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燒貢酒奇緣(現代故事)

 

谷燒貢酒奇緣(現代故事)

一、尋根

2000年清明節那天,一輛小轎車在龍山村口停下,從車上下來一個五十來歲的漢子,打開後車蓋取出一架摺疊式輪椅架好。又從後座攙扶一位古稀的老翁,安坐在輪椅上,順著坑窪泥濘的機耕道進了村,在王氏宗祠門前停下。老翁四處張望,似乎在尋找什麼,村民們不認識他們,不知是路過的,還是誰家的親戚。

  不一會,村主任劉維仁來了,問老翁是從哪裡來,要到何處去?老翁唯唯諾諾地說:“我是從臺灣回來尋根問祖的,推輪椅的是我兒子王育三。”

  村主任聽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倆怎會是龍山村人?就說;“這就是龍山村,你們是不是走錯地方了?”老翁看了村主任一眼說;“笑話,自己的故鄉還會走錯?那祠堂門楣上‘王氏宗祠’四個大字,還是我爺爺賜的墨寶呢。”

  村主任聽他這麼一說,就問他叫什麼名字房子在哪裡?家裡還有什麼人?

  老翁說:“我叫王慶元,小名撿狗仔,房子在村尾的龍爪埂,聽說龍爪埂的房子20年前被山洪吞噬了。”

  王慶元見村民們投過不信任的目光,就問;“王貢生阿哥還健在嗎?”

  村主任見他能說出村裡尊老王貢生的名字,信了,忙叫兩個後生崽把王貢生阿公接來。不時一位耋耄老人在兩個後生崽的攙扶下,蹣跚著腳步來了。王慶元上前摘下太陽鏡一看,大叫一聲:“貢生阿哥,我是慶元,小名撿狗崽呀!”

  王貢生老人拄著柺杖來到王慶元身前,注視著他轉了三圈,也叫嚷開了:“撿狗崽,是你嗎?我不是做夢吧?”

  王慶元緊緊拉著他的手說:“貢生阿哥,我坐輪椅都20年了,老了,廢人呢。”

  王貢生感嘆地說;“記得當年騎竹馬,轉眼已是白頭翁,老了,老了。”

  王貢生牽著王慶元的手說:“走,上我家去好好聊聊。”

  王慶元去到貢生阿哥家,就來了好些村民,在交談中得知王慶元的父親叫王洪源,解放前是地方上的保長。他家有個木器廠,一個谷燒酒釀造廠。谷燒酒是虔城向宮廷進貢的專用酒,清香、淳口、勁大,一喝就醉,醉而不傷身,飄飄欲仙。是他爺爺在朝廷為官時,盜用了谷燒酒的釀造秘方,釀造的谷燒酒,上等好酒進貢朝廷,劣質酒尾,賣給百姓飲用,賺了好多錢,是龍山村的首戶。

  他家谷燒貢酒的配方是父母直系單傳,到了王慶元這一代就傳不下去了。因為王洪源只有王慶元一個獨子,年僅19歲的兒子還在求學。王洪源望子成龍,怎能讓他放棄學業,回家承接谷燒貢酒的配方,一時不知所措,成了他一塊心病。

  一天王洪源去老同學劉樂洪家串門,一進門見一妙齡姑娘長得如花似玉、聰明伶俐,討人喜愛。王洪源知道姑娘是劉樂洪的女兒劉福秀,就要和劉樂洪從同學成為親家。劉樂洪一聽滿口答應,雙方父母就迫不及待張羅了兒女們的婚事。

  結婚不久解放軍打過長江,王洪源坐立不安,萬貫家業怎麼辦?自己身患肺癆,就要兒子王慶元帶上劉福秀出逃。為了虔城谷燒貢酒不失傳,再說虔城谷燒貢酒是打不破的金飯碗,就把釀製秘方傳授給劉福秀,要他倆帶上家財出逃。

  王慶元的小舅子劉仁,得知姐夫從臺灣回來趕了過來。見了王慶元聲淚俱下說:“姐夫,你怎麼現在才回來,怎麼還去了一條腿?”

  王慶元抹了把淚水說:“上世紀80年代,海峽兩岸‘三通’了,就辦好了回大陸探親的手續,可是……”說到這裡就泣不成聲了。

  劉仁聽了,除了淚水還是淚水。他沒見到大姐,就問;“我福秀姐她怎麼沒跟你們回來?”王慶元低垂著頭說:“她,她死了。”劉仁一聽急了,就問:“得的什麼病?”“她沒病,她很健康。”“什麼時候?”“出逃第三天。”“死於車禍?”“不,她身墜大海而死,連屍體都餵魚了……”說著就號啕大哭。

  在場的人一聽呆了,就要他說個清楚明白,王慶元抹了把淚水說開了。

 二、遇難

  原來,王慶元和妻子劉福秀出逃第三天,來到福建沿海,才知道海輪都被國民黨封鎖了。坐海輪無望就租用漁船橫渡海峽,而國民黨對各港口封鎖嚴密,漁船不能在港口、碼頭靠岸,只能在偏僻的荒灘野岸靠岸,再用一塊橋板,一頭擱在岸上,一頭搭在船頭,大家通過橋板上船。

  王慶元牽著老婆劉福秀小心翼翼上了橋板,漁船動盪搖晃,劉福秀一陣恐慌掉下了大海。王慶元一聲尖叫:“劉福秀!”就要跳下大海營救。可他不會游泳。一位光頭青年扯住他說:“你要和妻子同歸於盡?多可惜呀!留得青山在,還怕沒柴燒?”

  光頭青年見他悲痛欲絕地掙扎往海里跳,又開導他說:“後生崽,你也不要過分悲傷,睜開雙眼看看,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這是潮流……”

  話還沒說完船頭一陣騷動,回頭一看又有人落水了。光頭青年一聲呼叫:“老婆!”就縱身跳下了大海,經過一番掙扎,救起了老婆。他抱著老婆要上船,可是船已經開動了。只好抱著落海的老婆,望著遠去的漁船走遠了就往回走。去哪?不知道。

  話分兩頭。

  王慶元老婆落海,無疑做了魚蝦的美餐,老婆掌握了釀製谷燒貢酒的秘方,指望到了臺灣就釀製虔城谷燒貢酒為生,現在一切都沒了,他一人到了臺灣何以為生?幾次要跳入大海了卻殘生,無奈被同船共渡的難兄難弟看得緊。

  漁船在海上漂泊了一天兩夜到了臺灣,因為是偷渡,漁船照樣不能靠碼頭,就往遠離村寨的孤島靠去。孤島懸崖峭壁,怪石嶙峋,王慶元體力不支跌倒在地,一位中年漢子上前攙扶他走出孤島,走進漁民家。漁夫見他倆蓬頭垢面,疲憊不堪,飢餓難當的樣子,就為他倆煮了紅薯。兩人吃飽喝足精神來了,在交談中得知陪伴他的中年漢子名叫吳尚柱,梅州山坑村人。

  他倆在漁民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就離開漁民家,一路上互相關照成了朋友。在一集市上了一輛直達高雄的交通車時,王慶元發現自己的旅行箱不見了,這下他魂都沒了。舉目無親,身無分文,妻子死了,錢財沒了,何以為生?不如死了,到海龍王那裡尋找妻子去。想到這裡,王慶元拔腿就向大海奔去,縱身跳下了大海。

  吳尚柱緊跟其後也跳了下去,把他救起了,安慰他說:“你沒錢,還有我呢!都是難兄難弟,我會見死不救嗎?”在吳尚柱的開導下兩人往回走,直達阿里山。兩人就合夥販賣小菜,日子雖然過得緊巴巴,也勉強過得去。

  一天清晨,王慶元推著板車拉菜,被小車撞了,車輪從他左腳碾過,血流如注。本來左腳骨折,這一碾沒法治就要截肢,肇事司機賠了他600萬元臺幣。有了錢,他用在老家開辦的木器廠、谷燒貢酒釀造廠的經驗,和吳尚柱合資辦起木器廠、釀酒廠,又在旅遊鬧市區開了一家取名“桃園大酒店”的餐館,用自己釀製的谷燒貢酒招攬生意。可是谷燒貢酒配方傳承人劉福秀墜海死了,王慶元就用一知半解的配方摸著石頭過河。釀出的谷燒貢酒雖然沒有虔城谷燒貢酒香淳,但貢酒韻味猶存。酒瓶上的商標是“虔城谷燒貢酒”字樣。

  臺灣贛南人多,都來品嚐老家釀造的“虔城谷燒貢酒”,生意一直看好。王慶元想,要是妻子沒死,釀製出虔城正宗谷燒貢酒,還不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王慶元一把鼻涕一把淚說了個透。

  幾天後他著手重修父母墳墓,王慶元老婆墜海身亡,為了便於祭祀,也為她建了一座兩冢墳塋。一冢是劉福秀的,沒有劉福秀的屍骨就用她留下的衣物代替真身葬了。另一冢是留給王慶元自己的,生時不能長相伴,死後也要同墳墓。

三、重逢

  王慶元這次回來,一晃三個月的簽證快到期了。這三個月他走了不少村寨、城市,看到大陸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看到了希望,就有一股衝勁。

  回到臺灣後,他著力擴大在阿里山木器廠的規模,提高谷燒貢酒生產力,把兩個廠交給兒子王育三打理。王育三在臺灣受過高等教育,勇敢挑起了重擔,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產品門類增多,誠信服務加上質量一流,生意非常紅火,並想尋找合作伙伴,在大陸開辦分廠。

  王育三知道,福建武夷山森林資源豐富,就和吳尚柱去武夷山考察。父親王慶元聽說兒子要去武夷山,也要同往旅遊、觀光。王育三見父親要回大陸觀光,自然是好事。雖然父親失去了一條腿,但推著輪椅也要滿足父親回大陸觀光的渴望。他們一行三人登上飛機,到福州後,當即驅車來到武夷山鐵牛關林區。王育三見父親勞累,在“有緣來相聚”餐館開了房。當坐在輪椅上的王慶元一進店,一陣久違了的酒香撲鼻而來,他翕動鼻翼,大叫一聲“谷燒貢酒”!一位妙齡姑娘上前問:“爺爺要喝谷燒貢酒?”王慶元眼睛一亮說:“你店有谷燒貢酒?先給我來一瓶。”姑娘親切地問:“爺爺初來乍到,怎麼知道我店有谷燒貢酒?”王慶元說:“聞出來的,快拿酒來。”不多時姑娘端來下酒菜和谷燒貢酒。王慶元啟開瓶蓋抿上一口,“叭嗒”著嘴唇,確認是傳統的谷燒貢酒,盡情地品嚐了一番。雖然在臺灣阿里山也有他自制的谷燒貢酒,但他是摸著石子過河釀造的,口勁差多了。

  王慶元想:傳統谷燒貢酒配製秘方只有他妻子劉福秀一人知曉,可是在這深山溝裡怎會有正宗谷燒貢酒?就問姑娘叫什麼名字。姑娘調皮地說:“我不告訴您。”王慶元笑了笑說:“那我就叫你丫頭。”姑娘說:“您就叫我丫頭唄!”王慶元抿了口酒,問:“這谷燒貢酒是從哪裡買來的?”丫頭撲閃著眼睛說:“不是買來的,是我媽媽釀造的。”王慶元一片茫然,說:“請你媽媽出來認識一下好嗎?”丫頭點了點頭說:“您稍等。”就進了裡間。

  不時,丫頭領著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女子,來到王慶元身邊,問:“老先生叫我?”王慶元問:“你是……?”中年女子欠欠身說:“我叫鄧桂華,這丫頭叫鄧庚鳳,是我女兒,有事嗎?”王慶元說:“這谷燒貢酒是你釀製的?”鄧桂華點點頭說:“好喝嗎?”王慶元看了她一眼說:“宮廷貢酒怎會不好喝?酒的配製秘方你是怎麼盜來的?”鄧桂華沒好氣地說:“嘴巴乾淨點,什麼盜來的?是我媽親手傳授的。”王慶元聽了一片茫然,她媽!她媽是誰?就問:“叫你媽出來見面好嗎?”鄧桂華說:“今年山上櫻花開得旺,和我兩個弟弟上山觀櫻花了。”

  王育三聽鄧桂華說兩個弟弟,心中一亮,說不定能幫上忙,就問:“你兩個弟弟是做什麼的?”鄧桂華說:“大弟鄧庚發是鐵牛關林場的場長,二弟鄧長髮經營這家‘有緣來相聚’餐館。”正說著一群人從林蔭道上下來,一位白髮老婦坐在輪椅上,鄧桂華說:“坐輪椅的就是我媽。”王慶元心中一怔,她媽也是個殘疾人?就問:“你媽叫什麼名字?”鄧桂華看了他一眼說:“等會見了面你自己問去。”

  從山上下來的一夥人進了店,王慶元見了老婦一陣慌亂。她不就是劉福秀嗎?左下顎那顆美人痣是她特殊的身份證。她不是墜海死了?那老婦的長相多像劉福秀呀!就試探地問:“劉福秀,是你嗎?”白髮老婦聽有人叫劉福秀,猛抬頭揉了揉乾澀的眼睛一看,大呼一聲:“冤家,你是王慶元嗎,怎麼現在才回來?”

  王慶元抹了把淚水說:“我是王慶元,從臺灣回來了。”

  老婦急忙起身,走到廳堂正中一座佛像前,三叩九拜,口中唸唸有詞:“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保佑了我丈夫在外漂泊50年平安無事回來了……”

  王慶元見觀音菩薩神位點著長明燈,香菸繚繞,就問:“這神位是……”

  劉福秀說:“我被好人救起,想到你的安危,就立了這神位。五十年燈火不熄,保佑你平安無事,觀音菩薩真的顯靈,保佑你平安回來了。”劉福秀轉而問:“這幾十年在外還好嗎?”

  王慶元愧疚地說:“一言難盡,一言難盡呀!能活著回來就好。”

  劉福秀驚喜地問:“你是怎麼找到鐵牛關來的?”王慶元說:“兒子來考察林木資源,尋找合作伙伴,我就跟來了。”劉福秀一聽他兒子,知道他在臺灣再婚了,但是她能理解,五十年了呢!她自己不也嫁人了,還生了兩個兒子呢。王慶元見她沒說話,又問:“福秀,你怎麼住到這深山老林來了?”劉福秀說:“說來話長,等我老公回來和你說個透。”王慶元知道她也嫁了老公,就問她老公是誰?劉福秀說:“是我的救命恩人。”

  不久,一位古稀老頭走了進來,劉福秀起身說:“他叫鄧吉祥,是我老公。”王慶元一看懵了,他不就是跳下大海救老婆的光頭青年?就問劉福秀:“他怎會是你老公?”劉福秀說:“讓我老公告訴你。”

四、感恩

  鄧吉祥也認出了王慶元,就敘說50年前兩人老婆落海的事。在交談中得知,王慶元老婆墜海的一瞬間,鄧吉祥的老婆也落海了,鄧吉祥毫不猶豫縱身入海,救起了老婆。就著朦朧的月色,見老婆奄奄一息,就擠壓她的腹部,把水擠出,又為她做人工呼吸,嘴對嘴接氣,個把時辰後她終於醒過來了。鄧吉祥背起她走進一漁民家,放下老婆一看傻了眼:她不是他老婆。這是怎麼回事!她會是誰家的女子?難道救起的女子會是先墜海的?自己老婆沒救上,把別人的女人救了,不管怎麼說,總是救了一條人命。

  當晚他倆在漁民家住了一宿,第二天鄧吉祥對女子說:“我倆一不沾親,二不帶故,我們就此分開吧。我沒救起自己的老婆,也不去臺灣了,你走吧!”

  劉福秀一聽哭喪著臉說:“我舉目無親,身無分文,不如死了安逸,是你從大海撈起我的,現在你把我丟回大海去。”說著淚水潸然而下。

  鄧吉祥一聽慌了神,看到她傷心的樣子,動了惻隱之心,只好讓她跟著自己。

  說著,鄧吉祥一拳打在王慶元肩頭上說:“誰知那女子竟是你老婆?”

  王慶元一聽著急地說:“後來呢?”

  鄧吉祥說:“經詢問知道這女子叫劉福秀,我不敢把她帶回家。父親要我和老婆出逃臺灣,如今我不僅沒去臺灣,連老婆都不是自己的,還不把父親活活氣死?去哪?只有去流浪。又怕人認出來,城鎮村寨不敢去,只能在深山老林中穿行,來到這鐵牛關,見這裡山高林密就住下來了。為了營生,就擺了個小吃攤子。”

“再後來呢?”王慶元問。

“兩個月後,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了。我一陣恐慌,難道她患了什麼怪病?就問她是怎麼回事,她說懷上了。我一聽急了,哪來的‘種’?我可沒和她做那種事呀!我一個大男人和一個懷孕的女子在一起,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呀!怎辦?留在身邊不行,叫她走她死賴蠻纏不走,進退兩難,急得滿頭火氣長皰。”

  鄧吉祥頓了頓又說:“劉福秀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不能經營小吃攤子,天天在家裡保胎。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產下一女嬰,就是那位中年婦女鄧桂華。為了關照月婆,我收了攤子,無微不至地關照她。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溼鞋?我想:她現在有孩子,身邊應該有個男人,孩子應該有個爸。如今自己老婆死了,她丈夫去了臺灣,兵荒馬亂的,生死未卜,就提出和她結婚。大概是我的關照感動了她,就點頭答應了。”

  王慶元問:“劉福秀的腳是怎麼瘸的?”

  吳尚柱說:“劉福秀釀造谷燒貢酒,把蒸好的糯米拌好酒料,放入篾練籮裡吊起來。等釀造出來的酒汁從篾練籮裡滲出,流入酒缸封存半年以上即可,當地叫‘吊腳酒’。她在往高處篾練籮裡上酒料時,不慎從高處摔下,右腳骨折。醫治好了卻短了五公分,瘸了。兩個月後我們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沒有父母兄弟姐妹參加,沒有親朋好友恭賀,自己動手做了幾道菜,開了谷燒貢酒算是結婚喜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苦捱苦過,劉福秀還為我生了兩個兒子呢。上世紀80年代,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三個孩子都長大成人,就在鐵牛關開辦了一家”有緣來相聚“餐館。劉福秀人老腳拐,用谷燒貢酒秘方釀酒,力不從心,就把釀造秘方傳授女兒鄧桂華。谷燒貢酒一開缸,迎來了諸多食客。”

  王慶元聽了,淚水一潑一潑地下,他什麼都知道了。就想:怎麼會有這麼巧?那個鄧吉祥自己老婆沒救起,把他的老婆救了,如今還有了兩個兒子,難道他倆前世有緣?王慶元雙膝跪下,聲淚俱下地說:“鄧兄,謝謝你救了劉福秀。”

  鄧吉祥扶起他說:“謝什麼,我又不是特意救她,這是天意呢!”

  這時,林場場長鄧庚發和王育三上山考察回來了,鄧庚發上前握著王慶元的手說:“老伯,您和我媽是同齡人,您好好陪陪我母親,她是一個飽經滄桑的女人。我和王育三廠長要商議合作意向,不陪您了。”他給王慶元斟了一杯茶,就走了。

  劉福秀見他們走了,牽著女兒鄧桂華來到王慶元身邊說:“慶元,桂華就是你的親生女兒。”轉身對女兒說:“桂華,他是你親爸,快叫爸爸。”

  女兒鄧桂華一聽懵了,眼睛睜得如銅鈴,嘴巴張成“O”形,好半天才說:“媽,您胡說什麼,我都50歲了,已經有個爸爸,怎麼又冒出一個?”

  劉福秀抿了抿嘴解釋說:“我和你爸王慶元外逃時就身懷有孕。”就把她落海鄧吉祥誤救的事說了一遍。鄧桂華聽出了一臉淚水,問:“這是真的?”

  劉福秀說:“千真萬確,因為鄧吉祥是我的恩人,為了感恩就嫁了他。”

  鄧桂華什麼都明白了,伸出雙臂摟著王慶元深情地喊了聲:“爸——”

  王慶元用手揩去女兒臉上的淚花:“女兒,讓你受苦了。”

  隨後,徵得鄧吉祥和鄧桂華的同意,將“鄧桂華”改名“王桂華”了

 五、酒緣

  這一晚王慶元沒睡好,他在想自己和劉福秀的事。如今劉福秀還活著,就萌發了重歸於好的念頭。可是自己在臺灣娶了老婆,還生了兒子王育三。而劉福秀又和她的救命恩人結了婚,也生了兩個兒子,怎好強求。

  天亮起了床,吃完早餐,兒子王育三和場長鄧庚發又上山了,劉福秀陪同王慶元上山看櫻花。兩個老人各坐各的輪椅,劉福秀由外孫女庚鳳推著,王慶元是女兒王桂華關照。中午在“有緣來相聚”餐館用餐,當然少不了谷燒貢酒。酒助人興,相互勸酒,釀造貢酒世家人都能喝,個個喝得眼醉臉紅。兩個老人相對而坐,傾敘闊別半個世紀的辛酸往事。劉福秀說:“慶元,我們無緣呀,結婚只半個月就棒打鴛鴦各東西。”王慶元說:“福秀,這是潮流,不可逆轉的潮流。你跟了救命恩人也好,感恩呢!我也再婚了,我在臺灣坐輪椅都20年,都是老婆宋美蘭悉心關照,她也是我的大恩人呀。”

  不知不覺探親三個月時間到了,王慶元父子倆要回臺灣了。王育三和吳尚柱與當地政府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王慶元很開心,就回老家龍山村重建木器廠、虔城谷燒貢酒釀造廠。沉寂了幾十年的龍山村熱鬧起來了。鄧長髮把鐵牛關“有緣來相聚餐館”擴大為“有緣來相聚賓館”,接待八方遊客。在臺灣阿里山也開辦了“有緣來相聚賓館”。兩個“有緣來相聚賓館”隔海相望,迎來了兩岸賓朋,生意蒸蒸日上。

  王育三回到臺灣,擴大木器廠和谷燒釀製廠的規模。為了在臺灣讓虔城谷燒貢酒正本清源,王慶元把掌握貢酒配製秘方的劉福秀帶到臺灣,使臺灣也釀造出正宗的虔城谷燒貢酒,王桂華仍留在鐵牛關,配製虔城谷燒貢酒。

  贛、粵、閩赴臺人多,這些人回家尋根問祖,都要上武夷山,到鐵牛關旅遊,都要投宿“有緣來相聚賓館”,享用虔城正宗谷燒貢酒,生意特別紅火。大陸赴臺灣觀光的民眾湧向阿里山,下榻“有緣來相聚賓館”,同樣品嚐到正宗虔城谷燒貢酒。大陸、臺灣兩地的王姓、鄧氏兩家聯手,使臺灣大陸拉得很緊、很緊,把正宗虔城谷燒貢酒發揚光大,遠銷韓國、日本、泰國等東南亞各地。

  王慶元對劉福秀說:“我倆能生死相逢,是谷燒貢酒結的緣。有了濃烈的貢酒緣,才能死裡逃生,走到一起。”

  王慶元和妻子宋美蘭就著手辦理遷回老家龍山村定居的手續,和劉福秀,鄧吉祥同住一起。王慶元和鄧吉祥兄弟相稱,劉福秀和宋美蘭以妯娌相稱。四個年邁主人和諧相處,常在一起喝茶,談笑風生。天氣晴朗時,四人外出遊玩,王慶元的輪椅由妻子宋美蘭推著,劉福秀的輪椅由鄧吉祥推著,兩對老人盡情地享受太平年代的天倫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