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宣州知府姓曹,這天,他坐在知府衙門裡,唉聲嘆氣了一陣後,把崔師爺叫到了跟前,吩咐道:“你去把魯掌櫃叫來,那件事,我要與他商量一下。”崔師爺一驚,道:“您真的要出此下策?”曹知府又嘆了一口氣,道:“唉,世事難料啊!”

崔師爺出了知府衙門,直奔“魯記”錢莊,找到了魯掌櫃,說曹知府有請,並有要事相商。魯掌櫃一聽,連忙跟在崔師爺的身後,趕到了知府衙門。

寒暄幾句後,曹知府把話題一轉,道:“魯掌櫃,聽說你家有個兒子,已到了娶親的年紀,但尚未婚配?”魯掌櫃連忙道:“小兒確實尚未婚配。”

聽了這話,曹知府朝崔師爺眨了一下眼睛。崔師爺點點頭,道:“魯掌櫃,知府大人有一獨生愛女,名叫曹秋月,他想與你結為親家,把愛女嫁給你的兒子,不知你願不願意?”魯掌櫃大吃一驚,立即喜形於色道:“能與知府大人結為親家,是我天大的福分……”

魯掌櫃把話說到這兒,眉頭忽然微微皺了一下,接著道:“只……只是,小兒愚鈍,只怕配不上知府千金!此……此事,容小人考慮一下,再給答覆,如何?”崔師爺一聽,臉上變了色,他張張嘴,正要說話,曹知府卻擺了擺手,微笑著道:“魯掌櫃,給你3天時間考慮,夠不夠?”魯掌櫃連忙道:“夠了,夠了!知府大人,3天后,小人定給您答覆!”說著,他便辭別了曹知府和崔師爺,急匆匆地回家去了。

3天后,魯掌櫃再次來到了知府衙門,拜見了曹知府,說自己的兒子愚鈍之極,實在是配不上知府千金。崔師爺聽了,臉色一沉,剛要呵斥魯掌櫃一番,魯掌櫃卻又開了口:“知府大人,劉掌櫃家有一子,聰慧過人,且尚未婚配。依小人看,若是知府大人將千金許配給他,倒是一樁美滿姻緣!”說著,他趕緊告辭,出了知府衙門。

望著魯掌櫃遠去的背影,崔師爺憤然道:“這魯掌櫃真是不知好歹,與知府大人結為親家,是他天大的榮幸,誰知他卻如此推脫!知府大人,待我找點茬子,狠狠地整治他一番!”曹知府卻搖搖頭,道:“彼一時此一時,萬萬不可造次!那魯掌櫃一定打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不願意與我結為親家。不過,他所說的劉掌櫃的兒子,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師爺,你速把那劉掌櫃叫來,此事實在是不能再拖了!”

崔師爺急急忙忙趕到了“劉記”綢緞鋪,見到了劉掌櫃。劉掌櫃一聽說曹知府要見他,連忙放下正在做著的一樁生意,一路腳下生風,趕到了知府衙門。

曹知府和顏悅色地與劉掌櫃拉了幾句家常,然後向崔師爺遞了一個眼色。崔師爺心領神會,衝著劉掌櫃道:“劉掌櫃,知府大人有意將千金許配給你的兒子,不知你願不願意與知府大人結為親家?”

劉掌櫃猛然聽說曹知府要與自己結為親家,頓時喜不自勝,他急急巴巴道:“此事甚……甚好,我老劉家哪輩子修……修來的福氣……”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見劉掌櫃如此激動,曹知府與崔師爺相視一笑,心中都說:看來,這事是十拿九穩了!誰知,劉掌櫃說著說著,忽然一怔,接著道:“只是,小人的兒子,一向脾氣暴躁,若是他與知府大人的千金成親,只怕會讓她受委屈……知府大人,此事您讓小人再合計兩天吧!”

曹知府和崔師爺見劉掌櫃說著說著,話語中忽然轉了風向,由喜不自勝轉成了猶豫,不由得都愣了一下。劉掌櫃趁機告辭,走出了知府衙門。而在衙門內,崔師爺跺跺腳,道:“這個劉掌櫃,好不知抬舉,知府大人要下嫁千金給他的兒子,他倒要合計合計,真是豈有此理!”曹知府則若有所思道:“那劉掌櫃,一定是找人打聽去了……”

兩天後,劉掌櫃不請自到,對曹知府道:“知府大人,小人的兒子脾氣暴躁,實在配不上您的千金。不過,我倒有個主意——李掌櫃的兒子,名叫李青山,脾氣溫和,實在是一位難得一遇的好小夥子,並且尚未婚配。知府大人,若是您將千金嫁給他,他肯定不會讓您的千金受委屈。”

崔師爺聽了這話,愣了愣,然後忍不住問道:“李掌櫃,哪位李掌櫃?”因為在他的記憶中,宣州城裡似乎沒有什麼有頭有臉的李掌櫃。劉掌櫃連忙提醒道:“小人所說的李掌櫃,是在城南開豆腐鋪的李掌櫃。”說著,他趕緊拜別了曹知府,回他的綢緞鋪去了。

曹知府呷了一口茶,無奈道:“這劉掌櫃一定也打聽到了什麼風聲了。唉,想不到我這堂堂知府,想嫁閨女,魯掌櫃和劉掌櫃卻推三推四地不肯答應,他們可真是會盤算得很吶……”

一連10多天,曹知府都悶悶不樂,崔師爺想盡了法子逗他開心,都無濟於事。這一天,崔師爺勸說曹知府去郊外逛逛,散散心,曹知府卻擺了擺手,道:“不把閨女嫁出去,我哪有心思去逛郊外?罷,罷,罷!崔師爺,你去將那李掌櫃找來——他家雖然只開了豆腐鋪,不是很體面,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崔師爺領命而去,工夫不大,他領著李掌櫃回到了知府衙門。這回,曹知府沒有兜圈子,而是開門見山地對李掌櫃說,他想與李掌櫃結為親家,把自己的閨女嫁給李掌櫃的兒子。

曹知府原以為,李掌櫃聽完他的話後,會像魯掌櫃與劉掌櫃一樣,先是驚喜,然後警覺,並經過兩、三天的“考慮”“合計”後,再予以推脫,說自己家的兒子配不上知府千金,並“舉薦”另外一戶人家的兒子。誰知,李掌櫃也來了個開門見山:“知府大人,這事我實在是難以答應啊!”說著,他便站起身,離開了知府衙門,把個曹知府給氣得差點暈倒,真想吩咐衙役結結實實地打李掌櫃一頓板子。

再說那李掌櫃,回到他的豆腐鋪後,呼呼地喘著粗氣,自言自語道:“真是太不像話了,那魯掌櫃不想惹麻煩,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娶曹知府的閨女,因此回絕了曹知府,‘舉薦’了劉掌櫃的兒子;那劉掌櫃不願意添累贅,也回絕了曹知府不說,竟向曹知府‘舉薦’了我的兒子,想把麻煩和累贅轉嫁給我李家,讓我的兒子娶曹知府的閨女,我老李豈是那容易上當之人?真是氣死我了……”

李掌櫃一番氣呼呼的話,被他的兒子李青山聽到了。李青山正在豆腐鋪裡忙進忙出,猛然聽見他爹的那番話後,先是一愣,然後咧開嘴笑了。只見他樂顛顛地來到李掌櫃的跟前,道:“爹,我願意娶曹秋月為妻!”原來,李青山常領著夥計去曹知府家送豆腐,與曹秋月見過幾次面,早就被花容月貌的曹秋月給迷住了。但他知道,他與曹秋月門不當戶不對,因此,他一直沒有什麼非分之想,現在猛然聽說曹知府想將曹秋月嫁給他,他不由得心花怒放……

李掌櫃見兒子說出如此的話來,不禁吃了一驚: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你哪裡知道這其中的道道?不怕給家裡惹麻煩啊?於是,他把李青山狠狠地責罵了一頓,讓兒子打消娶曹秋月為妻的念頭。

可誰知,李青山鐵定了心,要娶曹秋月為妻,他一連3天不吃不喝,說只有李掌櫃同意他娶曹秋月,他才不餓死自己。李掌櫃只有李青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實在拿他沒辦法,只得跑到知府衙門,對曹知府說,自己願意讓李青山娶曹秋月……

很快,李青山與曹秋月便辦了婚事。李家的街坊鄰居們都替李家捏了一把汗,而魯掌櫃與劉掌櫃則一臉壞笑地去李家賀喜。李掌櫃沒好氣地把他倆轟出了門:“要是你們倆願意與曹知府結為親家,我李家哪能攤上這事……”

婚後,李青山與曹秋月恩恩愛愛,日子過得好不得意,第二年便生了個大胖小子。這一天,曹知府喝完外孫的滿月酒,回到知府衙門,不住地搖頭嘆息。崔師爺見了,也搖搖頭,道:“真是便宜了李青山那小子……”曹知府又長嘆了一口氣,道:“唉,都怪那個傳聞啊!否則,我哪會讓一個開豆腐鋪的掌櫃的兒子,當我的女婿啊……”

原來,曹知府的靠山,是朝廷裡的一位大官。一年前,曹知府聽到傳聞,說自己的那位靠山即將被朝廷查辦,於是,他不得不為自己想起了後路:一旦那位靠山被朝廷查辦,那麼自己必然要受牽連,輕則丟官,重則丟命,而自己只有一位寶貝女兒,以後,她的日子可怎麼過啊……罷,罷,罷!趁我還當著知府,趕緊為她找個富裕人家,把她嫁了,讓她有個依靠……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本著這樣的想法,曹知府命崔師爺找來了宣州城裡數一數二的富戶魯掌櫃,說要將自己的閨女嫁給魯掌櫃的兒子。而魯掌櫃在驚喜了一番之後,感覺出了事情的不對勁:知府大人為何主動要將閨女嫁到我這個生意人家?這裡面怕是有什麼原因吧?於是,他找了個藉口,說自己的兒子愚鈍,請求曹知府讓他考慮考慮,然後,他悄悄一打聽,終於打聽到了曹知府的靠山即將被查辦的傳聞,於是他回絕了曹知府;劉掌櫃也打聽到了那個傳聞,自然也不願意與曹知府結為親家……魯、劉二位掌櫃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做曹知府的女婿一事和原因,很快就在宣州城裡傳了開來,並傳到李掌櫃的耳朵裡去了,因此,他怎會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娶曹秋月?可是,他沒想到,他的兒子李青山早就對曹秋月一見鍾情,死活非娶曹秋月不可……


令曹知府萬萬沒料到的是,那個傳聞竟是個謠傳,他的靠山不僅沒被朝廷查辦,而且最近還升了官。此時,他連外孫都有了,後悔哪裡來得及?而魯掌櫃與劉掌櫃,聽說曹知府的靠山升官後,生怕曹知府整治他們,於是都舉家搬遷到外地去了。

曹知府窩了一肚子火,他命人將魯掌櫃和劉掌櫃留下的宅子砸了個稀巴爛,並派人四處搜尋魯掌櫃、劉掌櫃。魯掌櫃、劉掌櫃被逼得沒法子,於是把心一橫,悄悄趕到京城,告發曹知府多年來所做下的貪腐之事。朝廷派人一查,果然屬實,於是曹知府被捕下了大獄;拔出蘿蔔帶出泥,他的靠山很快也被查出了貪贓枉法的事情,因此也被關進了大牢!

一時間,曹知府因為做“賊”心虛自亂了陣腳,最終還是受到了法辦一事,成了街頭巷尾口耳相傳的談資。百姓們都說: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 END —

出自《故事林》雜誌

2016年10月上半月刊

欄目:古裝劇場

原文標題:《知府嫁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