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班級自主管理的總目的是實現學生自主管理班集體,引導和調動全班的每一位同學,發揚主人翁精神,成為班集體管理工作的積極參與者。

這學期伊始我對班級學生自主管理一如既往的實行值日班長制度,現在,我就將我們班級學生自主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主要從三方面向大家介紹:一是,班級的“值日班長制度”;二是,班級的班委會結構和班幹部的選拔培養;最後,是班級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及監管制度。

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其次,我介紹的是我們班的班委會結構和班幹部的選拔培養。我們班級班委會是按照管理的不同類別設置了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衛生委員、文娛委員、體育委員、宣傳委員若干名,班委會幹部由同學們民主選舉產生,各個班幹部需認真負責,做好本職工作,對所承擔的任務一絲不苟用心完成,並每天作好記錄。各個班幹部必須齊心協力,團結一心,為班集體出謀劃策。每天生活指導課對本天工作進行總結,肯定優點,指出問題和不足之處。各科老師及全體同學對班幹部工作進行監督,出現問題及時向班主任反映。班幹部是班主任老師的左膀右臂,一個班級要想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就需要一身正氣和能以身作則有強烈的責任心的班幹部,有這樣的班幹部做榜樣指引,整個班級就會朝著良性發展。當然,班幹部也不是一勞永逸不可更改的,只要有思想作風和嚴重違紀問題,必須及時更換以便讓學生信服。比如衛生委員,一開始是劉乾坤,因為管理不行更換了桑雲崢,後來又由於桑雲崢存在吸菸問題再一次更換成呂衍波。宣傳委員一開始是桑曉燕,也因為個人不自覺的違紀問題更換了耿興傑。學習委員也有最初的孫瑤瑤因管不住學生更換成了魏碩。讓班幹部懂管理、善管理、勤管理、會管理,想辦法管理,不斷創新管理,班級建設情況就會好,班風好、學風濃,反之則亦然。

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最後,我向大家介紹我們班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及監管制度。本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則,我們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職責任務,大家都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對待自己工作,無論是班幹部還是普通學生。做為班主任分配任務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意願,讓學生根據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服務崗位,並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下面以衛生工作為例,說說我們班級的具體操作。我班有兩個衛生委員,分管教室和衛生區,必須要在上午早讀前和下午預備前兩次打掃衛生,並且要乾淨徹底還要保持好。每個同學的分工要非常明確,施行分工合作的原則。值日班長和專職班幹部起到監管的作用,做得不好必須返工。讓大家在思想上認識到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性,漸漸就形成了習慣。對於班級衛生我認為有幾個方面可以體現一個班級的面貌和素質,那就是桌凳每天要保持整齊、特別中間走道,有些班級彎彎曲曲的,老師走著講課時一不小心就會挨撞,再一個第一排課桌必須離開講臺至少一米,給老師上課和學生下課走路騰出點自由空間。另外窗臺每天要保持乾乾淨淨,不能亂擺亂放,教室四周特別是牆角下要打掃的乾乾淨淨,特別是黑板下的粉筆末。還有講臺要保持乾淨,讓老師有地方放課本,學生桌面課本要少,不建議使用書立,衛生工具每天要排放的整整齊齊。養成教育的根本是抓習慣教育,要讓每一個學生學會掃好地、讀好書、寫好字、站好隊、走好路、做好操、行好禮、說好話、交好友、美好心。因此,做為班主任,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職責,在形成習慣後慢慢放手,監管力度一定要強,榜樣作用非常有效。老師在平時還要多觀察,發現問題多指導,及時糾正不足,儘快提高孩子們的各項能力。

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總而言之,想要帶好班,不學習、不研究、不思考、不勤奮、不下苦、不總結是不行的。只有學生願意自我矯正,自律自主,改過自新,發奮努力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實行班級學生自主管理,一個個機會,一個個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特別是性格內向、能力較差的學生的進步更加明顯。學生自主管理,學生不僅在人格上受到了尊重,很大程度上也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慾望,一學期過後,師生關係更加融洽,班級凝聚力明顯增強,整個班級呈現出平安、文明、和諧、向上的良好局面。當然,我們要學會用一千種方法教育一個學生,而不是用一種方法教育一千個學生,管理班級的方法不是唯一的、管理班級的模式也不是唯一的。同樣的班級,同一個學生,不同的班主任去教育管理,其結果就可能完全不同。無論如何,只有抓好學生的養成習慣,一個班級才能夠有活力,有凝聚力!

九年級四班2018年5月10日星期四

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班級自主管理經驗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