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奧祕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你我他,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快樂規避痛苦的。

所謂“趨吉避凶”,是人的本性,人人如此。沒有人會主動找罪受,那樣的人我們都知道,叫做“受虐狂”,是屬於病人的群體。

好,既然是正常的人,追求一生中的幸福、快樂、生命安逸舒適,就是作為人的本能需要了。

所以千百年來,人們總是在追求和平、安寧、健康、長壽、成就、愛情。人們在極力地逃避痛苦、爭鬥、傷害、災難、疾病、矛盾。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一、生命的過程不過是“趨吉避凶”而已

“趨吉避凶”是人生存的目的,也是前進的動力。

問題是,從古到今、國內國外,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這個人之為人的痛苦和矛盾,卻永遠存在著,一刻也沒有稍停。隨著科學發展和物質豐富,人們滿足了衣食住行的一些需求和安全,但是新的人生問題卻又不斷出現。

這是對整個人群種族的歷史和現在描述。即便是針對你我單獨的個體,也同樣逃不過“吉凶禍福”糾纏的人生。在整個生活過程中,你我同樣沒有逃脫煩惱、擔憂、恐懼、病痛、爭鬥、傷害等等這些生命的魔咒。

“趨吉避凶”,就成為了一個人類群體和個體永恆的主題。

但是,結果又如何呢?到目前為止,不管是集體或者是個人,都沒能逃脫這個生命的“潘多拉盒子”。

從群體的角度來探討當下生命面臨的問題,似乎離個人有點遙遠。我們可以從個人生活的周邊說起。不論用什麼樣的歌舞昇平自欺欺人,永恆的“吉祥安寧”,都成為一種幻想,一如既往的深陷在“一般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糾結人生。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二、無可逃避的“生活潘多拉盒子”

如果你是學生,你享受著成績高分的成就與喜悅,但是同樣承受了學習的緊張與壓力;承受了貪玩的輕鬆歡樂,也逃不掉老師家長的管束與批評。

如果你是家長,你享受整個家庭和睦安寧,也承受這家庭經濟的壓力,孩子學習升學的擔憂焦慮,父母年老體弱多病的擔心和照顧的壓力。

如果你是戀人,你享受愛情的甜蜜柔情,同樣在承受分手和第三者的懷疑,彼此離心離德的撕心裂肺。甜蜜的開始,殘酷的分手,總之是苦樂交織。

如果你是員工,你享受無責任的輕鬆愜意,同樣逃不掉老闆上司的業績考核壓力。

如果你是行政官員,享受公務員的便利的同時,時時面臨政績考核的難題。

只要你在社會中生存,不論何種社會角色,總會經受這些,“輕鬆、壓力”、“歡樂、痛苦”、“得到、失去”的牽纏糾結。這是無法逃避的人生事實。

生命的自然法則,本來就隱含了“苦樂交織”,能夠永遠的規避“生命之痛”,到目前看來都還是一個“不可能的故事”。

即使你有億萬財富,你買不來健康長壽,買不來一天25個小時,買不來千歲萬歲,也買不來所有的朋友,總還有對手敵人。

即使你是國家元首,權利滔天,所有人都聽你的,你也要面對河那邊的眈眈虎視。隱匿行蹤,保鏢隨行。同時,也逃不過生毛病死的自然法則。在這點上,與平民毫無差別。

只要你是人,不論何種角色,何種地域,何種年齡階段,何種身份地位,何種金錢權利階層,你都無法逃避生活中的矛盾、痛苦、壓力和焦慮。就生命的感覺體驗來說,沒有多大本質上的區別。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三、娛樂至死背後的愚昧

人人都會笑話沙漠鴕鳥的愚蠢。

說,在沙漠了生活著一種鴕鳥,一遇到危險攻擊,就會將頭埋在沙子裡,只將屁股高高崛起,從而迷惑敵人。

人生中的“鴕鳥政策”,就是對生活中的各種艱難困苦視而不見,拖延與自我麻醉。有很多人是明知故意為之,有很多人是不知不覺隨大流。在大家笑話鴕鳥的同時,其實自己慢慢變成那隻鴕鳥卻不自知。

據說,在西方的精英和權力階層,很早就意識到社會權利財富不均,20%的人會佔有80%的財富,而剩下20%的財富由剩下的80%的人來爭奪,這會帶來暴利衝突和混亂,最主要是給既得利益的個人和集團,帶來既得的損失。為了保持這種既得利益和階層結構,他們設計了大眾化的生活內容模式,用電影、喜劇、綜藝、偶像、明星,來分散中下階層注意力和過多的精力,讓他們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將多餘的精力金錢消耗在追星、聲色享受等等娛樂之中。無法獨立智慧的思考,發現背後深層的問題。

這就是西方著名的“奶頭樂政策”。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也許以上只是一個笑話,但是事實上,陷入過度娛樂的大眾,正在扮演這個“陶醉於娛樂”的角色,在過度的時間、精力、金錢娛樂消費中,最主要喪失的是,思維的自我覺察和主動創造力。

其實,人類社會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享受娛樂出來的,是大腦思維創造、生產實踐驗證,不斷思維創新、行動創新出來的。娛樂僅僅是生活中的調劑品,不是最終目的。人生也不是純粹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感覺的享受。人為萬物之靈,靈在思維的探索、思考、創新。過度的娛樂享受,弱化了這種思維創造能力,弱化了生命決策的積極主動性。

不管無厘頭的電影電視如何逗人哈哈大笑,也不管多少明星藝人帶走了多少的生存注意力,不管在娛樂中我們多麼的忘我愉悅,我們必須有很多生命時光,去面對生活的、工作的、學習的種種矛盾與壓力。過度娛樂中的忘我享受和放鬆狀態,總會被生活現實矛盾擊破,那個“生活的潘多拉魔盒”,仍然沒有被關上,而且似乎越開越大了。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四、當你放棄主動思考的時候,別人正在積極思考如何將你收割和終結

作為生活中“麻木的看客”從來都是可悲的。

這些人,總是用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等等眼下的感覺體會,來麻痺自己的大腦思維,麻痺自己的主動思考分析能力,以為未來的生命風險與自己無關,未來一入既往的風平浪靜。

當前的社會娛樂風氣,從生命角度來看,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風險呢?

娛樂中忘乎所以的你,可能不屑於思考和探討這個問題。但是看看那些已經偏離生命積極意義的行為,如果稍微能夠有點積極主動的思維,就能看到背後的危機。

一個明星,年收入可以達到幾億幾十億,不外乎就是給了大家身體上感受,抑制了積極主動是思維。而象屠喲喲這樣的對人類貢獻巨大的科學家,沒人會給她更多的精力、金錢、和注意力。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一個明星的出場費可以要價幾百幾千萬,但是從沒看到哪個勞模出場,給他幾千幾萬。一個明星藝人***,向看他照片的粉絲要價60元,一夜之間8萬粉絲,送去了480萬。可是我知道有個90多歲的拾荒老人,17年捐出5萬資助了近100個失學孩子。沒見幾個粉絲幾元的感謝與打賞支持,也沒見社會媒體如何激情四射的熱捧與支持,甚至於那些孩子本人都不在聯繫他們的恩人,也許資助***明星的人中就有他自己。

當你過度追求外在的感官娛樂刺激的時候,你已經慢慢放棄積極主動深入的思維。你已經變成明星藝人的資金池、被洗腦之後的愚迷追隨者,在溫情脈脈的明星眼裡,你儼然就是茁壯青青的韭菜和粉嫩粉嫩的肉雞。你關注的目光、時光、生命力,就是他們飛機、遊輪億萬級別婚宴的源動力。

然而社會不是娛樂出來的,娛樂是前行的緩衝劑而已。人生也不是滿足感官享受的,享受僅僅是生命前行路上的服務區。如果在建國之初,大眾都去追星享受,就不可能造出兩彈一星。如果都去追求身體的感受和體驗,釋迦牟尼不可能打開生命的迷霧,老子也不可能留下人類智慧經典。

當你放棄主動積極思考,沉迷感覺享受的時候,明星藝人僅僅是收割了你的注意力、時間、金錢,無意中耗費了你的生命力。但是,有些人卻是故意設計,有意終結你生命,他們可能不要你錢,不要你的注意力,不要你的痴迷。

中國歷史上的鴉片戰爭,就是利用了“鴉片”的毒癮,收割國人的財富,腐朽國人肉體,好打開中國的大門。但歸根結底,是多數國人追求享受,不願意稍微的主動思維,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你要成為不思維的肉體傀儡,幫你思考的人就會對你為所欲為。

你以為這些和你沒多大關係,“貪圖娛樂”不至於上升到如此的危言聳聽境地。那僅僅是你已經麻木了積極主動思考之後的結論。你的身邊,在你“嘻哈享樂”的這幾年十幾年裡,可能危機已經悄悄降臨。

“轉基因食品”,以前有多少人會注意,有多少人會思考背後的生命意義。但是,這個東西和事件,卻時時刻刻影響著當下的你,或者你的家庭、孩子和你的家族未來。

“轉基因”,一個基本的風險就是打破“生命世界的鐵律”,這裡既有人類渴望的機會,更多的是對生命的風險。就連西方“轉基因”發源地的國家和人民,都嚴禁食品中出現“轉基因”,沒有人原因用一代人、幾代人的生命來做“轉基因”的試驗品。目前知道是,“轉基因”的食品,導致高概率腫瘤發生,不孕不育。有思考者已經在揭露和呼籲,注意到“轉基因”可能是西方的另一種侵略策略。

我們知道,鴉片可能掠奪國人的錢財,破壞一代人的身體。但是“轉基因”那可能是“斷子絕孫”的主意。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不論以上的結論是不是真實的,但是,面對“轉基因”,這個“生命的風險”、“種族的風險”,一個積極思考的人是不會去冒險的。如果我們注意力一直處於“嘻哈的娛樂境地”,只著眼於當下的身體感受,是不可能去思考別後的深意的,也不會思考未來幾年、幾十年、或者一代人的生命意義。

正如“奶頭樂”策略的背後設計一樣,當80%的人都沉浸在過度的“嘻哈娛樂”中,放慢了甚至放棄了積極主動的思考,那20%的人群正在旁觀“娛樂陶醉”中的你,視你如青青韭菜、粉嫩的肉雞。更危險的是,可能有陰謀者,正準備在你忘情所以、不能自已的時候,收割了你的生命。

五、覺醒吧,不再享受中覺醒,就在娛迷中沉淪

人生中的“趨吉避凶”,是生命存在的本能。從古到今的人類社會,總是充滿了風險與機遇。今生做了人,擁有了百年壽命,就有了享受和探索生命的機會。很多人在人生道路中積極前行,也獲得了不同生命層次的突破與成績。那些先賢聖者,道徒僧侶,已經走在了生命的探索大路上。

也許那些人離我們太遙遠,看看我們身邊的人,事業有成的朋友,哪一個是過分注意享樂的典型?凡有成就者,無不是積極主動思考創造的人。耳熟能詳的馬雲、劉強東、史玉柱、俞敏洪、馬化騰。這些成就的人,每一個都是能夠有目標,積極主動思考和行動的人。

進一步,要想擺脫生活中的各種矛盾糾結,僅僅關注生活中的外部物質世界部分是不夠的,必須要對內心世界進行積極主動的思維探索。人類世界的種種矛盾衝突,都是人群做出來的,人群行為不過是內心思維念頭的結果。一個人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衝突,不過是社會中相遇的人行為的結果,而行為本身不過都是個人思維決策的結果。

所以,一切的矛盾痛苦源頭,就在於大腦思維之中。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在享受的慾望世界中,想用享受的辦法來尋求問題的根源,解決最後的衝突,那是不可能的。唯有積極主動的思考並實踐,去探索生命的秘密,探索心靈世界的秘密,才有可能找到最終的解決辦法。這也是古今中外宗教及修行信徒一直存在的原因。

可以設想一下,清朝末年,如果大家都能夠從思維上認識到鴉片的危害,控制自己貪慾和行為,不買鴉片,會有鴉片戰爭麼?

“轉基因食品”盛行,大家能夠積極思考,看到自己、家人、後代,幾年幾十年之後的風險,不買,抵制,會有“轉基因”肆虐麼。

明星藝人大量積聚國人財富,用於個人超豪華消費,飛機、遊艇、豪華車、豪華宴會,消耗大眾和個人過多的注意力、生命力。如果你能夠積極思考,主動控制自己的創造性生活內容,你會有更多的時間、資金、精力用於生活的探索創新,和感悟!

娛樂能夠帶來當時的輕鬆愉快,但是要想解決生活的煩惱,顯然需要在生活中積極的思考和主動的行動。

不要期望社會來幫你,某個組織來幫你,權威來幫你,他們無法進入你的內心世界,無法幫你思考分析。很多生活中的矛盾和危機,其實就在積極主動思維的“一念之間”。

勤於身體感覺享受,惰於大腦積極思維,這樣的人生,到後來就會形成一種僵化的生命模式。

也許你現在不以為然,但是看看你周圍身邊的老人們,很多就是這種生活模式的犧牲品。

這個問題對你有意義,因為你過不了多久也會成為老人。

有兩個案例,對我來說感觸最深。

一個是我的舅娘,當時因為類風溼,手腳關節腫大,攤在床上不能動,最後拖了兩個月去世了。70歲不到,沒有其他毛病。

另一個是我的親人,60多歲,因為骨質增生,躺在床上,不願意鍛鍊行動,也是躺了2個月就去見了馬克思。

這些身體疾病,其實都不是致命的,但是最終卻在不該離開的年齡,丟掉了性命。原因就在只貪圖一時的身體舒緩,不願意積極主動思考,尋找解決辦法。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小結:

人一生的生命活動,其實都是大腦思維決策的結果,當我們過分的注意身體的感覺感受、享受之後,慢慢會被身體當下的享受迷惑,看不到未來更長遠的利益得失。唯有積極主動的思維,才有可能看出更遙遠空間和時間事情的發展。

對於生活矛盾是如此,對於身心健康也是如此,最後,要想找到長久的人生健康幸福之道,解決辦法與答案也一定隱藏於此。

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實踐,才是生命活動的主旋律。

“探索生命奧秘認識自己,嗤!我只要享受當下歡愉”果真如此?

閱讀本文,感觸良多,請寫下你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