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化工企業整治風暴再來襲 年底關停2000家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2018年底江蘇將關停低端落後企業2000家,到2020年化工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化工生產企業入園進區達到50%以上。

江蘇:化工企業整治風暴再來襲 年底關停2000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所有掀起化工企業整治風暴潮的舉措中,有一個特點十分清晰:各地化工企業關閉停產的計劃數量要多於優化提升的數量。以蘇州市為例,2018年全市目標關停化工企業152家,上報轉移類8家,升級類125家,重組類13家。

尤其是重化工汙染企業不僅呈現出沿著長江下游向上遊轉移的特點,同時也開始逐漸轉入周邊內陸地區,尋找當地的化工園區進駐,使得破解“化工圍江”面臨新的挑戰局面。

成長春就認為,沿江化工企業的治理不僅是長江自身,周邊的湖與沿江支流的河也都在長江流域內彙總流動,這就要求“化工圍江”的治理也要將長江周邊的內陸河流、湖泊領域同樣也納入其中。

“實際上也是一種倒逼機制,使得很多小散亂汙的化工企業逐步被市場淘汰。”葉學平指出。

葉學平認為,對於許多地區來說,關鍵是要處理好發展與保護之間的關係,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係,否則未來給生態環境的破壞,會比現在獲得的短期收益之後再進行治理的成本更高。

當然,除了態度堅決的關停化工企業外,目前來說對於很多化工企業屬地管理的各級地方而言,如何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同樣是重中之重。

成長春也表示,當前階段長江經濟帶地區除了要注重化工企業治理外,更重要的是發揮科學創新在推動化工企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而這方面既需要東部下游地區的創新引領,也需要長江沿線各地區的構成協同治理與發展的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