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清朝詩歌,寫出了世間最偉大的愛

有一種愛,偉大而平凡,如潤物春雨,似拂面和風;有一份情,無私而博大,綿綿不斷,情誼深長。這就是母愛,永遠都是不求回報,無私的付出。在許多人記憶的殿堂裡,媽媽一直都是你最忠實的後盾,每一步的成長,都在媽媽慈愛的目光中長大;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媽媽欣慰的笑容中度過。

一首清朝詩歌,寫出了世間最偉大的愛

母愛是首無言的歌,總會在某個午後、某個黃昏、某個黑夜,輕輕響起,母愛是幅淡淡的畫,總會在某個陌生街頭、某個陌生小站、某個異鄉旅店,在你最失意、最需要求助的時候。閃現在眼前……

子女的眼光的,永遠在前方,而媽媽的眼光,永遠在孩子身上。

媽媽永遠不會問你飛得有多高,她只關心你飛得累不累。

一首清朝詩歌,寫出了世間最偉大的愛

母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但古詩中表現這一題材的作品卻不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孟郊的《遊子吟》,說盡了天下父母愛子之心。蔣士銓有一首《歲暮到家》則從另一個角度細膩地刻畫了母親的愛心,與孟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一首清朝詩歌,寫出了世間最偉大的愛

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他久別回家後見到母親時母親的欣喜之狀和無微不至關懷。最後兩句寫自己長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連累老母牽掛的愧怍之情。第七句中的“愧”就是指這個。但自己長年在外奔波也是無奈之舉,而且風塵僕僕,十分辛苦,本來也是可以向母親傾訴的。但看到母親剛才見兒子回來時的高興勁,特別是看到母親是那麼心疼兒子因在外勞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麼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勞累的情況告訴母親而使她更增擔憂呢?所以最後一句“不敢嘆風塵”就是寫這種複雜的感情的。

一首清朝詩歌,寫出了世間最偉大的愛

我們往往是在回首的片刻,在遠行之前,在離別之中,發現我們從未曾離開過母親的視線,離開過母親的牽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總在想,我們又能回報母親什麼呢?

母親是一種歲月,無論是個人的也許平庸也許單純的人生體驗,還是整個社會前進給我們的教誨和印證,在絕無坦途的人生旅途,擔負最多痛苦,揹著最多壓力,嚥下最多淚水,仍以愛,以溫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對著人生,對著我們的,只有母親!永遠的母親!

一首清朝詩歌,寫出了世間最偉大的愛

沒有母親,生命將是一團漆黑;沒有母親,社會將失去溫暖。那時在我們認為生命最艱難的時刻,面對打擊,面對失落,以為完全失去了。就在那一刻,是母親的一句話,讓我們重新啟程。看著我們掩飾不住的沮喪,母親說,該知足了!日子還長!於是我們便理解了深奧的道理,為什麼這麼多哲人智士,將傷痕累累的民族視為母親,將濤聲不斷的江河視為母親,將廣闊無垠的大地視為母親。因為能承受的,母親都承受了;該付出的,母親都付出了。而作為一種歲月,母親既是民族的象徵,也是愛的象徵。也許因為我們無以回報流淌的歲月所賜予的,所以,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愛著我們的母親。

一首清朝詩歌,寫出了世間最偉大的愛

在我們眼裡母親是一種永遠值得灑淚的感懷的歲月,是一篇總也讀不完的美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