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底氣從哪裡來?

生活永遠不可能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好,但也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糟糕,無論是好的時候,還是糟糕的時候,都一定要有底氣。

有了底氣,我們才能在風雨襲來山窮水盡的時候,依舊能夠找尋出路,遇見前方的柳暗花明。

那麼,人的底氣從哪裡來?

​你的底氣從哪裡來?

- 01 -

懷有教養

什麼是教養?

它只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準則,能夠要求別人的,叫法律。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懂得善意包容。

有一個有名的大師,想把自己的衣缽傳下去,決定收個徒弟。

聞者眾多,都想拜他為師。經過多次篩選,有兩個成了最後競爭者。

大師對兩人說:你們出去找一片世界上最完美的樹葉,這時你們最後的考驗。兩人遵命而去。

沒有多長時間,一人歸來。

他找到了一片並不漂亮的樹葉,說:這片樹葉雖不完美,但是我看到最完整的樹葉。

第二個人轉了一天,心裡一直記著最完美的樹葉,一直尋找直到晚上才空手而歸。

他兩手空空對大師說:

我去過很多森林,見到很多樹葉,但怎麼也找不不到那片最完美的。

大師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最終把衣缽傳給了第一個人。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樹葉,總是盯著事物的缺點窮追不捨,是一種低級的體現。

做人也是一樣,你我皆凡人,誰都有缺點,總要求別人盡善盡美,是極其沒教養並且不道德的行為。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你的底氣從哪裡來?

- 02 -

堅持努力

美國總統托馬斯.傑弗遜說:

我很相信運氣 ,事實上我發現我越努力,我的運氣越好。

一個荷花池,第一天荷花開放的很少,第二天開放的數量是第一天的兩倍,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開滿了整個池塘,那麼請問:在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

第15天?錯!是第29天。

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人生拼到最後,往往拼的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努力。

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12歲時,你覺得覺得游泳很難,便放棄了學習,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

18歲時,你覺得覺得英文很枯燥,上課從來沒認真聽講,等25歲,出現一個心儀的工作機會,要求是熟練掌握英語,你只好說“好後悔沒好好學習”。

日本著名設計師山本耀司曾說: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

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

​你的底氣從哪裡來?

- 03 -

心存善良

人存好心,善良為本。慈善胸懷,厚德寬人。

讓人感受到你的存在,這世界充滿陽光,社會溫暖,人心溫暖,得道多助,路自寬行。

作家村上春樹說:

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也是這些溫暖,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獲得極好的收成,而他也總是將自己的優良種籽,毫不吝惜地分贈給其它農友。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大方?

他說:我對別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

風吹著花粉四處飛散,如果鄰家播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質量。

因此,我很樂意農友們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

他的話簡單卻深含哲理: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

哪怕世間不盡人意,也願你身披善良的鎧甲,向陽而生,真誠待人。

​你的底氣從哪裡來?

- 04 -

保持真誠

《世說新語》裡,講了一則這樣的小故事:

郗鑑聽說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門人到王導家去物色女婿。

門人回來說:

“王家年輕人都很不錯,但聽得消息時,一個個都打扮一番,裝出矜持的樣子,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東床,神色泰然,只顧吃東西,好像沒聽到我們說話一樣。”

郗鑑一聽忙說:“這個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隨後便把女兒郗璿嫁給了他,這也是成語“東床快婿”的由來。

和王家其他人們不一樣,王羲之生性真誠豁達自然。

不追求錦衣華服,不可以掩飾自己,不經意流露出好男兒的真性情,故此才被郗鑑大為欣賞。

我們常說,真善美。

比起善良,一個人的真誠更加值得稱道。

​你的底氣從哪裡來?

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變故和困難,即便你沒法笑對這一切,也願你如《一個人的好天氣》裡那樣:

我既不悲觀,也不樂觀,只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努力過下去。

懷有教養、心存善良、保持真誠、堅持努力,有底氣,才是面對生活最美的樣子。

轉:詩詞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