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憲:本叢書將給“文學人類學”留下及時的也最有說服力的存照

50後這代人的青春歲月,激盪在洶湧澎湃的“文革”浪潮之中。“文革”後的改革開放,相當於天賜給這一代知識人第二次青春。1977年恢復高考,我們在1978年春天步入大學校園,那種只爭朝夕、如飢似渴的求學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改革開放帶來“科學的春天”,也第一次帶來人文科學方面的世界景觀。正如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向發達國家學習市場經濟模式一樣,人文學者們也投入全副精力,虛心學習借鑑國際上先進的理論與研究方法。“神話-原型批評”就是當時的新方法論討論熱潮中,最早進入我們視野的一個理論流派。1986年我編成譯文集《神話-原型批評》時,先將長序刊發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上,文中介紹原型理論的宗師弗萊的觀點時講道:

物理學和天文學形成於文藝復興時期,化學形成於18世紀,生物學形成於19世紀,而社會科學則形成於20世紀。系統的文學批評學知識到了今天才得以發展。……正像自然科學體系的建立有賴於把握自然界本身的規律。一部文學作品,它所體現的規律性因素不是作家個人天才創造發明的,而是在文學的歷史發展中,在文化傳統中所形成的,這種規律性的因素就是原型。

從文學史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文學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植根於原始文化,最初的文學模式必然要追溯到遠古的宗教儀式、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去。“這樣說來,探求原型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學上的人類學”。

當時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這樣一段話,居然能夠準確地預示這一批學人後來幾十年學術探索的方向。“文學人類學”這個名稱,也就由此在漢語學術界裡發端。10年之後的1996年,在長春召開的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上,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宣告成立(首任會長為蕭兵先生),如今簡稱“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從研究文學的神話原型,到探索華夏文明的思想、信仰和想象的原型,這一派學者如今正式提出的大小傳統理論和文化文本符號編碼理論,可以說早已全面超越了當年所借鑑學習的原型批評理論,走出文學本位的限制,走向融通文史哲、宗教、藝術、心理學的廣闊領域。

從1986到2018,整整32年過去了,我們也經歷了自己人生從而立到花甲的過程。如今我們要解讀的是5000多年前的先於華夏文明國家的“文化文本”,闡發的是河南靈寶西坡仰韶文化大墓的神話學內涵。這是當年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是問題意識,先把我們引入文化人類學的寬廣領域,再度引入中國考古學的全新知識世界,這樣的跨越幅度,的確是當初摸索文學人類學研究範式時所始料未及的。

從原型批評倡導的文學有機整體論,拓展到文化符號的有機整體論、史前與文明貫通的文化文本論,這就是我們努力探索近40年的基本方向。自從西周青銅器上出現“中國”這個詞語,至今不過3000年時間。2018年2月4日,我第二次給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開設講座,題目是“九千年玉文化傳承”。今日的學者能夠在9000年延續不斷的文化大背景中研究“中國”和“中國文學”,這就是從先於文字的文化大傳統,重新審視文字書寫小傳統的一套完整思路。相信這樣一種前無古人的理論思路和研究範式,是本土學者對西方原型批評方法的全面超越和深化,這將會引向未來的知識更新格局。

本叢書要展示這40年的探索歷程,以蕭兵先生為首的這一批興趣廣泛的學人是如何一路走來,並逐漸成長壯大的。本叢書將給這個新興學科留下它及時的也最有說服力的存照。希望後來者能夠繼往開來,特別注重不斷髮展和完善中國版的文化理論和文學理論,包括作為文史研究當代新方法論的三重證據法和四重證據法。

是為叢書總序。

葉舒憲

2018年2月7日於北京太陽宮

葉舒憲:本叢書將給“文學人類學”留下及時的也最有說服力的存照

叢書簡介

中國文學人類學是我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前沿學科,以跨學科、跨文化的理論研究方法,打通“文史哲”、打通古代與現代,成為當代中國學術界極少幾個具有國際視野、國際話語權的領先學科之一。

書系由著名教授葉舒憲領銜,精選本學科各領域名家、大家的代表作和新作,呈現較為完整的學科陣容和作品方陣。在此基礎上,建立文學人類學圖書資料體系、教學科研資源數據庫,打造中國文學人類學出版高地和研究平臺。目前已完成第一輯21種的出版,第二輯正在運作中。

書系第一輯21種書目:

《人類學關鍵詞》

《文學與人類學》

《原型與跨文化闡釋》

《神話意象》

《文化與符號經濟》

《文化與文本》

《中國古代神秘數字》

《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

《閹割與狂狷》

《符號:語言與藝術》

《文學人類學探索(增訂本)》

《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增訂本)》

《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

《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

《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

《當代中國的口承神話》

《20世紀希臘神話研究史》

《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

《中國神話母題索引》

《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全2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