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使①|不是媽媽的“媽媽” 這是她們最美的職業!

開欄的話:

她們是充滿青春朝氣的“美小護”,活力四射卻細心穩重,對待患者盡心盡責,如同家人般用心呵護;

她們是初為人母的“孩子媽”,卻把時間與精力留給了最需要她們的患者,缺乏對孩子的陪伴成了無法抹去的遺憾;

他們是“萬花叢”中的“綠葉”,不管是在手術室還是重症監護室,他們用寬廣的臂膀,擔負起挽救生命的重任。

一頂白帽豎起的是聖潔的情懷,一襲白衣擔起的是生命的責任,一臉微笑顯露的是赤誠的心靈,一腔熱血凝聚的是南丁格爾的精神。

她們是來自兒科重症監護室和新生兒科的年輕護士,悉心照顧身患重病的兒童與早產兒是她們的日常工作。她們雖未生育子女,卻更懂得如何呵護這些幼小的生命,讓他們擺脫疾病,重獲新生。

她是“袋鼠媽媽” 她說“幹一行就要愛一行”

致天使①|不是媽媽的“媽媽” 這是她們最美的職業!

她曾是網絡爆紅的“袋鼠媽媽”,那感動無數網友的暖心的“一抱”在許姝悅看來卻是再平常不過的工作。

在兒童重症監護室,許多孩子病情都比較嚴重,必須時刻關注他們的病情變化。“有些孩子對鎮靜藥不敏感,煩躁的時候會拔自己身上的管子,需要在床邊時刻守護。”

“那一刻覺得特別開心,一切辛苦都值了。”許姝悅笑著說。

她說“幹一行就要愛一行”,雖然不是自己的孩子卻把他們當做手心的寶貝。當孩子哭鬧時,許姝悅總會第一時間去哄他們,逗他們開心。在沒有父母陪伴的兒童重症監護室裡,她就是那個守護患兒的暖心“媽媽”。

她因一個幼小生命的逝去哭了很久

王璐楓同樣來自兒童重症監護室,兩年前剛轉到這個科室時她曾有諸多的不適應,不論是患兒哭泣時嘈雜的環境,或是面對重症患兒的那份心理負擔,都曾讓她困擾。如今,她早已適應了這裡,看到患兒一天天康復,是她最大的幸福。

某福利院的患兒康康(化名)來到兒童重症監護室時只有6個多月,排尿有問題的他分3次做了手術,由於術後癒合困難,所以需要護理時需特別注意。王璐楓一直負責康康的護理工作,還經常給他買好吃的,所以他跟王璐楓特別親。出院時康康已經一歲多了,福利院的院長親自來接他,而他卻在王璐楓的懷裡哭鬧著不肯撒手,不願離去。

一個從一出生就被拋棄的患兒不僅患有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肺炎,且患有肛門閉鎖,這個幼小稚嫩的生命在與疾病抗爭後還是不幸離去,王璐楓因此哭了好久。她在朋友圈裡記錄道,“每一名患兒與醫護都是生死之交,每次你們突發病變我們都拼了命想把你們拉回來,佑你周全,多希望你們都可以健康成長,無災無痛……”

王璐楓把這些身患重病的患兒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用心關愛這裡的每一個孩子。

能來到這個科室工作 感覺特別幸運

在新生兒科工作7年的馬寧是個活潑的姑娘,喜歡孩子的她被分到新生兒科時激動地說:“能來到這個科室工作,感覺特別幸運。”

她說,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說話,所以他們的工作是個良心活兒,不管是什麼樣的孩子都要憑著良心認真對待。

剛上班時,有個寶寶不好哄,馬寧就抱著他,看著他一直哭鬧,自己也著急的哭了起來。工作這些年來,她一直對科室裡的患兒很上心,如果他們哭了就一個一個的抱,耐心的哄著,來回走動的晃著,直到患兒停止哭泣她才安心的放下他們。馬寧說:“抱著孩子寫單子、查看其他寶寶的情況是常有的事兒。”

馬寧說,上班時間越久越覺得自己的責任更大了,她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為患兒的健康爭分奪秒,用愛心呵護著一個個稚嫩的生命。

孩子一笑,我就消除了煩惱

同樣來自新生兒科的張爽工作雖然不到兩年,但已完成了從“束手無措”到“應對自如”的轉變,而這些都源於她工作中的點滴積累與勤奮好學。

剛來到新生兒科時,面對新生寶寶的哭鬧,張爽總是束手無措,一個孩子的哭聲往往會引起其他孩子也開始哭鬧,這就需要一個一個的查看。

致天使①|不是媽媽的“媽媽” 這是她們最美的職業!

每當這個時候,作為新手護士的張爽總會著急的跟著孩子們一起哭,一方面是心疼這些孩子,另一方面則是責怪自己缺乏經驗。

後來,在科室同事的帶教與幫助下,張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個人面對多個患兒時也不再緊張,而是有條不紊,應對自如。

致天使①|不是媽媽的“媽媽” 這是她們最美的職業!

給寶寶穿刺時,她總是小心翼翼,“看著那麼小的寶寶,我有時候會擔心自己扎不好,所以當孩子血管特別不好找的時候,我還是會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張爽說,新生兒的血管確實不好找,若是幾針下去都沒成功不僅破壞了血管,也會給患兒帶來痛苦,而她只想通過提升自己的技術,減少他們的痛苦。

致天使①|不是媽媽的“媽媽” 這是她們最美的職業!

由於新生兒的作息不穩定,夜班也常常忙碌。張爽上夜班時總會給哭鬧的孩子做撫觸,安撫他們的情緒,遇到稍微大一點兒的孩子哭鬧,她就會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寫病歷,有時候胳膊都酸了,她說:“孩子一笑,我就消除了煩惱。”

她們都是未婚的90後

雖不是媽媽

卻勝似媽媽

她們在崗位上燃燒青春散發出溫暖

這溫暖能消融患兒的病痛

帶來健康與希望

致天使①|不是媽媽的“媽媽” 這是她們最美的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