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延壽、新建……煤電到底該走向何方?

隨著能源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以及環境約束的日益趨緊,煤電在“十四五”、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該如何發展,已經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火電企業接連破產、關閉

近幾年來,儘管在清潔化發展和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火電規模的縮減不可避免,但破產清算的速度之快還是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短短半年,國字頭電力投資企業排隊出售虧損的煤電資產。

11.13、國電電力發佈公告,同意國電電力作為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宣威公司”)破產清算。同意宣威公司採取“破產不停產、邊生產邊重整”的工作計劃實施破產重整事項。宣威公司破產清算,國電電力母公司須一次性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損失約11.38億元,並對公司持有的宣威公司債權提取減值。

08.30、國投電力發佈《關於預掛牌轉讓部分子公司股權的公告》稱,為推進實施公司整體戰略佈局,調整資產結構,擬轉讓6家火電公司股權。

07.31、華能國際發佈公告稱,董事會通過了公司計提重大資產減值準備的議案,國際會計準則下計提減值準備25,992.18萬元。主要是因為:洛陽陽光熱電有限公司已提出破產申請,需計提減值22,985.84萬元。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電廠4#5#機組受淘汰煤電落後產能影響,將於2020年6月底關停,需計提固定資產減值3,006.34萬元。

06.27、大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電發佈公告,控股子公司甘肅大唐國際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其無力支付到期款項約1644.34萬元為由,向甘肅省永登縣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另外今年還轉讓4處火電廠資產。

在能源清潔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水、核、風、光、氣、氫能、生物質等並舉的“清潔大家族”正在崛起,這意味著火電生存空間將持續縮減。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下稱“中電聯”)指出,燃料成本上升和市場電量增加形成的雙向擠壓,使煤電企業經營壓力陡增,五大發電集團首當其衝。

“隨著電改不斷深入,市場化交易電量不斷增多,但在煤價高企和部分區域發電企業讓利繼續加大的情況下,火電盈利空間再受擠壓,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加大。”廣東某電企一位高管表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解決煤電虧損需要從“市場煤計劃電”和煤電矛盾的體制、機制性問題入手,統籌提出解決辦法。”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法律顧問陳宗法認為,煤電企業要繼續內強管理,外拓市場,通過科技進步、資本運作以等待轉機外,還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根據煤電新的戰略定位,針對市場化改革過渡期、能源轉型期,調整、完善舊的政策,出臺新的有效政策。”

10臺火電機組獲延壽

今年,火電行業除了關停、破產,還有一個新動態:延壽,即超期服役延續運行。據北極星電力網不完全統計,今年,各能監局或企業公告的火電獲准延壽的機組已達10臺,這10臺機組分屬國家能源集團和華電集團。

2月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1號機組獲得超期服役延續運行批覆,獲准延壽11年。鄒縣電廠1號機組是山東省首臺30萬千瓦機組,被列入國家“七五”到“八五”重點建設項目,於1985年12月12日投入運行,設計壽命為30年。

8月 國電電力大同發電公司4-6號機組獲得超期服役延續運行批覆,獲准延運三年,可繼續服役至2022年5月。

9月 華電能源公司哈爾濱第三發電廠1、2號機組獲准“延壽”10年,為該廠提質增效再添新“動力”。該廠一期工程安裝兩臺20萬千瓦機組,1、2號機組分別於1986年和1987年投入運行,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該廠先後對機組進行了增容改造、供熱改造等“升級”,相繼完成了脫硫、脫硝等一系列環保改造,使機組的安全性、經濟性得到大大提升。經過專業機構全方位評估,確認兩臺機組符合繼續服役要求,將繼續服役至2029年。

10月 國電靖遠發電有限公司1、2號機組獲得超期服役延續運行批覆,獲准延運十年,可繼續服役至2029年9月、2030年10月。靖遠公司1、2號機組是國家“七五”到“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分別於1989年9月、1990年10月投入運行,設計壽命為30年。

11月 國電長源電力發佈公告稱,於2019年11月25日收到國家能源局華中監管局通知,准予漢川一發1、2號機組延續運行,以兩臺機組延續運行評估報告通過的時間2019年4月15日和2019年6月3日為基準,延續運行10年。

近年來,隨著環保的要求不斷提高和技術的進步、市場的競爭,各火電廠也對火電機組進行了各種升級改造。而超低排放、增容提效、供熱改造也使得企業的投資不斷加大,使得煤電相對風、光的經濟性更快的喪失。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研究員姜克雋表示,全球能源低碳轉型的潮流不可抵擋,中國煤電產業越早認識到這一趨勢,並及早佈局調整,才可能在未來改善經營狀況;逆勢投資煤電,最終遭殃的是煤電企業自身,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生存挑戰。”

我國為何還在新建燃煤電廠

雖然我國火電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但火電裝機依然在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為115030萬千瓦,同比增長3.8%,增速低於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

為什麼當歐洲國家都在關停煤電之時,中國為什麼還在發展煤電?

對此,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關於煤電的發展,要系統地從整個國家資源稟賦和能源存量結構綜合起來看這個問題。

我們始終把提高煤電佔煤炭消費總量當中的比重,同時壓減散煤的消費作為煤炭減量的一個重要措施。按照“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把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的目標,現在預計可以實現。特別是已經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期間要淘汰落後的煤電機組2000萬千瓦的任務。中國這些年加大力度推進煤電的超低排放,現在達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煤電機組已經達到8.1億千瓦,這是全世界最大的超低排放清潔能源煤電系統。煤電清潔排放的水平應該說走到了世界前列。

特別需要再說一下的是,在中國現在能源總量煤炭佔比比較大的條件下,我們發展清潔高效的煤電機組,包括超臨界、超超臨界,容量大、能效高、汙染排放少的機組,同時把散煤壓減下來,集中提高用於發電的煤炭,在整個煤炭消費比重當中,它是一個非常好的路徑,不但可以優化煤炭消費結構,而且不會帶來煤炭消費量的線性增加。從這些年的發展實際和“十三五”相關目標的完成預計情況,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

煤電該如何發展

煤電在我國電力體系中,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擁有著不同尋常的地位。隨著能源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以及環境約束的日益趨緊,煤電在“十四五”、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該如何發展,已經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從目前來看,業界對於“十四五”電力消費已經形成基本共識,而各方分歧主要集中於供給側如何配合消費側的變革。

一方觀點認為,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煤電在“十四五”期間,應該暫緩發展或不再發展,為可再生能源騰出空間。

另一方觀點認為,煤電在“十四五”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還要適度發展,主要承擔為可再生能源及電力系統提供調節能力的任務。

對於未來我國能源轉型的目標和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願景,在每一個關注電力發展的人心中都是無比清晰且明確的。當我國躋身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何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的大國承諾,或多或少都取決於電力結構優化和煤電的減排增效。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煤電由“電量”型電源向“電力”型電源轉型的過程中,重回“5500小時”的光輝歲月已成為美好願景;煤電的發電量也將會隨著社會發展階段和新能源技術的進步而先於裝機容量達峰。

值得關注的是,在以電力市場化為核心的電力體制改革中,如何通過政策工具讓不同類型的機組物盡其用,共享發展紅利;並通過有效的市場手段形成資源和利益的再分配,促進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協調發展,是當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

關停、延壽、新建……煤電到底該走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