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每次說起掃地機器人,好像總是收到一腔抱怨——

太蠢了!咣咣往傢俱上撞都不帶拐彎的!

家裡養寵物的就別想了,想看到滿地板均勻的便便嗎~

其實,蠢萌的掃地機器人有什麼錯,這都怪你不會選啊!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先來算一筆賬。

以100㎡來算,再懶一個星期也得搞一次。從掃地,到吸塵器,再到拖3遍地,沒3個小時下得來?

如果有更好的科技,能把人從掃地這件繁瑣的事情中解放出來,節省大把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情,為什麼要拒絕呢?

你要知道,這些用偷懶的時光,換回的小愜意,遠比做家務勞動帶來的整潔度,更有幸福感,並且這些幸福感也會一直伴隨著自己和家人。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所以,今天我們來說說到底如何選擇掃地機器人!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第一步:看路徑

為了偷懶一輩子,先得辛苦一陣子,給自己挑一個棒棒噠的掃地機器人,然後一勞永逸!打開某寶輸入了“掃地機器人”字樣,點擊排名第一的那一隻,價格屬於中檔,2000多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隨後再找一款同品牌,入門級別價位的: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看到用紅線框出的兩個詞嗎:規劃式和隨機式。

何解?給你看一張圖你就明白了。規劃式的掃地機器人,能夠按照既定的路徑模式工作,然鵝,隨機模式只能橫衝直撞。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左隨機式;右規劃式

從上面對比圖,就可以清楚看出來,路徑對於清掃的完成度影響有多大!為了讓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被掃到,建議儘量選擇規劃式的機器人。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網友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兩者的差距:

隨機式:第一次啟動後跑到哪掃到哪,到處轉.轉個一天才摸清家裡的路線,然後第二天才有規律的劃圈圈,如果傢俱搬動過,它的路線又亂套了

規劃式

:掃地前先用激光堪察屋內地形並記住,然後開始走Z字線,就像我們平時拖地一樣來回拖著前進,精確度高,所有角落都能吸到(有一面是正方形另一面半圓形),路線不重複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第二步:看吸力

路徑決定能掃多大的面積,然而吸力決定了能掃的多幹淨:吸力強不強,全靠底來扛!

先看這個底盤,帶浮動主刷。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然而另一個木有,只有一個小口。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很好理解,就是一種只會吸吸吸(一個出口的),另一種則是邊掃邊吸(浮動主刷)!

單吸口更專注於對塵埃以及細小顆粒的清掃,而掃刷對於毛髮的清理更有效果。

對於女生來說,當然選擇掃刷系統清潔,因為掉滿地的頭髮終於有救了,還有各位鏟屎官們,絕對福音!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第三步:看防障礙、防纏繞、防跌落力

掃地機的吐槽聽到最多的就是,太笨了,效率太低……

機智的掃地機,遇到障礙物會輕輕觸碰,並重新規劃線路繼續工作。然而,不機智的,則是猛的撞上去,再出發,再碰撞,循環ing…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機智還是不機智,就要看他能不能更好的識別外界障礙物體了。

當前這些掃地機器人裡頭,大多采用了攝像頭掃描-建圖,激光掃描-建圖兩種運行模式。還有部分已經先進到用LDS雷達測距系統……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太多名詞看不懂?沒關係,簡單來說,優秀的掃地機器人,總是能成功跳脫線團的纏繞,繞過各種障礙物,完美的把屋子打掃的乾乾淨淨。不然枉做機器人!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第四步:還要看這些

電池=續航能力,選擇鎳氫電池更安全可靠!

當前掃地機配備的鎳氫電池組基本都在2000mAh以上,夠清掃100平左右的房間,根據家裡的面積大小來選擇電池容量,更靠譜。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市面上掃地機基本上採用的是此電池)

優點:體積小、較輕、無記憶效應,隨用隨充,自放電率低。

缺點:安全性和穩定性沒有鎳氫電池好。

鎳氫電池(國外品牌用的多)

優點:安全性高、穩定性好。

噪聲大不大?據瞭解,一般掃地機的聲強在50分貝左右,大家感受一下,如果要規避噪聲,可以儘量選擇不在家的時候讓它打掃!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人正常交談時的分貝是40左右

其他還有一些輔助的非關鍵性能,有則更便捷

是否有遙控?

有無虛擬牆?

能否連Wi-Fi?

是否能定時?

……

這些具體就看個人需求啦~

如何選已經說的很詳細啦!具體品牌就不推薦了,反正也沒人給我廣告費!

還在怪掃地機器人太蠢?其實是你不會選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