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Haalthy導讀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01 年老≠體弱

雖然年老患者總體身體狀態不及年輕患者,但不能一概而論認為年老患者基礎狀態就差,需要根據患者實際狀態評估。

臨床上醫生一般會通過體力活動狀態評分來評估患者的基礎狀態,簡稱PS評分。常用的有ECOG PS評分體系,如果PS評分=2,可認為基礎狀態較差,體弱,而PS評分>2,則不能接受化療。

ECOG PS評分標準

0分:活動能力完全正常,與起病前活動能力無任何差異。

1分:能自由走動及從事輕體力活動,包括一般家務或辦公室工作,但不能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

2分:能自由走動及生活自理,但已喪失工作能力,日間不少於一半日間時間可以起床活動。

3分:生活僅能部分自理,日間一半以上時間臥床或坐輪椅。

4分: 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5分: 死亡。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02 體弱(PS評分=2)患者避免順鉑化療

含鉑雙藥化療方案是非小細胞肺癌標準一線化療方案,而順鉑是最經典的鉑類化療藥,但是既往研究結果顯示體弱(PS評分=2)的患者並不能從含順鉑的雙藥化療方案獲益。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由上圖可知,PS評分=2的患者化療一線方案中添加順鉑並不能延長生存期。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03 年老,體弱患者均可從含卡鉑雙藥化療獲益

體弱患者雖然不適合順鉑化療但仍然可以從卡鉑化療獲益,而年老或體弱的患者均可耐受含卡鉑雙藥化療方案,且能獲益。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由上圖可知,PS評分=2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卡鉑一線化療

相比培美曲塞單藥化療,總生存期顯著延長。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由上圖可知,年老患者(年齡70-89歲)一線雙藥化療(紫杉醇+卡鉑)相比單藥化療(長春瑞濱或吉西他濱),生存期顯著延長。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由上圖可知,PS評分=2/3與PS評分=0/1,年齡≤80歲與年齡>80歲的患者均能從紫杉醇+卡鉑化療獲益(藍圈處)。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04 年老患者避免含貝伐珠單抗的三藥化療方案

含鉑雙藥化療+貝伐珠單抗也是一線常用化療方案,但在一線含卡鉑雙藥化療方案基礎上添加貝伐珠單抗並不能改善年老(>65歲)患者生存期,反而有更高3-5級毒副作用風險。

PS評分=2的體弱患者是否適合貝伐珠單抗目前沒有相關研究。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由上圖可知,紫杉醇+卡鉑+貝伐珠單抗並不能改善年齡≥70歲患者生存。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由上圖可知,紫杉醇+卡鉑+貝伐珠單抗也不能改善年齡>65歲患者生存。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05 年老患者可從維持化療獲益

初始4週期誘導化療後患者如果有獲益可以副作用較小的化療藥單藥維持化療。目前有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患者可從維持化療獲益,然而PS評分=2的患者以及原來PS評分=2的患者,誘導化療後PS評分<2的患者能否從維持化療獲益目前仍然缺乏研究。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由上圖可知,相比安慰劑年老患者接受維持化療有獲益(紅圈處)。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Haalthy語

年老體弱、無突變,如何選擇一線治療方案?答案全在這裡了!

騰友互助

你看懂了嗎?

你還有哪些疑問或者想了解某些肺癌方面的內容,

都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

你的問題肺騰會收集起來,

解決你的疑難困惑。

有你想看的精彩

《 》

《 》

《 》

1.Elisabeth Quoix et al ,First-line therapy in PS2 and elderly patients: Any new signals? ELCC 2018 European Lung Cancer Congress.

http://oncologypro.esmo.org/Meeting-Resources/ELCC-2018-European-Lung-Cancer-Congress/First-line-therapy-in-PS2-and-elderly-patients-Any-new-signals

2.www.aacr.org/Newsroom/Pages/News-Release-Detail.aspx?ItemID=1176#.WtU1jkxuLI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