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避免後天性畸形龜的出現

從源頭避免後天性畸形龜的出現

在龜類養殖中,畸形龜出現的幾率雖然較少,但仍是困擾養殖戶的一大難題。龜一旦出現畸形,其經濟價值就會大打折扣,並且不建議留作種龜。但幸好,龜的畸形是可以避免的。要做到減少畸形龜的出現,就要了解畸形龜出現的原因,並做好預防措施。

從源頭避免後天性畸形龜的出現

畸形龜出現的原因先天畸形,先天畸形是指幼龜在孵化期間受到外界影響導致或本身基因存在缺陷。但此原因幾率過低可以忽略不計。

除先天畸形外,產生畸形龜的主要原因是營養過剩。在稚龜時,如果餵養不好,稚龜體質弱,是致病的根源。在稚龜時期沒有打好體質基礎,對以後生長速度也有很大的影響。

從源頭避免後天性畸形龜的出現

如果餵養太好也不可,特別是在過小的環境下,稚龜沒有適當的活動空間,體內脂肪囤積過多,導致背殼和腹甲不堪承受壓力而產生畸形。

如何防止畸形龜的產生1、首先注意放養密度,空間太小稚龜會特別活躍,採食量大運動量少而造成營養積累,最終促使龜畸形。每平方200只左右是最適宜的養殖密度,往後要根據龜的生長適當調節。

從源頭避免後天性畸形龜的出現

2、其次是要注意餵養,飼料方面多投餵脂肪含量低的魚、蝦和螺,脂肪含量高的肉少喂。儘量不要投餵膽固醇高的肝臟,肝臟只可投餵育肥的肉用龜。

餵食要定時定量,每天兩次,喂後儘量在兩小時內清洗水池。龜有淨水喜食的特點,龜餵飽換水後還可進食正常食量的20%,因而要在餵食後2小時內及時清理池中的殘餘食物。

龜進食過飽時會產生惰性而減少運動量,這樣生長速度會加快,但容易造成畸形。

從源頭避免後天性畸形龜的出現

做到養殖密度適宜和科學餵養著兩點後,龜出現畸形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但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在放養中密度不宜過小。

空間太大又容易造成軟殼龜,因為龜在開闊的生長環境下喜歡在一個安靜環境休眠。如果是成龜,它的生長速度會變慢;如果是稚龜,它會造成營養不良而併發其它病症,主要表現在背殼和腹甲變軟而慢慢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