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IPO“縮量發行”意味著什麼?

5月18日,星期五,當晚,證監會依例下發了每個週末核准的IPO公司批文。5月18日證監會共核准了兩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一家為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一家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

在上述兩家公司中,創業板的寧德時代也就是受到市場極大關注並創下24天最快過會紀錄的獨角獸公司。也正因如此,寧德時代IPO批文的下發,又再一次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在證監會下發的IPO批文中,包括寧德時代在內,兩家企業的募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這就意味著寧德時代的募資小於60億元,而寧德時代此前計劃募資規模為131.2億元,這意味著寧德時代的募資縮水了5成以上,或接近於6成。這個縮水規模與此前另一家獨角獸企業藥明康德大致接近。

實際上IPO公司的募資規模大幅縮水在近年的A股市場已經表現為一種“常態化”了,這原本也不值得市場予以更多的關注。而寧德時代的募資規模大幅縮水之所以令人關注,顯然是因為一週前富士康的IPO批文獲准下發的緣故。在證監會下發的富士康IPO批文中,破例沒有核定募資規模,而在隨後發佈的富士康招股說明書中,富士康募資投向項目對資金的需求,仍然沒有作出任何的改變,募資項目的資金需求仍然保持在273億元。而為了減少富士康的鉅額募資對市場的衝擊,富士康採取了“戰略配售+鎖定發行”的方式,將19.7億首發規模中的12.67億股予以鎖定,佔發行額度的64.31%,從而使得首發上市流通的規模降到了7.03億股。

尤其重要的是,富士康這種“鎖定發行”獲得了某些市場人士的好評,認為此舉減輕了IPO融資對市場的衝擊,是為CDR試水,為大型獨角獸迴歸提供標杆。也正因如此,在富士康之後,是否還有IPO公司採取富士康這種“鎖定發行”的方式尤其引人關注。而寧德時代雖然不是大型獨角獸,但其131.2億元的募資計劃仍然對市場有不小的壓力,因此,寧德時代會否採取“富士康式”的發股方式無疑令人關注。

寧德時代IPO“縮量發行”意味著什麼?

但從證監會5月18日下發的IPO批文來看,寧德時代顯然沒有采取“富士康式”的發股方式,而是仍然採取近年來在A股市場已經常態化了的“縮量發行”的發股方式。這一點,對於新股發行方式的走向非常重要。此舉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鎖定發行”是為富士康量身定製的,只是一種個案,而不併適用於其他的公司。畢竟富士康上市的意義與其他公司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康士富IPO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對其“特事特辦”。實際上,富士康的“鎖定發行”是不宜推廣的,畢竟它又增加了A股市場的限售股問題,是與“全流通”的大背景背道而馳的。所以這種發股方式只能“特事特辦”,而不具備普遍意義。

相反,寧德時代此次選擇的“縮量發行”或“縮水發行”,在當前的A股市場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是具有普遍性意義的。

首先,雖然“縮量發行”與“鎖定發行”一樣,都是有利於減緩IPO對市場的衝擊,但“縮量發行”較之於“鎖定發行”來說,有著太明顯的優勢,不存在“鎖定發行”的諸多問題。比如,並沒有增加限售股問題,也沒有向戰略投資者進行利益傾斜進而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同時,“縮量發行”實實在在地壓縮了IPO公司的募資額度,節省了股市的資金資源,有利於減緩IPO對股市的抽血作用。

其次,“縮量發行”避免IPO公司把股市當提款機,一味到股市上來圈錢。一直以來,A股市場被稱為是圈錢市,企業上市通常都是獅子大開口,彷彿股市的錢不圈白不圈。不少公司甚至編造項目來擴大融資,以期達到多圈錢的目的。因此,證監會對IPO公司的募資從嚴把控,採取“縮量發行”,這對於IPO公司圈錢的做法是一種抑制。

其三,“縮量發行”有利於提高募資的使用效率。從之前上市公司的募資情況來看,因為一些公司把募資當成了圈錢,因此在融資時獅子大開口,融入了大量的募資,但資金融進來後,卻又沒有合適的項目投入,從而造成募資的大量閒置,最後大量的募資轉化為企業的流動資金,而企業的流動資金又被用於投資理財。因此,“縮量發行”有利於提高募資的使用效率,將資金用在刀刃上。

其四,“縮量發行”可以讓有限的股市資源服務更多的IPO公司,讓股市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以寧德時代為例,原計劃募資131.2億元,在募資大幅縮水後,一家公司的募資計劃,可以供同等規模的企業2~3家來融資,如果是募資規模在10億元以下的企業,那更可以多滿足7家~8家企業的需求,因此,“縮量發行”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A股市場,有大量的企業還在等著排隊上市,因此,“縮量發行”也是更具A股市場特色的發股方式,也更符合中國的國情。

也正因如此,寧德時代選擇“縮量發行”的發股方式表明,“縮量發行”才是更適合A股市場的發股方式,在現階段,A股市場有必要在“縮量發行”這一正確的道路上走下去,而不要被富士康的“鎖定發行”迷亂了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