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走在人生邊上》

邊讀邊寫

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

正文共: 2905字 13圖

預計閱讀時間: 8分鐘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人生,就像涓涓流淌的河水,以自己最美的姿態流過春夏,流過秋冬,也流過白晝,流過黑夜,只為尋找自己最為舒適的方式來度過自己僅有的一生。

曾經年少,不懂時間的可貴,常常在幻想,如果我知道自己將要結束人生這場旅行時,我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又會遺憾些什麼呢?當然,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我們無法將生命抽離時的感受告訴他人。

或許,該感激命運的公平,工作以前,低血糖較為嚴重,也有幾次暈倒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一絲相似的感受。曾經在一次暈倒後,我想,如果某一次我暈倒後,再也沒有醒來,我最遺憾的事會是什麼呢?我想該是還沒有機會好好陪陪父親與母親。後來,女兒出生時,在進手術室前我又有幸體會了一次,那時,我想我最大的遺憾該是沒有機會陪伴女兒的成長。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古羅馬哲學家馬可·奧勒留《沉思錄》中寫道:“道德的完美無缺,在於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來度過。”

史蒂芬·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時分享的第三個故事中也提及這句話:

當我十七歲的時候, 我讀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而我,雖然沒有把每一天都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來度過,卻在每一次自己假設的生命即將結束的過程中,懂得了生命中珍視的重要性。

楊絳先生在女兒與丈夫相繼去世後,將自己所有的思念匯成了《我們仨》。

2007年,96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經歷了整整兩年半的時間在“與老、病、忙的鬥爭中”進行了生命中最為冷靜的思考,完成了《走在人生邊上》這部著作。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看到題目,我就在想,倘若是生活中一位96歲的尋常老人會在生命的邊緣思考的問題會是什麼呢? 96歲楊絳先生又會在人生邊上思考些什麼呢?

《走在人生邊上》這本書對這兩個問題都給了我最好的答案。

作為一位尋常的96歲老人的楊絳。

一、鬼和神的問題

人到中年,對於生生死死的事兒,已經見怪不怪了,也見過高齡老人的生命彌留之際,有看開的,覺得生死皆應順應自然;也有對死亡感到恐懼的。但是,無一例外的是,都會想到同一個問題——鬼神問題。

楊絳先生也不例外,在這本書的第一章寫的就是神和鬼的問題。回憶了從《論語》到《中庸》裡關於鬼神的隻言片語,也坦白承認自己是家裡最怕鬼的。不敢走夜路,這一點在《我們仨》中寫到過,錢鍾書不在家,女兒生病,自己一個不敢去聽音樂會,走了半路又折返回家。

這一章裡再次寫到了自己的怕鬼,“我早年最怕鬼,全家數我最怕鬼,卻又愛面子不肯流露。爸爸看透我,笑稱我”活鬼”——即膽小鬼。”楊絳先生還寫到在清華園裡最怕的幾個地方,就是傳說有鬼的地方。

總之,楊絳先生認為自己只是怕鬼,並不能證明自己害怕的是否真的存在,但是,也不能因為看不見就斷言其是不存在的。也許這不是迷信。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二、對自己經歷過難忘的那些事的回憶

我想,我們小的時候都聽過祖輩的老人們給我們講述自己的經歷中那些難以忘記的感動的、傷心的事情。這未嘗不是一種對自己一生的回憶與總結,更有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無奈與感慨。

楊絳先生把自己對丈夫與女兒的所有思念都留在了《我們仨》裡,剩下的便是這一生中那些難忘的經歷了。

在《註釋》部分,用了十四章來記述曾經在自己的生活或者生命裡的停留過的人或事。像《阿菊闖禍》《溫德先生爬樹》《勞神父》《她的自述》《三叔叔的戀愛》《韓平原的命》等,而《鏡中人》與《他是否知道自己騙人》則頗具諷刺意了。

《鏡中人》中那個最醜的老媽模仿楊絳的衣著打扮,還燙了同樣的頭髮,深深諷刺了那些無法認清自己的人就如同這鏡子裡的人一般,是最顯而易見的,自己卻看不真。而一個人的品格——他的精神品貌,就更難捉摸了。大抵自負是怎樣的人,就自信為怎樣的人,就表現為這樣的人。他在自欺欺人的同時,也在充分表現了自己。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他是否知道自己騙人》那個自稱曾在世界各國留學的蘇聯文學專家也同樣如此,本身就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教授,卻偏要為自己帶上虛假的“鎧甲”,欺騙他人,更是在自欺欺人。一個人的謊話說過三遍,自己就會信以為真的,但終有被人識破的一天。

我相信楊絳先生一生畢竟讀過無數的書,而到頭來最難以忘記的仍然是《論語》,可想,而知,《論語》對於楊絳先生的一生有多麼重大的影響,甚至還想到了那個一直沒有正式在《論語》中出現的孔子的夫人。

然而,對一切的人與事的回憶,最終的終結點仍然是人性。《記比鄰雙鵲》《窮苦人》《良心》則是對人性最好的解釋。人生一世,短短數十載,一生所遇之人萬千,不乏有有罪惡至極的,像那個乞討的假盲人;但更多的是善良的人,人性終究還是美好的。

至於《胡思亂想》篇裡,想自己去天堂要穿什麼衣服,其實,我想更多的是期待能夠在天堂裡見到她思念的丈夫鍾書與女兒圓圓。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作為一位96歲的“先生”的楊絳。

這該是她人生中最為冷靜的思考了,沒有了愛情與親情的羈絆,來冷靜的思考人生與人性的問題,這也是楊絳先生通過這部書最想告訴我們的了。

先生講人本性的問題,講人的靈與肉的鬥爭與統一,講人的命與天命的問題,告訴我們要帶著敬畏之心,要承認命由天定。孔子也不止一次稱“天命”。君子有三畏,排在第一的就是“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先生還告訴我們人類的文明是有其價值的,但是人是更為重要的。天生萬物,人為萬物之靈,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暫,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生再苦,我們也不能停止對自己的修煉,要懂得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拋卻了親情與愛情的先生在自己的96歲高齡的年紀裡,用這樣一本滿是對人生的思索的書來指引我們,這無疑都是對我們的人生的最好的饋贈。

《走在人生邊上》於2018年4月讀完,終於在今晚有了空閒時間將自己的些許感悟寫下來,與熱愛讀書的你分享。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對人生最為冷靜的思考

攝影 | 文每央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