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的醜陋:愛講排場的浪蕩天才—大仲馬

大人物的醜陋:愛講排場的浪蕩天才—大仲馬

大仲馬

大仲馬(1802~1870)是法國19世紀最受人們歡迎的作家之一。他從1825年起從事劇本創作,以浪漫派戲劇《亨利三世及其宮廷》嶄露頭角。19世紀30年代末轉向小說創作。1844年發表了以路易十三時代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小說《三個火槍手》,聲譽鵲起。1845年寫成最重要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這部小說以其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和個性突出等特點深受讀者喜愛,成為通俗小說的典範之作。以後他又以驚人的速度創作了100多部小說,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瑪爾古王后》、《三十年後》、《布拉日羅納子爵》、《約瑟夫·巴爾薩莫》、《王后的項鍊》等。

大仲馬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精力充沛,勤奮多產,高傲自負,虛榮浮誇,熱情好客,豪放坦誠,放蕩不羈,揮金如土,因此被冠以"浪蕩天才"之稱。他有著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永遠不能滿足的強烈慾望,這些使他產生了對金錢的難以遏止的需求。他的作品在當時的法國擁有最多的讀者和觀眾,這給他帶來了無比豐厚的稿酬收入,但由於無節制地隨意揮霍,他反而債臺高築,不得不四處逃亡,以免被債主送進監獄。大仲馬所揮霍的金錢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擺闊氣、講排場而花掉的。

19世紀40年代,是大仲馬創作收入最豐厚的時期,也是他奢侈揮霍登峰造極的時期。隨著他錢袋裡金幣的日漸增多,大仲馬享樂的慾望大大躁動起來。他不再滿足於在巴黎市內的公寓裡租一間房子。1843年,大仲馬在王公貴胄聚居的巴黎西北的聖日耳曼村租下了著名的卡特琳娜·德·梅第奇在16世紀興建的別墅,每年高達2000法朗的租金,足以說明這座建築的氣派。大仲馬的文學作品從這裡源源不斷地運往巴黎。同時,他的客人們也從巴黎絡繹不絕地趕到這裡。他的寓所可謂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這裡每天都要大擺宴席,菜餚由特聘來的亨利第四大飯店司廚長科裡耐親手烹飪,來賓通常不下20位,場面頗為壯觀。不僅如此,大伸馬還買下了聖日耳曼村的劇場,經常把巴黎最著名的演員以及整個劇團請來,演出莎士比亞的名劇和大仲馬自己的劇作。有一次,大仲馬心血來潮,排了一出他即興創作的戲,並毫不猶豫地給這出戏題名為《莎士比亞和仲馬》。

自從大仲馬遷居聖日耳曼村,這座隨著舊王朝衰落巳經日益蕭條的衛星城,彷彿又重現了它昔日的繁華景象。享利第四大飯店裡不再能找到空閒的房間,劇院裡每晚都擠滿了觀眾,從巴黎到聖日耳曼的鐵路營運額激增了2萬法郎。大仲馬為了使聖日耳曼更熱鬧,還不時在別墅裡燃放焰火。禮花在寂靜的夜空裡爆裂,五彩繽紛,聲若雷鳴,遠在巴黎市內都可以聽見和眺望到。在復興的聖日耳曼的光彩之下,巴黎西南郊國王居住的凡爾賽宮卻顯得黯然失色。

建造"基督山"是大仲馬揮霍奢侈的頂點,整個莊園主要由"基督山城堡"和"伊夫島"構成。進入莊園大門之後,有一條寬闊的林蔭路通向一片圓形空場,再穿過空場就可以進入"基督山城堡"。"城堡"是一座三層建築,它的正面突出聳立起一座清真寺式的尖塔,屋頂上設有許多風向標。底層臨園的窗戶上端都有一幅橢圓形浮雕,上面雕刻著弗朗索瓦一世賜給大仲馬故鄉維萊爾一科特菜的各種紋章,以及從古代以來所有大劇作家的半身胸像和姓名。城堡裡面,樓下的主客廳是路易十五時代式樣的,它"和凡爾賽宮的客廳一樣大"。其它每層分為好多格調各異的套間,每套五個房間。房間的天花板由一位土耳其雕刻家精心製作了一套花飾,能呈現出一種斑斑點點的幻影,就是凡爾賽宮中最好的天花板雕飾也無法與其媲美。整個城堡建築是許多藝術風格的綜合體,既有哥特式,又有阿拉伯式和希臘式,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式,但總的給人以文藝復興時代建築風格的印象。"它散發出一種文藝復興的清香,而這股清香把別墅籠罩在奇異的魅力之中……"

"伊夫島"在距離"基督山城堡"200米處。小島四面由小河環繞,有一個能起落的吊橋與河對岸陸地相聯。島上有一座形同軍艦指揮塔的哥特式建築,它的下層只有一個房間,是大仲馬的專用寫作室;它的上層是瞭望臺,可供大仲馬從上面觀察來莊園訪問的人們。

"基督山"這座地上天堂井沒有讓大仲馬痛快逍遙多少時光。1848年革命給大仲馬帶來了無情的打擊。他那座地處共和國廣場的歷史劇院在第一個演出季曾給他創造了70萬法朗的票房收入,但革命沖垮了舊的社會秩序,這項收入隨之降到了零。大仲馬平日盡興揮霍,賒欠下了大量債務。一旦他失去了財源,那些諸如出版商、珠寶商、鞋店老闆等債主就紛紛找上門來逼債。大仲馬毫無積蓄,無力還償,最後由法院執行員拍賣了莊園中所有的一切:傢俱、車輛、繪畫、書籍、動物……而耗費了222500法朗建造的"基督山莊園"則被一個美國人以30100法郎的低價買去。

大仲馬賣掉了"基督山"和巴黎的其他房產,也沒有完全抵清所欠債務,只好借路易·波拿巴政變之機,以政治避難的形式流亡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這個負債累累的落魄文人,到了布魯塞爾,仍是舊習不改,又擺起排場來。他在滑鐵盧大街上租了一幢豪華的住宅,又過上了靠賒帳維持的奢侈的生活。直到1853年,大仲馬才返回法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