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他是一位陪兒子參加完中考高考的父親,同時是有多年帶畢業班經驗的班主任。

他坦言:自己的孩子參加了中考高考的體驗,和帶著學生參加考試有諸多不同,甚至感覺以前對學生的要求和做法多少有點過激或不合情理。

同時,陪考過程也有很多遺憾和慶幸之處,這裡呈現給大家,提醒家長們為了讓遺憾縮小到最低程度,家長還是應該少做一點傻事,努力多做一點有意義之事。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高考前40天,所租房子正好滿一年租期,而這邊我的新房子也已經裝修好了。考慮到突然搬過來影響兒子的正常備考,我請求房東再延期一個月,但房東執意不肯。

畢竟房子是人家的,人家說了算。沒有人會同情你的遭遇和不幸。這樣的經歷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當時的房租是每月2700元,我提意給房東再增加點房租,房東還是沒有答應。於是,我帶著點賭氣的心理搬到了屬於自己的新房子裡。結束了八年的租房期,心裡雖然踏實了,但出現的問題是我所遠遠沒有預料到的。

因為我購買的是新樓盤,絕大多數業主都正在搬家或裝修。尤其是裝修,直接影響了兒子午休。在前面所列的日誌中我不止一次地寫到砸牆——尋找——溝通——乞求——阻止的場景。好多個午休時間,我幾乎都是守在樓道里,只要聽到強烈的噪音,我就會上上下下在32層樓中尋找……

慶幸的是,大多數裝修的師傅們一聽說高考,都很有素質地停下手中的活來,等到中午兩點過了之後再幹。但是,仍然有一些不通情達理的師傅,任憑你怎麼說,他們的時間就是金錢。

犧牲我的午休時間不足惜,關鍵是兒子的休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果預料到了這一點,我肯定會想辦法繼續租住,不著急搬入新房內。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考前不要隨意改變生活習慣和環境

臨近中考,越是正常的生活習慣,越能營造正常而溫馨和諧的備考家庭氛圍。

原來家庭中有什麼樣的良好習慣,千萬不要因為臨近中考而杜絕和取消。比如,收看“新聞聯播”,晚飯後散步等等。努力讓孩子覺得在家裡複習有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

臨近中考,不要輕易地改變生活的環境。有些家長想,為了節省時間,在學校附近租一套房子。你可能沒有想到,等孩子完全適應了新的居住環境,中考早就已經結束了。

中考前的這一個月,家庭的氛圍很重要,要改變某一方面,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切不可魯莽行事。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由於學習壓力較大,兒子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儘管我經常告訴兒子,高考也是拼體力的一場戰爭,但由於各個方面的原因,始終沒有讓兒子養成良好的鍛鍊身體的習慣。

兒子身體沒有強壯起來,卻養成了只要考試幾乎就要感冒的習慣。而我呢?好長時間都沒有認真地對待兒子的這一種感冒習慣,卻盲目地將其當作兒子的心理素質不夠過硬。

就在這樣一拖再拖的過程中,虛弱的兒子還是憑藉他較強的意志力堅持到了畢業班,並且成績穩步提升——我們也漸漸地也習慣了感冒的這件事。

直至高考前的第8天,看著兒子再一次咳嗽不止的樣子,我們才下定決心領著他去看了醫生。大夫開了三付中藥,立竿見影,不咳嗽了,並且狀況明顯好轉。

惋惜的是高考前的兩天,兒子又習慣性地咳嗽起來了,並且他的這一狀況直接影響到了第二天的語文考試。語文考試結束後,兒子還不好意思地說他的咳嗽影響了周圍同學的答卷。

高考成績公佈,兒子的語文是考得最不理想的一科。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建議孩子有病應該及時醫治,不要等到臨近考試時再看醫吃藥。

如果實在趕巧,中高考期間生了病,也不要因此有太大心理負擔。中高考考的不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而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和信念。如果考試前病了,那麼這次考試就是考驗孩子意志力和信念的絕佳時期。鼓勵孩子非但不能躲避,反而要激情滿懷地迎接即將來臨的考試。

事實也證明,生病對成績的影響大多不是智力發揮上的,而是心態和意志力上的。去年一個高考狀元考後透露,考試期間正逢重感冒,只是自己狀態調整得比較好,成績絲毫未受影響。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現在不止高考有自招,越來越多地方的中考也開始嘗試引入自主招生的模式選拔優秀人才。我們沒有深刻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內涵,僅憑其中年級成績名次有一次5%的領先條例而填報了自主招生。

按理說,這應該是件好事。可是,後來我才發現這件事還是做得有點魯莽,儘管兒子當時同意報考自主招生考試。

自主招生報名開始時,在與兒子溝通之後,我們選報了武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的自主招生。填報過程中,彙總成績、複印證書、填寫鑑定等等工作還是多少影響了正常的備考。尤其是心理上,似乎有某種潛在的優勢,學習的勁頭上略有放鬆。

從自主招生報名到正式通知一輪沒有過關,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我明顯地感覺到兒子的注意力沒有先前集中,拼勁沒有原來那麼足了。接到沒過的通知書後,兒子才又鼓足幹勁了。

因此,我建議自主招生考試報名務必慎之又慎。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考前,很多家長打著為孩子著想的名義,給孩子準備其他複習方法或者入學途徑,甚至有家長直言不諱:考不上也沒關係,老爸有本事讓你上一高!還有家長買來成堆的複習資料,然後孩子根本就不做。

常有學生對我說,父母備考方式嚴重干擾了自己的計劃和策略。

從學校和老師的角度來說,學校有學校的備考策略,老師有老師的備考計劃。學生應該是在學校和老師的備考計劃與策略的引導下有效地備考的,一輪、二輪、三輪等都是講究科學性的。根本不是家長所想象的毫無章法、邊走邊看的複習方式。

因此,作為家長不要盲目地相信江湖上的專家所推薦的複習資料,更不要急於將其購買並強制性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加練和強化。若是如此,只能攪亂計劃,無事生非。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作為班主任,幾乎在每一次家長會上都會提及一點:不能讓孩子違背最起碼的做人做事原則。

一個家庭,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講,應該設立最起碼的遵守和尊重的原則,千萬不能邊行邊改,邊哄邊定。如果這樣,倒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

此處不談大的方面,單說孩子玩手機或電腦的這一方面。比如,制定了每週只玩兩個小時的電腦遊戲,就必須嚴格遵守,不能自己高興了就讓孩子多玩一兩個小時;自己不高興了,一分鐘都不讓玩。

任何原則都是建立在雙方相互尊重之上的。切忌拿父母的仁慈或威嚴隨意改弦更張。

記得有幾次,我也在兒子玩手機的問題上與其針鋒相對。因為他玩得時間遠遠超過了約定的時間。這個時候,我決不會讓步。即使他以各種後期的行為做保證來求請,我也絕不會“心慈手軟”。

一進入五月,辛苦了好長時間的有些孩子挺不住了。於是,他們就開始找藉口來讓自己輕鬆一下。這一點乍一看,似乎合情合理。其實,本質上來講是不可取的。

在此過程中,最擔心的是我們有些家長依隨孩子所謂的“調整狀態”“科學備考”的理由,竟然任憑孩子盡情地去放鬆。殊不知,這絕不是科學的放鬆和調整,而是人為的放縱。

在初三的備考中,一環扣一環,越是臨近中考越應該有一種緊迫感。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潛能激發出來。在關鍵的時間點上,突然讓本來繃緊的那根弦鬆弛下來,不僅會影響備考中的注意力,更為可怕的是有可能使備考的精神垮塌。

所以,考前一個月,家長不要相信什麼亂七八糟的調整攻略,更不能讓孩子肆意地去放縱自己。作為家長,一些原則性上的要求千萬不能讓孩子任意破壞甚至踐踏。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句話近幾年極為流行。可是,好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陪伴的方式和內涵。

在兒子高考前的三個月,我給自己定出較之以前更嚴格的陪伴方式:不玩手機和電腦,不參加無關緊要的聚餐。多寫點教育感想和陪讀日誌,多讀點好書。

家長的意志力直接影響著孩子決定做某事的意志品質的養成,所以,要想讓孩子做得好,自己必須先做好。

我是一個籃球迷,不僅僅週六、周天堅持與球友們打球,還要看NBA。如果沒有了NBA,就好似生活中沒有了所有的情趣。可是,為了兒子的高考,怎能捨不得這個愛好呢?

兒子高三,正趕上又一次換租房,這一次我乾脆連電視也不要了。兒子故意說沒有電視就沒有NBA了,沒有電視就不是現代化了。但我很堅決,絲毫沒有被兒子的話迷惑。

2016年,我的生活中沒有了NBA,沒有了籃球日,曾一度恍恍恍不知欲何為。但最終還是養成了其它有意義的陪讀習慣,陪伴了兒子最重要的高三一年。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經過了初三將近一年的陪伴,應該學會了“少嘮叨”“找契機”“多鼓勵”等陪伴的良策。但是,進入五月份,心理肯定發生變化了。或許你能繼續秉持良策,但不一定把焦慮寫不到臉上。

最近有些孩子說,父母雖然看似表現得很淡定,但臉上時時刻刻掛滿了焦慮。說話的語速加快了,笑容裡塞滿了無奈,行動中夾雜著緊迫。這一切有時比嘮叨更壓抑、更可怕。

因此,建議家長有意識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走火入魔,心裡只裝著孩子的中考。比如,閱讀書籍,聽聽評書,打打毛衣,甚至幹一些不影響孩子學習的有意義的事情。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在兒子上高二前,我是一個極力反對孩子上校外輔導班的老師和家長。我一直以為孩子上了輔導班,學習就失去了主動性,並且容易養成諸多不良的習慣。

可是,兒子高二第二學期開始的一週一次的校外數學輔導,尤其是高三第二學期一週一次的物理輔導,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兒子的思維能力和考試成績。

在參加輔導班的問題上,我儘量聽從兒子的建議。我的觀點是輔導宜少不宜多,適合於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能盲目跟風。

這一點上,兒子很有主見。當然,在選擇的過程中,我也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與好多有關係的同事和同學聯繫,以最佳的方式對兒子進行了有效的輔導和點撥。

還有一點,參加輔導班或找輔導老師,有時候挺講師生間緣分的。這一點不容忽略。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眼看著孩子的成績沒有一點點進步,著急的家長像熱鍋上的螞蟻。病急亂投醫。可初三的備考不一樣,它注重系統性和科學性。可以上輔導班,但不要把希望完全寄託於輔導班。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一類家長,考前的這一個月,盲目地相信社會上一些所謂的專家(其實有些是“磚家”),把孩子這一個月的備考完全交付於他們,任憑他們去擺佈和“雕琢”,就是不相信陪伴孩子三年的老師們。這是多麼愚蠢的一種做法。

我帶的每一屆學生中,幾乎都能遇到進入五月申請離校去找“磚家”的學生。可是最後的結果呢?不用猜,敗得一塌糊塗!

當然,適當地找一些學科特長的老師進行點撥的方式還是可取的。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前面說到了“原則”的問題,再講講尊重和寬容的問題。

家庭教育專家說,父母要求過於嚴厲的孩子一般有兩種走向:要麼過於懦弱,要麼過於叛逆。我認為這兩種情況中父母都沒有把握好“尊重”和“寬容”的原則。

真誠的尊重能讓一個樹立更大的信心,無私的寬容能讓一個找到真實的自我。

孩子畢竟是孩子,再聽話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意願,也會有犯錯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父母唯一要做的是尊重其意願,寬容其犯錯。

比如,兒子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任憑我怎麼說語文高考中的重要作用,他都改不了每天晚上先做數學作業後做語文作業的習慣。最後,我只能投降。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初三、高三是一個極其艱辛且煩躁不安的階段,父母言語稍有偏激,立即會招來孩子的譏諷甚至頂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學會寬容,不要抓住把柄上綱上線,非得弄個我是你非不可。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尤其是青春期考生的父母實為難當。

願家有考生的父母陪讀愉快,願孩子高考金榜題名!

中考前千萬不要做這3件傻事!一位考生家長的後悔藥,知道的人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