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在西安住旅店趙德銘

50年前的1968年12月份,我從新疆部隊回商縣老家探親,當我從烏魯木齊乘坐火車到達西安火車站時,已是夜裡11點多。因要等到天亮,我才能從西大街的老關廟汽車站,乘坐長途汽車回商縣老家,必須在西安住一晚上。於是,我從西安火車站出站後,便沿著解放路向前開始找旅店。

那時,西安市的旅店都很小,一般都是灰色或黑色的兩扇門,在大門一側懸掛著一個寫有該旅店名字的木牌子,很不起眼。院內的空間也很小,大點的有二層小樓,小點的只有一院子的平房。我先後來到解放路的三八旅店、齊魯旅店,東大街的關中旅店、益民旅店、光明旅店,南大街的南大街旅店等,但遺憾的是,每個旅店門口都掛著一個“客滿”的牌子。我只好向各旅店裡的服務員百般苦苦地哀求,可惜都是無濟於事。此時,西安的天氣已是寒氣襲人,我獨自一人,揹著沉重的行李,佇立於清冷的西安街頭,心中頓然泛起了一絲絲無家可歸般的淒涼。無奈之下,我又轉了半個多小時,來到西大街的群眾旅店。

可是當我向群眾旅店裡值班的一位老大媽說明來意之後,老大媽一開口就說:“哎呀,一個空床也沒有了啊!”老大媽這麼一說,立刻將我從頭到腳澆了個透心涼。但我不甘心,還是向這位老大媽出示了我的軍人通行證(我當時未穿軍裝),向她訴說了我四處投宿無門的遭遇,央求她隨便給我找個地方,對付一宿。老大媽看了我的通行證之後,便長嘆了一聲說:“在新疆當兵,生活很艱苦,不容易呀!那麼我就為你安排一個臨時住宿的地方吧。”說完,這位老大媽在住店登記本上登記下了我的姓名及軍人通行證號碼之後,便忙活著在旅店裡的走廊,為我安排了一個臨時床鋪,讓我將就一宿。

住宿安排好之後,老大媽把我叫到她的值班室,遞給我一個飯盒,對我說:“這麼晚下火車,你肯定還沒有吃飯哩,正好我這兒有一盒從家裡帶來的米飯炒菜,給你隨便墊補墊補肚子好了。”此時,我才忽然想起,自己還沒有吃晚飯呢。於是,我便狼呑虎咽地將這盒飯吞下肚去。為了報答這位老大媽對我的關愛,我掏出了5元錢給她,但她堅決不收。我只好趁她去開水房打開水的時候,悄悄將那5元錢壓在了旅店的住宿登記本下邊。

我上床之後,蓋上了厚厚的棉被,身上頓時覺得熱乎乎的。可是覺得頭部還是有些寒意,我仰頭一瞧,原來頭頂窗戶上的一塊玻璃破碎了,冷風正是從破碎的玻璃窗口裡,呼嘯而入的。由於我太累了,也就顧不得這些了,不久便酣然入睡。

翌日早上,我一覺醒來,一切疲勞皆除,只覺得渾身舒坦。再抬頭瞧瞧那窗戶上破碎的玻璃,已經被老大媽於夜間用報紙給糊得嚴嚴實實的,難怪頭部不再覺得有冷風的侵襲了。

我簡單地洗漱之後,便與這位老大媽告辭。但我在老關廟汽車站買車票時,卻在褲兜裡發現了一張紙條和昨天晚上我壓在登記本下邊的5元錢。老大媽在紙條上寫道:因不是正式登記住宿,住宿不能收錢,至於她那盒飯麼,是從家裡帶來原準備給自己吃的,就更不能收錢了,所以把這5元錢退還給我。讀罷老大媽的這張紙條,我頓時對這位老大媽充滿了感激之情,這次西安住店,讓我終生都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