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IPO折射製造業的一聲嘆息:體量很大,增速不高

巨無霸富士康登陸A股的進程又往前邁了一步。

5月11日深夜,證監會發布本週IPO批文。證監會稱: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5月11日,我會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富士康及其承銷商將與上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刊登招股文件。

週五發佈核發IPO批文本是常規操作,不過證監會昨夜的這則批文卻顯得與眾不同。

第一是,批文發佈時間為晚上23:48,而此前證監會發布核發批文的時間多集中在晚上20點到21點之間。

第二是,批文中沒有透露企業IPO籌資金額,這是IPO重啟以來沒有過的情況,較為罕見。

這家有著全球最大代工廠稱號的企業,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堅公司(發行前持股比例41.14%)。中堅公司為一家投資控股型公司,由鴻海精密間接持有其100%的股份。

國內科技類最大公司是海康威視3400多億,360借殼成功也是3400多億,富士康若是能上市成功,很可能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龍頭。

遲到的核發批文

富士康登陸A股本來是享受一路綠燈,從2月1日遞交招股書申報稿到3月8日過會,富士康僅僅用了36天,創造了A股IPO審核的最快紀錄。

1月31日,鴻海精密批准了子公司富士康股份上市的方案。

2月1日,報送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2月9日,證監會同時披露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

2月2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

3月8日,發審會過會。

這張時間表打破了此前紀錄——去年排隊時間最短的藥石科技是194天,再往前,平均審核週期高達3年。

不過,過會後的富士康,卻“遲遲”沒有拿到IPO核發批文,甚至晚於富士康過會的藥明康德已於5月8日率先上市。

券商中國報道,不少市場人士猜測,富士康之所以遲遲難以獲得批文,和其272.53億元的擬募資金額有關,募集資金過大估值太高一直被業內認為是難以快速核發的重要原因。而藥明康德之所以率先拿到IPO批文,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折價”上市,即募集資金規模大幅縮水。

4月16日,藥明康德在上交所網站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顯示,其IPO發行數量不超過1.04億股,預計募集資金使用額為21.3億元,較公司此前預披露的57.41億元減少63%,計劃投資項目也由10個調減為4個。

2018年初至今,單隻新股平均募資規模約10.9億元。在今年2月5日登陸深交所募資49.67億元的華西證券,成為2017年以來新股募資額的最高點。由此可見,監管層對於新股募資規模還是非常審慎的,在行情不穩時對巨無霸上市很難大開綠燈。

按照發行審核流程,發審委過會後,需履行一定的會後事項方可獲得批文。富士康想順利上市,較為可行的就是降低募資金額,以後再增發或者發行債券。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到位解決募集資金問題,恐怕較難。

儘管我們到目前為止尚未知道富士康的募資金額,但我們可以看看具體募投項目,簡單羅列一下:

第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總投資額21.17億元。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第二個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總投資額10.05億元。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第三個高效運算數據中心,總投資額12.16億元。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第四個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總投資額49.68億元。

第五個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總投資額6.33億元。

第六個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總投資額51.08億元。

第七個智能製造產業升級,總投資額86.62億元。

第八個智能製造產能擴建,總投資額35.45億元。

以上,八大項目總投資額合計272.53億元。

富士康此前公佈的募投資金為272億元,實際募集能有多大,還有一些變數。若是按272億計算也是近幾年募集規模最大,

不過一切都未成定論,募資額到底如何還需等待富士康正式刊登招股文件。一般來講,在現有的市場條件下,發行人多願意在拿到批文後儘快發行,大部分都在拿到批文後的第二週擇機發布招股文件,下週是時間窗口,市場不妨屏息期待。

體量很大增速不高

招股書顯示,因為鴻海精密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因而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也不存在實控人。不過,在大眾心目中,臺灣地區首富郭臺銘,作為鴻海精密和富士康的創始人,也是公司的大老闆。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郭臺銘表示,“我們很早就用AR,其實我們公司這麼多年來累積了非常多(的經驗),我們不是傳統的製造業,我們已經可以幫客戶量身訂做,甚至幫客戶選擇,建議他用哪一種材料,像這一瓶水,老闆看到可以找我,我可以告訴他,你用什麼材料,用多少尺寸,人家開水的時候不會漏出來,這就是技術。”

這也可以從富士康擬上市的名稱中看出來,“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

實際上,早在2017年12月份,在臺灣股市上市的鴻海精密,就披露了富士康要上市的信息。鴻海精密精密在臺交所公告,董事會通過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並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提案。

而後2018年1月31日,鴻海舉行股東臨時會,股東大會批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的上市計劃。在股東會上,董事長郭臺銘再度表示鴻海不只是個代工廠,“外界都認為鴻海是代工廠,把公司跟蘋果聯繫在一起,但鴻海將從硬件轉型成軟件公司。”資料顯示,鴻海精密由郭臺銘創立於1974年,是富士康集團的母公司,被稱為全世界電子產品的“代工巨頭”。

在招股書中,富士康對自我的介紹為“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富士康最新的股東名單中,有33位股東,持股總數為177.26億股,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中堅科技持股72.93億股,佔比41.14%。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富士康的員工人數也是在A股排名前10位,僅次於中石油中石化、四大行、外加中國平安和中國中鐵。員工總數26.9萬元,其中30歲以下員工16萬人,佔到了約60%。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富士康辦事效率就是稿,這麼大個公司,多少個關聯子公司,2月1日報的材料,就把2017年的財務數據都整出來了。

財務數據體量大,負債率高,營收利潤增速不高。富士康截至2017年底的總資產高達1485.96億元,總負債達1204.41億元,負債率高達81.05%。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公司最近三年,2017年、2016年、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未3545.44億元、2727.13億元、2727.9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58.67億元、143.66億元、143.5億元。體量很大,不過增速並不高。

由於富士康太高效,A股大多數公司還沒有出2017年年報,我們不妨以2016年年報淨利潤來對比。富士康143.66億元的淨利潤,在所有3490家A股公司中,可以排名第30位,超越了99%的A股公司,次於中國鐵建的148.51億元。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富士康值多少錢?

除了募集資金以外,富士康上市後的市值也備受關注。一位基金經理表示,由於該公司增速不高,給個15-20倍左右的市盈率的話,按正常估值預計在兩三千億元吧。但由於富士康這種巨頭在A股的稀缺性,不排除能有更高的市盈率和市值。如果按照30倍左右市盈率,加上發行新股募資,市值超過5000億也很有可能。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富士康營收分別高達2728億元、2727.12億元、3545.44億元,其2017年的營收在A股上市公司中可以排到第14位。但富士康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不高。2015年至2017年,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43.50億元、143.66億元和158.68億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0.5%、10.65%和10.14%,淨利率在5%左右徘徊。

目前A股科技股市值最高的是海康威視3689億元,富士康上市後能否超過海康威視,能否超過5000億大關?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按照富士康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數據,申請募集資金272.53億元,發行股本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前總股本177.26億股,預計將發行19.6953億股,由此計算預計發行價13.84元左右,對應發行市盈率為17.18倍。按此估算,富士康估值2731億元。

而根據招股書,富士康2017年淨利潤158.68億元。按照目前A股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目前約42倍市盈率計算,那麼富士康的市值將超過6000億元。

不過,證券時報報道稱,有券商分析師認為,“對富士康股份的估值不能只看淨利潤,也要考慮到它的利潤率和營收增速,當前富士康淨利率不足5%,2016年相比2015年營收和淨利潤持平,2017年營收和淨利潤增長屬偏低水平,合理市盈率在20至25倍左右,即市值在3200億至4000億之間。”

另外一家券商TMT行業分析師表示,“吸引眼球不等於獲得高的估值,富士康股份母公司鴻海精密當前市盈率僅10倍,股價並沒有受到富士康股份在A股上市的影響,說明海外投資者仍比較謹慎。按照其各業務分佈式估值,22倍至25倍較為安全。”同時,該分析師認為,受到蘋果等重要客戶市場表現的影響,預計2018年富士康股份業績同比持平概率較大。

富士康堪比一個帝國

公開資料顯示,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6日,是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新形態電子設備產品智能製造服務。

富士康主要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業務,依託於工業互聯網為全球知名客戶提供智能製造和科技服務解決方案,產品主要應用於智能手機、寬帶和無線網絡、多媒體服務運營商的基礎建設、電信運營商的基礎建設、互聯網增值服務商所需終端產品、企業網絡及數據中心的基礎建設以及精密核心零組件的自動化智能製造等。

主要客戶包括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HPE、華為、聯想、NetApp、Nokia、nVidia等。

根據Wind數據,富士康業績規模在A股市場達到較高水平,可躋身2016年A股市場營收前15名;2017年淨利潤突破150億元,預計超過99%的A股上市公司業績。

在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東中,鴻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股達到94.223%,鴻海持股高度集中,除鴻海外其他股東佔比5.777%。

以2017年歸母淨利潤158.68億元來算,假設IPO發行募集272.5億元,並予以發行上限估值23倍2017年PE,發行後鴻海依舊持股佔比高達87.2%。

富士康境內外子公司結構複雜,子公司達60家,相關關聯交易多,部分子公司營收淨利潤佔比較高。

具體來看,從披露招股書中可以看到2017年淨利潤超過1億元的為鄭州富泰華、濟源富泰華、南寧富桂、河南裕展、惠州基準、天津鴻富錦、晉城富泰華、晉城鴻刃、深圳裕展、Ingrasys SG、Fuhong Precision、Funing Precision,合計總淨利潤50.5億元,在合併報表中淨利潤佔比近三成。從具體生產產品看,相關子公司全部涉及整機、零組件和自動化設備製造,與母公司均存在關聯交易,此外與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主體發生關聯交易的關聯方多達289家。

富士康的生產地點分佈廣泛,總體來說網絡類設備因為客戶較多為海外客戶,所有涉及到海外子公司,國內鄭州、河南等主要為手機業務,雲服務設備國內主要在天津。

以經常性關聯交易看,從關聯方採購商品的比例和向關聯方銷售商品的比例較高,但是呈下降趨勢。

天風證券特別提示,富士康主要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學歷高,在子公司及鴻海關聯企業任職多。從公司高管看,多為博士學歷,包括海外知名高校博士,能夠為公司帶來龐大資源。截至2017年年報,富士康員工26.9萬人,而鴻海總人數72萬人,與總營收佔比相當。

房地產進入收穫期

富士康自1988年投資大陸以來,不斷擴充與完善佈局,如今已創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園,分別為深圳龍華科技園、江蘇崑山科技園、杭州錢塘科技園、北京科技園區、山西太原科技園、煙臺科技園、山西晉城工業園、上海松江科技園。

另外在武漢、成都、杭州、營口、秦皇島等地還有幾十個工業園,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富士康已在28個城市建有47個廠區,已知總佔地面積約為9259萬平米。

郭臺銘是深諳土地價值的人,他在購入深圳龍華地塊時曾說過一句名言,即“看得見的土地我都要了。”事實上,富士康也早在2005年搭建了自己的地產業務平臺——香港軒盛投資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方向便是“房地產綜合開發”。

從2005年前後,軒盛就在就在上海、長春、貴州、太原、深圳、武漢、重慶等地陸續獲取商住地塊,其中上海陸家嘴的上海總部“富士康大廈”項目最受人關注的。

這塊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土地是富士康於2005年以“鴻海中國(大陸)總部”的名義拿下的,於2012年開始施工。時代財經在3月底實地探訪“富士康大廈”時發現,大廈已經封頂,但還未竣工,現場仍有工人在玻璃外牆作業。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自2005年以來,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共有五個商業地產項目,兩個住宅銷售項目。除了上海的“富士康大廈”項目,在2009年、2012年、2013年以及2015年,富士康分別投資重慶商業地產、長春“玉蘭新天地”、貴州“富士康商貿城”以及樂山商貿綜合體,但後期這些項目卻鮮有消息傳出。唯一的兩個住宅銷售項目,武漢“軒盛·灣郡”項目以及武漢富士康工業園區附近別墅項目得以在2010年和2011年開盤。

近年來富士康在深圳拿地的步伐仍沒有停下,2017年8月18日,富士康子公司鵬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底價13.73億元競得一塊寶安區的商業用地,土地面積為9306.98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3萬平方米。今年1月24日,鵬鼎控股又以1.23億低價摘得深圳寶安一工業用地,土地面積為4.5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8.05萬平方米。

面對富士康在商業地產的試水,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曾發文表示,“說實話,我可以理解郭臺銘,畢竟做代工毛利率太低。再加上最近幾年整個市場競爭加劇,進出口疲軟,成本上升,富士康的錢越來越難賺,一分一釐都是’血汗錢’,而房地產商卻賺得盆滿缽滿。”

富士康商業地產項目難以成功運營的很大原因,一定程度上也與成本高、回報週期長以及運營管理能力等緊密相關。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展研究總監徐楓分析認為,囿於主營業務和房地產業務所需的相關資源和投放不一樣,所以類似富士康這樣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涉足商業地產無法取得理想成果。

“富士康的土地佈局進入緩慢的收成期。”儘管商業地產項目屢遭擱淺,但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認為富士康土地的收成期正在來臨。

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富士康和國內許多製造商一樣,面臨著勞動成本提升、淨利潤低等問題。富士康IPO說明書顯示,其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28億元、2727.13億元、3545.4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43.5億元、143.66億元、158.68億元,淨利潤率僅為5.26%、5.27%和4.42%。

而房地產開發領域的淨利潤率則相對較高,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研究的112家房地產企業平均淨利潤率在2015年為8.3%,2016年為8.2%。徐楓認為,房地產行業在一二線城市雖然還是個香餑餑,但是從全國範圍內來說,房地產開發領域是要去產能的。

“所以像富士康這樣的製造企業進入到這一行業後,也會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慢慢縮減投入或者直接轉讓土地以獲取現金。”

這與黃立衝所提的“收成期”相契合,他解釋道,一般製造型企業在某一區域投資建設工廠時,都會獲取較多低成本土地,這些土地往往會囤積起來,十幾年后土地大幅升值,這個時候拿出來和開發商一起開發或轉讓,可獲取不少利潤。

受益於近年來的產業內遷,富士康的土地價值將逐步釋放,成為中國大陸擁有最多工業用地的企業之一。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富士康所擁有的工業園區和科技小鎮佔地面積至少為9259萬平米。黃立衝表示,富士康的土儲價值很高,尤其在深圳的土地儲備能量巨大。

除了拿地,富士康旗下房地產業務相關的子公司也越來越多。時代財經查閱富士康IPO說明書發現,富士康全資子公司河南御品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房地產開發與管理,成立於2014年。另據富士康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發佈的公告所知,2016年4月29日,集團為配合上海的土地轉型工作,收購了富昱置業(上海)有限公司79.77%的股權,該公司經營範圍也包括房地產開發銷售等。

《郭臺銘與富士康》一書中寫道,“郭臺銘認為,當一個創業者做出重大投資決定後,就不要去理會土地市場、股票市場、外匯市場的變化,如果沒有一股埋頭向前的衝勁,必會產生心理不平衡的現象。”在中國走過的這30年來,富士康已然是行業的龍頭老大,對創業時期而言的不良誘惑,似乎沒有再抵制。

富士康IPO折射制造业的一声叹息:体量很大,增速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