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邮市不管死不死,造成如今的局面光是骂邮政骂奸商似乎意义不大了。如今集邮从神坛上跌落到万丈深渊,应该是必然结果。现在在头条回答的最多问题不是某邮票的内容,而是集邮还有没有意义。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觉得集邮没有“前途”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这样的:

首先一个狭隘的看法:集邮=收藏=升值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所以,集邮在国内变成了投资理财的一种,涨的快得邮票简直美若天仙,大家趋之若鹜。跌的邮票再漂亮再有内涵也白搭。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真正赚到钱的都是早期认认真真集邮的人,而不是紧着倒腾的二道贩子。如果为了钱,可能早早就卖掉自己的收藏了。可惜中国邮政现在是不管死活玩命印,吸金大法基本已经把市场抽干净了,集邮者也失去了兴趣。而希望投资盈利的大部分人现在是成了少数人的牺牲品,自然对集邮失去了信心。

所谓的集邮初心在哪呢?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珍贵一词指意义重大或者价值高,但在邮票里不再谈意义了,只体现一个贵字。所以邮票不值钱的时候,谁还会集邮呢?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现在也许没多少人还是以“玩”和“花钱”的心态去集邮了,但我相信还有。而且随着市场的逐渐衰退,这些人才是受益者,也会有更多的人回归到这种状态上。

另一个狭隘的看法:集邮=集中国邮票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也许是因为国邮最具备经营的条件,再加上大家对国外认识的有限,所以大多数人都局限于集中国邮票,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邮活动的展开,一旦中国邮市崩溃,也就代表了全部集邮活动的完蛋。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虽然参加邮展必须要带外国邮票题材,但范围也极其有限。而且大多数人都不参加邮展,所以外邮的普及度很低。而真正集外邮之后,你才能感受到邮票的广博。面对几十万个品种,也才真正能去炒作。集邮才能良性发展。

第三个狭隘的看法:集邮=集邮票

除去邮票之外,还有很多属于集邮范畴内,比如邮戳,封片等,就连标签纸,挂号条,甚至税票等都属于集邮范畴内。还包括各种邮展和集邮活动,包括研究相关的历史等,如果扩大这么广博的范围,集邮的内容就丰富很多。

三个狭隘导致集邮的没落,邮市还能火起来吗?或者还能活多久?

所以说,集邮首先是观念的正确与否,如果按照投资理念来理解集邮,说好听点就得等市场好转了才有可能回暖。说难听点,市场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消化的大秤砣,邮市不用再去管了,别看外面好像还一口热乎气,但实际已经死了,从里边死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