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蒲華(1832—1911),原名成,字作英,一作竹英,號種竹道人、胥山野史等,書齋名芙蓉庵、九琴十硯樓。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晚清海上畫派傑出的書畫家,與虛谷、吳昌碩、任伯年合稱“海派四傑”。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提及蒲華作品,畫界評價最多的便是其酣暢淋漓的墨竹。吳昌碩曾評價蒲華竹“墨沛淋漓,竹葉如掌,蕭蕭灑灑,如疾風振林,聽之有聲,思之成詠,其襟懷之灑落,逾恆人也”。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竹石是蒲華最擅長也最常創作的題材,在他流傳的大量書畫中,竹石題材的書畫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並有“蒲竹”之美譽,在當世可謂“名滿畫界”。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也正因如此,蒲華花卉似乎被他的蒲竹之名所掩蓋。然而,蒲華的花卉畫在其畫作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在花卉畫創作方面,無論題材還是技巧的掌控上均表現得駕輕就熟,作品神形兼備。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蒲華生活的時代是中國處於社會急劇動盪的時期,一系列的運動、變法、戰爭及割地賠款等使中國不僅在政治、經濟領域發生著鉅變,在文化藝術領域也發生著很大的改變。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此時期,“海上畫派”正處於藝術的成熟和壯大期,為滿足城市各階層對藝術審美的需求,海派繪畫內容逐漸走向雅俗共賞,趨於大眾化,色彩也更加濃麗。在這種環境影響下,蒲華花卉畫必定烙著深深的時代印記,使其花卉畫的海派特色抹之不去,即世俗化。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蒲華花卉畫的世俗化表現在其內容的世俗化、色彩的世俗化和題款寓意的世俗化。其花卉畫中題材最多見的就是牡丹、梅花、蘭花、菊花,亦有靈芝、松、桃、荷花、桂花、佛手等出現。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為迎合市場需要,蒲華選取市民所喜聞樂見的具有吉慶色彩和生活氣息濃厚的題材入畫,這些內容貫穿蒲華創作一生。和海派大軍一樣,蒲華對於這些題材畫的創作樂此不疲。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世俗化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色彩鮮明濃郁,熱烈奔放,突破了傳統文人畫的冷逸、宮廷畫的濃豔和惲派花卉的細膩,總體風格上都有一種生命活力和生機的共性,體現出了市民化的意識。蒲華的花卉亦有此特點,著色清麗、色彩分明。到了中晚期,其作品賦色更加大膽。蒲華花卉畫題款也更加簡單明瞭,寓意基本都是吉祥如意之類,也更容易被市民喜歡和接受。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至清代中後期,隨著怡情養性的文人畫的逐漸式微,一種與之相左的藝術形式正悄然興起。一掃正統畫壇的柔弱之風,取而代之的便是古拙、生猛、剛健的金石氣。這種繪畫風格的形成與碑學的興起息息相關。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在金石畫派中,蒲華地位雖算不上舉足輕重,但在其繪畫作品中無不透露著金石之氣。說到蒲華繪畫的金石氣,不得不先提蒲華的書法。蒲華秀才出身,經過多次鄉試,並做幕僚多年,如此經歷,蒲華書畫必然會烙下楷書的深深印記。但蒲華是一個極具個性的書家,在碑學大行其道之時,蒲華書法在繼承帖學的基礎上,注入了北碑派的稚拙之趣,有意無意間追求書法的古拙、質樸、敦厚的表現意趣。同時,也保留了自身書法飄逸流暢的特點,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風貌。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書畫金石味的體現之一便是以書、印入畫,而蒲華花卉畫以書入畫的特徵十分明顯,他“書極自負,每告人,我書家畫也”,這是蒲華希如星鳳的書畫自我評價,強調在書法與繪畫之間書法是第一位的。他在花卉畫創作上以篆書筆法畫花瓣,草書筆法寫枝幹,變化貫通,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如果說蒲華的繪畫還更多依傍前人的話,那麼他的書法尤其行草書,則具有鮮明的個人風貌,用筆寓剛於柔,積點成線,豐富的頓挫使得點畫形態多變,搖曳生姿,自題其畫,更見協調。

蒲華的山水畫亦精彩非常,為黃賓虹所推崇。闊筆大寫是蒲華山水畫的重要特色,畫家著眼於氣勢,此所謂大手筆也。此外,他的山水畫極具金石氣,筆者認為蒲華之“剛”山水與黃賓虹的“柔”山水相比並不遜色,別有一番味道。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過人的才情與良好的修養使他學古不泥古,能以筆墨抒發懷抱。看他的畫,往往讓人忽略所謂的程式、技巧,而更容易為畫的氣息、境界打動,這在摹古成風的晚清畫壇,顯得與眾不同。蒲華書畫不衫不履、拙樸真率的作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品的廣泛流佈,但當時畫壇有識之士對其藝術極其推崇,而曲高和寡,歷來如此。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一代大師,半是花痴半墨痴

蒲華生活的時代正是海派成熟期,在這樣的背景下,蒲華花卉畫藝術有其時代的共性。又因其懷才不遇,生活落魄,性格隨性率真,行為豁達,其畫作風格又體現了狂放大氣和率性而為的鮮明個性。經過歲月洗練,蒲華作品越來越受到當世所推崇,並有學者稱“百年的中國花鳥畫當從浙江秀水(今嘉興)的蒲華開其端”,所論足以證明了蒲華在中國畫壇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