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印女俠”董豔珍(民間故事)

董豔珍當即說出他的左腳鞋底有一顆圖釘,犯罪嫌疑人抬腳一看,便垂下了頭。

1972年6月,董豔珍出生於內蒙古翁牛特旗山咀子鄉南樑子村。

她的曾祖父董長存曾是民國年間有名的“追蹤神探”。董長存自幼學武,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但為了養家餬口,他只好給地主家看林守糧,由於經常發生盜林偷糧的事,董長存常常要順著腳印追蹤丟失的糧食,時間長了,他發現每個人走路的形態各有不同,留下的腳印也各有特點,以此為根據,他琢磨出了一套追蹤小偷的辦法。這就是董家的獨門絕學——步法追蹤。

因為繼承了這門祖傳絕活,董豔珍的爺爺董世玉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足跡神探”。

小時候,董豔珍經常看到公安局刑警隊的挎鬥摩托車把爺爺接走。她非常羨慕,進而對爺爺的“步法追蹤”產生了興趣。但董世玉卻不肯教孫女,一是董家這門絕活傳男不傳女,二是這項工作有一定的風險。因為董世玉下班時,經常有小偷躲在暗處拿磚頭砸他,所以他不想讓孫女從事這項有危險的工作。

董世玉不教,董豔珍就偷偷地揣摩。有一次放學後,媽媽讓她把毛驢趕到後山去吃會兒草。可天都黑透了,媽媽卻不見董豔珍的身影,只看到毛驢自己跑回了家。父母趕忙跑出去尋找,走出村頭,卻看到董豔珍一瘸一拐地從遠處走過來,渾身沾滿了泥土,鞋子也丟了一隻。

在媽媽的逼問下,董豔珍才不情願地說出原委:在放驢的過程中,她想觀察一下毛驢蹄印在負重和不負重時的區別,就自己爬上驢背做實驗,哪知毛驢一撒歡就把她給甩了下來。

聽了董豔珍的敘說,媽媽心疼地責怪她不該這樣冒失。第二天,董世玉回到家裡,小豔珍便給他講起了昨天騎毛驢做實驗的發現:毛驢負重時踩下的蹄印左右間隙寬,前後間隔短;不負重的蹄印左右間隙窄,前後間隔長。董世玉聽後,撫摸著孫女的頭,讚許地說:“爺爺本不想讓你學這些東西,不過你還真是塊好料兒,從現在開始,我收下你這個小徒弟了,將來你會比爺爺還厲害!”董豔珍聽後,高興得蹦了起來。

就這樣,董世玉再去現場時,挎鬥摩托車裡便多了個小人兒。他悉心地把經驗和技術都傳授給了孫女,董豔珍也學得非常用心。

1988年夏天,內蒙赤峰市廣德公鎮王家村發生了一起縱火案,新收的穀子被燒燬了2500餘公斤。當時,董世玉剛做了手術不能活動,就向來接他的刑偵人員推薦了放假在家的孫女。

16歲的董豔珍第一次單獨去現場,既興奮又有些忐忑。因距案發時過去了三天,縱火現場已被破壞。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觀察後,她在距火場十幾米的外圍發現了兩枚大頭鞋的足跡,認定這是犯罪嫌疑人的腳印,一番觀察比對後,她推測此人身高1. 82米,男性,身體微駝,年齡在45歲左右,並且足跡是在扭動身體扔東西時留下的,她判斷犯罪嫌疑人是站在此處把裝有汽油的容器點燃後扔向谷垛的。

民警對董豔珍的判斷將信將疑,當他們在火場殘餘的灰燼裡找到兩個被大火燒焦了的酒瓶子時,便一下子對董豔珍欽佩起來。董豔珍在不遠處又發現嫌疑人逃跑時留下的十幾枚足跡,順此足跡追蹤,在村外繞了四五里地追至嫌疑人李某家中。民警在其家搜出了一雙翻毛大頭鞋。

警方看到李某身高1. 80米左右、背微駝,一問年齡正好45歲,和剛才董豔珍在現場分析的情況一點不差。民警們這才對眼前這個小丫頭心服口服。而初戰告捷的董豔珍也立下了將來當一名警察,為老百姓除害的志向。

1990年7月,董豔珍高考失利,她報考公安院校的願望落了空。兩年後,她與梧桐花鎮鉛鋅礦廠青年李金成結了婚。

婚後,小兩口又有了一個女兒,雖說家裡的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一家三口倒很開心。丈夫在礦廠上班,為了貼補家用,董豔珍就在礦區開了個百貨店。開業僅一個月,她的百貨店便失了竊,店子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幾百塊錢和十幾條煙都不見了,董豔珍決心弄個水落石出。

董豔珍細心察看了現場,她在窗臺下面發現了幾個旅遊鞋印,根據鞋印她判斷出:犯罪嫌疑人身高1. 67米左右,17歲上下,體態偏瘦。可是小賣部門口的路面已被來來往往的足跡踏亂,要想從這些雜亂的腳印中找出嫌疑人的足跡非常困難。

董豔珍沒有灰心,開始了更仔細的觀察。她發現這兩枚足跡中,左足跡前掌內側有一個圓形小點,而右足跡前掌內側卻沒有,這是什麼東西呢?她又仔細勘察現場,發現被撕開的紗窗掉了3枚圖釘,而在地上只找到了兩枚,她眼前一亮:另一枚圖釘一定是釘在了嫌疑人的鞋底上,窗下左足跡前掌內側的那個小圓點就是那枚圖釘。

董豔珍根據鞋印的這個特徵,追到了平安村一家農戶門前,她暗暗記下了方位,就去礦區派出所報了案。民警找到了嫌疑人馬某,起初馬某百般抵賴,董豔珍當即說出他的左腳鞋底有一顆圖釘,馬某抬腳看自己的鞋底,發現前掌內側果然有一顆圖釘。鐵證面前,他垂下了腦袋。馬某老老實實地交待了偷盜的過程,並檢舉出其他十幾個同夥。原來這竟是一個隱藏多年的盜竊團伙,他們一直在礦區隱形作案,幾年來從未出過事,沒想到這回卻撞到“女神探”手裡。

這夥盜竊團伙的落網,讓董豔珍的名字一下在礦區傳開了。這以後,遠近的鄉鎮誰家一發生案情都來請董豔珍出現場,不管路途多遠,董豔珍從不推辭。 董豔珍指著縱火嫌疑人換過的棉皮鞋說:“你的鞋雖然換了,可你的腳換不掉。”

一天,翁牛特旗太平莊李有財的老母親來找董豔珍,哭訴她家的毛驢昨晚被偷走了,央求董豔珍一定要幫她找回來。由於家人的反對和阻止,她當時沒能去現場,望著老人失望的神情,董豔珍心裡很是不忍。

等老太太走後,她趁家人不注意還是偷偷地跑去了太平莊。董豔珍來到現場後,在驢圈裡沒有找到腳印,只在失主的窗下發現了兩枚模糊的足跡。她分析此人為男性,身高1. 71米,年齡在40歲左右,大O字形腿:再根據現場沒有出去的足跡,只有驢蹄印,她判斷嫌疑人是騎著毛驢逃離的。

董豔珍順著驢蹄印追出村外,驢蹄印上了一條沙石路,由於路上過往車輛太多,壓失了追蹤痕跡,她沒能追下去。

當時,老太太家很窮,唯一值錢的就是這頭毛驢了,老人哭著告訴董豔珍:她家的毛驢顏色是黑的,臀部有拳頭大的一塊地方沒毛,那是過年時因放爆竹不小心燒掉的。老人請董豔珍千萬要幫她找回來。

董豔珍在心裡默默地記下了嫌疑人的足跡步法特徵,含淚離開了老人的家。

一晃一個月過去了。這天,董豔珍抱著孩子去集市上趕集,當她買完東西時無意間一回頭,看見一個賣肉的大鬍子男人從商店裡出來,望著這人的背影,董豔珍的腦海裡一下閃出了一個熟悉的人形:這個人的行走姿勢和步法特徵不就是一個月前偷老太太家毛驢的那個人嗎!

為了穩妥起見,她把孩子交給一個熟悉的嬸子照看,自己來到肉攤前,問那人賣的是什麼肉。那人以為她要買肉,便說是驢肉,新殺的,還有驢皮呢。

董豔珍蹲下來仔細翻看驢皮,見驢毛是黑色的,臀部果然有一塊拳頭大小的地方沒毛。

董豔珍假裝和那人討價還價,套出了那人的姓名住址後,拎起驢皮就走,男人見狀忙追過來要錢。董豔珍說:“你去找太平莊李有財的老母親要錢吧。”

那人聽後一下愣在了那裡。

隨即,他兇狠地告誡董豔珍少管閒事,小心今後沒好日子過!

旁邊有好心人偷偷告訴董豔珍,說這人是鎮上有名的七爺,平時欺行霸市,他宰殺的牲畜都不是好道來的,這誰都知道,可誰也不敢惹他。

可董豔珍還是堅決把驢皮送到了當地派出所,並報了案。

那男人見沒有嚇住董豔珍,就軟了下來,主動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並賠償了老人的損失。只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透,他把毛驢偷回去後怕有人去集市上找,故意拖了一個月才殺驢賣肉的,可她是怎麼認出來的呢?

這年正月初九,董豔珍早晨起來剛推開門,就看見一個50多歲的老漢蹲在一輛牛車旁,一身灰土,臉上掛滿了冰霜,等在門外。董豔珍忙把他讓進屋,倒了杯開水讓他慢慢說。原來,老漢是三十公里外李家溝村的村長,村裡這幾年一到正月就被“火燒連營”。各家各戶儲存的柴火都被燒沒了,搞得大冬天裡村民們滿山扒柴。他們對放火燒柴的人恨得要死,可每年都因為火場被救火人破壞而找不到壞人的蹤跡,這次村裡的柴草又被點著,因為夜裡風大,幾乎把全村的柴都燒光了。報案後派出所已經把現場圍了起來,大夥特意老村長趕車來請董豔珍。

董豔珍趕到現場後,問清當晚的方向,確定了起火點,便在起火點十幾米處的外圍現場圈蹤跡。終於,她發現兩枚可疑足跡。她分析此人為男性,32歲左右,身高1. 74米,體態中等,內八字步。接著,她再向外圈蹤,又發現了嫌疑人逃跑時留下的足跡,她利用倒追法追出村外,看到足跡拐進了荒地。順著嫌疑人留下的斷斷續續的足跡,董豔珍和派出所的兩名警察一直追出20餘里,腳印進入一個叫王家坳的村中,足跡在村裡繞了5圈,既沒有進院,也沒有出村,怎麼也追不下去。

董豔珍找來這個村的村長問清了村子的幾個出口,終於在村口外圍一公里處又發現了嫌疑人的足跡,可足跡在村外繞了一圈又從另一條路返回到了李家村溝。董豔珍從上午一直追到傍晚,往返了40餘里,等追回到李家村時,她的耳朵都凍破了,眼皮和臉都凍腫了。看她這樣辛苦,老村長很是感動,忙把自己的狗皮帽子戴在了她的頭上。

第二天一早,她讓村長把村中20至40歲的男性青年都找出來。她在外面掃出一塊空地來,每人走上兩個來回,讓她辨認腳印。一直排查了三天,前後排查了165人,也沒有和嫌疑人足跡特徵相符的人。派出所的幹警有些不相信,懷疑董豔珍真的有那麼神,165人中都沒有嫌疑人,是不是看錯腳印了?

有的警察就故意把看過的人又領來重走一遍,讓董豔珍看,董豔珍馬上從腳印上認出:這個人已經看過了,不是。還有兩個警察做了個假現場,故意踩了兩趟腳印,說是又找來的村民踩的,讓她來辨認。董豔珍勘察後當即說出這兩人的年齡、身高和步法特徵,並指出是哪兩個警察的足跡。這兩個警察當即紅了臉,其他警察都悄悄豎起了大拇指,服了。

這時,一個穿著鮮亮的年輕人騎著摩托車駛了過來,當年輕人下車後向這邊走來時,董豔珍馬上指出就是這個年輕人放的火。警察把那個年輕人叫了過來,一對腳印,發現年輕人穿的是一雙棉皮鞋,而現場留下的卻是旅遊鞋的腳印,對不上。董豔珍又讓那個年輕人走了兩趟,確定了就是他。

年輕人開始不承認,董豔珍說:“你的鞋雖然換了,可你的腳換不掉,你的步法特徵、鞋的磨損程度和方式與現場留下的足跡是一致的。”那個年輕人最後只好承認,是他放的火。年輕人叫李耳,今年31歲,身高1.73米,體態中等,內八字步。他和村長家積怨多年,作案後他送媳婦回孃家剛回來,是來看熱鬧的。他本以為把作案的旅遊鞋燒掉就沒事了,沒想到還是被董豔珍一眼認了出來。

案子破後,村民們拍手稱快,老村長把500塊錢塞給董豔珍,她說什麼也不肯收。村民們很感動,自發地請了個戲班子,熱熱鬧鬧地請董豔珍看了三天大戲。

有了理論知識作基礎,董豔珍如虎添翼,破起案來更加得心應手

1998年,董豔珍被梧桐花鉛鋅礦公安處聘為技術員,距她當一名真正警察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兩年後,中國刑警學院足跡學專家吳旭芒在內蒙辦案期間,聽說了董豔珍的事情,通過一番瞭解,對她的“步法追蹤”大加讚賞,但他認為董家祖傳的追蹤術如果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很難向前發展,就建議她去中國刑警學院學習痕跡檢驗,他幫助促成此事。

能進入刑偵界最高學府深造是董豔珍夢寐以求的機會,可當她聽說進修需要4000元學費時,又發了愁,她最擔心的是公婆和丈夫不支持她。果然,當董豔珍提出想到刑警學院讀書的想法時,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

沒有錢,董豔珍決定自己掙。好不容易攢下了近3000元錢,上天又給她製造了難題,就在她滿懷憧憬時,媽媽罹患重病住了院,董豔珍把攢下的錢都給母親繳了醫藥費。半年後,媽媽還是離開了人世。

這時,中國刑警學院給董豔珍寄來了入學通知書:2001年8月底正式開學。

董豔珍身上已經沒有錢了。那幾天,她焦急得夜不能寐,頭髮脫落得厲害。

一向不願求人的董豔珍鼓足勇氣向礦財務處借到了上學的費用,去報到前,她悄悄到學校看了看女兒,就踏上了去瀋陽的列車。繳完各種費用後,董豔珍手裡僅剩下200元錢,連一個月的生活費都不夠,她每天都得精打細算,每頓飯只能買一個饅頭半份菜,花費不能超過15元錢。

即便這樣,董豔珍還是覺得錢花得太快。食堂開飯時,她只好一個人躲到宿舍煮掛麵,掛麵裡放幾棵在學校外面菜場買來的青菜。掛麵不頂飢,兩節課沒上完,她的肚子便會“咕咕”叫個不停,讓她在同學面前很難堪。

一次,吳旭芒老師來看她,覺察到了董豔珍生活上的窘迫,堅持塞給了她200元錢。過後,吳老師還給董豔珍聯繫了兩份鐘點工。這樣,她一邊打工,一邊刻苦學習。

2002年7月,一年的課程結束了,董豔珍的功課門門都是優秀,她順利獲得中國刑警學院頒發的大專畢業文憑。在求學期間,她還在《人民公安報》上發表了《步伐特徵在偵查破案中的應用》、《運用步伐追蹤勘察外圍現場》等實用性很強的技術論文。有了理論知識作基礎,董豔珍破起案來更加得心應手。

來到長嶺後,董豔珍全身心投入到了緊張的破案之中,有時一天要連續跑多個現場,她精確的判斷讓警方節省了很多寶貴時間。

2006年3月,長嶺警方接到報案,該縣網通公司設在流水鎮愛蓮花村一帶價值3萬多元的通信光纜線被盜。董豔珍到達現場後,很快確定了兩名嫌疑人的足跡,並推斷兩名案犯為男性,一個32歲左右,身高1. 68米,腳穿黃膠鞋,體態中等;另一個身高1. 72米,體態稍胖,30歲左右,腳穿旅遊鞋。根據這些線索,警方3天后抓獲了兩名犯罪嫌疑人。兩人不但同村,還是表兄弟,外形身高與董豔珍的分析完全吻合。

董豔珍的名氣越來越大,外省警方有疑難案件時,也向她求助。

2006年12月18日上午,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顏莊鎮一個獨居老太太被殺,、經過現場勘察:屍體旁有兩枚完整的帶血足跡,未發現其它有價值的物證。由於現場可利用的線索太少,警方列入排查範圍的有一萬多人,還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流動人口,一時很難全部找回,工作難度相當大。

就在警方準備對列入嫌疑範圍的這一萬多人進行逐一排查的時候,顏莊鎮派出所所長李群策忽然想起被譽為“民間女神探”的董豔珍,急忙向長嶺縣警方發出了求助請求。

12月23日下午,董豔珍來到達萊蕪市鋼城分局,她對現場留下的足印進行了比對分析,十分鐘後得出了結論:犯罪嫌疑人為男性,身高1. 72米左右,年齡在35歲上下,中等體態,小內八字步,左肩比右肩高,右腳踝骨外翻,行走時身體微前傾。

萊蕪警方對董豔珍的判斷半信半疑:十分鐘刻畫一個犯罪嫌疑人,這也太神了吧?這個結論可靠嗎?

警方還是按照董豔珍刻畫的犯罪嫌疑人進行了排查,範圍縮小了近百倍。三天後,一個叫孫勇的年輕人進入了警方視線,並被鎖定為嫌疑人。董豔珍提供的技術分析讓警方破案提前了一個月,節省了大量警力和物力。

此後,董豔珍先後受邀到陝西、安徽、河南、四川等省進行協助破案,她被人們譽為“腳印女俠”。而伴隨著她聲名鵲起的卻是生活的持續窘迫:在長嶺,作為不在編的技術員,董豔珍每個月只能拿500元工資,這些錢除去生活費以後,就所剩無幾了。

因為董豔珍在工作上的出色成績,領導特地為她的編制打了報告,可由於種種原因,她依然是一位編外警察。

由於董豔珍在步法追蹤領域的特殊才能,2009年3月,董豔珍被吉林省公安高等專科學校聘為客座教授。從一個農家女子到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董豔珍用她自己的努力創造了又一個人生傳奇。

如今的董豔珍依然奔波在協警破案的道路上,這個執著的女子心中有兩個最大的夢想:一個是把足跡追蹤這門絕技傳下去,讓它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繼續大放異彩:另一個夢就是成為一名真正的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