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九成宫两年,欧体字呆板如何解决?教你三招!

很多初学欧楷的朋友,都有这个疑问。临摹了两年九成宫,为什么看起来写的字呆板发死,无神韵?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造成的。
自学九成宫两年,欧体字呆板如何解决?教你三招!

第一个原因:只临石刻,不临墨迹

欧阳询的代表作“九成宫”,历来是爱好者学习欧楷的必经之路,不可绕行。

我们都知道九成宫是属于石刻之作,是欧阳询书丹完以后,由匠人刻于石上的,本身就不是墨迹。后人经过雕刻以后,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欧阳询原来的墨迹味道了。初学者如果搞不清楚,点画原来的模样,临摹久了就会出现呆板的现象。
自学九成宫两年,欧体字呆板如何解决?教你三招!

启功先生说“透过刀痕见笔痕”,说的极其到位,是告诉临碑刻的人要透过刀痕去发现欧阳询原来的笔意。

所以,初学者学习欧楷的时候,不仅要临摹碑帖,还要多临墨迹,临历代学欧大家的墨迹,从中寻找欧阳询的笔意,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字体发呆、发死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只临楷书,不学行草书

如果学习书法,单独地临摹楷书,而不学习行草书,楷书写起来也会发死、发呆。
自学九成宫两年,欧体字呆板如何解决?教你三招!

我们平时学习欧楷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下行草书,但是必须选择同一个系统的行草书。例如,练习欧楷,就可以学习王羲之、王献之和欧阳询自身的行书,因为他们的用笔基本上相同。

通过练习行书,可以有效的解决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气韵、行气。只要行气通了,点画之间的笔断意连就解决了,自然楷书也就写活了。

第三个原因:手腕不活,握笔太紧

俗话说“没有十年的楷书功夫,不足以与之论书。”欧体楷书发呆,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时间短,手腕不灵活,握笔太紧导致的。
自学九成宫两年,欧体字呆板如何解决?教你三招!

学习书法是个长久的工作,岂非朝夕可成?平时写的少,看的少,眼界狭窄,自然笔下表达能力就低。

苏东坡论书云“了然于心,了然于手”,只有多练、多看、多想,才能提高我们笔下的书写能力。
自学九成宫两年,欧体字呆板如何解决?教你三招!

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分享学习书法的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