長經歷,讓蘇衛民敏銳地感覺到現在餐飲行業正進入一個品類細分的時代。“怎樣才能成為被顧客記得住的品牌?怎樣才能保持品牌熱度不減?”這是擺在蘇衛民面前的問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他找到了秘訣——“聚焦”。蘇衛民說:“我要做的品牌戰略堅信的理念就是 ‘聚焦’,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通過精確地定位,使自己‘聚焦’,成為翩翩起舞的眾人中的領舞者或獨舞者,才有可能把品牌凸顯出來。”

“當初房東問我要開什麼店?當他得知是要開一家跟石鍋魚有關的餐廳時,對我說‘這個門市已經倒閉了三家跟魚有關的店了,我勸你還是算了。’”蘇衛民說:“既然房東不看好,那我就用事實證明自己吧。”如今,蘇衛民的“蘇家漁”成為“網紅”店。半年多時間,已發展近50家加盟店。

在這家餐廳內現有十幾名員工,僅蘇衛民的同村人就有七人。“他們能跟著我回來,就是想要那種回家的親切感。我打算給其中優秀的人員,每人準備十萬元的購房款和餐廳股份,讓他們付得起首付還得起房款。”蘇衛民說,“今年內,我計劃帶領團隊發展100家店連鎖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