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晚年最悲恨的一首词,象征着理想的破灭!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辛弃疾在生前算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他一生立志要驱除金人,恢复河山,却是屡屡受到朝廷主和派的打压排挤,宦途沉浮,始终壮志难酬。直到韩侂胄北伐时,方被重新起用,却未及出师便黯然病逝。死前仍力喊:“杀贼”!可敬可叹!

词如其人,辛弃疾的词也多是表达慷慨热血的豪迈之气或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譬如其“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豪壮之气贯冲牛斗;而“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则是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情。

辛弃疾晚年最悲恨的一首词,象征着理想的破灭!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绍的便是辛弃疾晚年的一首悲愤之词,象征着其理想的破灭:

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这首《水龙吟》是辛弃疾晚年再次被罢官闲置后所作,此时正是一腔悲愤幽怨之情无处发泄,于是寄托词中。

辛弃疾晚年最悲恨的一首词,象征着理想的破灭!

上阕起句便觉突兀“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陶渊明为隐士,而辛弃疾却是立志沙场的英雄,毫不相关。细细品来,实则是辛弃疾晚年被罢官闲置后心灰意冷,才有与陶渊明神交之感。紧接着数句则指数心情:“幽恨”、“停杯不饮”、“欲歌还止”!至此却又一转,再说陶渊明:一个白发老人怎能在西风中为五斗米折腰?而陶渊明的归隐,应该有其他原因,而不只是因为五斗米折腰!

上阕的问题,提的突兀,却未明答,下阕则说出了原因:陶渊明精神仍在,生气凛凛。而辛弃疾与陶渊明心意相通,如高山流水之知音!紧接着以谢安的典故说明二人相通之处:即便他日富贵,也没什么意思!结尾一句则以谢安为苍生东山再起的典故,又说明即便为了苍生东山再起,也没什么意思!

辛弃疾晚年最悲恨的一首词,象征着理想的破灭!

辛弃疾这首词从头至尾都以陶渊明和谢安的典故,表达出昔日凌云壮志尽皆埋没、慷慨热血今已冷却的悲愤之情。以“他年富贵”、“为苍生起”写出了此刻内心的无奈,彷如一曲理想破灭的悲歌,悲歌之后,人生尽皆无味!可见此时的辛弃疾内心有多么的无奈悲凉!

辛弃疾有燕赵侠士的壮志豪气,也同样有着燕赵之士的慷慨悲歌!岁月消磨,徒然白发,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看似对壮志、对苍生已无牵挂,实则是最最牵挂却无可奈何的悲愤幽怨!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