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的合同工是不是就與私企的員工一樣了?

有朋友問,現在很多國有企業的員工已經打破了“鐵飯碗”而變成了合同工,那麼,他們與私營企業的員工又有什麼區別呢?是不是已經一樣了?

我告訴他,在理論上,國有企業經過多次用工制度改革,國有企業的合同工已經與私營企業的員工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大家都是合同制,都是聘任制,所以應該沒有根本的區別。

但是現實中,國有企業的合同工與私營企業的員工實際上仍然有很大的區別,筆者曾經長期在國有單位工作,也曾經對私營企業進行過調研並在私營公司短暫就職過,所以根據我的感受和了解說一下國有企業合同工和私營企業員工的不同點:

一是從收入來講,好的私營企業名義的收入可能要高於國有企業合同工的名義收入。

私營企業由於企業性質的特殊性,要招聘好的員工顯然要比國有企業要難,特別是優秀的、技術型的員工,私營企業只有高薪才能招聘到,所以,私營企業的員工整體名義工資水平相比國有企業的合同工要高一些。

二是福利待遇不同。

一般而言,國有企業儘管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是國有企業福利待遇的傳統還是多多少少會有,比如過節費、過節發福利等等,也許並不一定值錢但是還是能感受到那份集體和大家庭的感覺。比如著名的中秋月餅案例到底應該不應該發的問題?實際上主要還是國企遇到的問題。而民營企業絕大部分是沒有任何福利的。

三是勞動紀律,私營企業管理更嚴格。

大家認為國有企業管理很規範,但實際上私營企業管理更嚴格,國有企業對勞動紀律的要求主要侷限於遲到、早退,但是私營企業不僅僅是遲到、早退,還有工作作息時間中間是不是離崗,離崗多長時間要請假,沒有請假就算你監工,這一點在國有企業相對較少,除非是窗口行業或者對崗位時間要求比較嚴格的崗位。

四是國有企業的員工相對穩定。

一般而言,國有企業的員工也有嚴格的考核,甚至淘汰,但是那只是針對少數人,比如每年的淘汰率為百分之幾,但是私營企業的員工流失率就比較高,有的是老闆開除或者解聘的員工,有的是員工解聘了老闆。國有企業工作十年八年的很多,私營企業除極少數老闆身邊的人之外,工作超過三年的都很少。有數據顯示,民營企業的員工一般工作時間長度是9個月,最長時間為13個月。

五是國有企業相對有人情味。

我國是一個人情社會,講感情,在國有企業相對對員工講究人情多一點,互相幫助,工會活動,有什麼困難企業會力所能及地表示一下慰問;而私營企業對員工的關心則相對較少,想到之間的聯絡也比較少,遇到困難和問題自己解決,工會組織形同虛設。

以上就是個人自己的感受,也許不一定全面,但絕對是自己的感受。

國企的合同工是不是就與私企的員工一樣了?

作者,麒鑑,財經金融文化分析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