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窑址——辽阳冮官屯窑

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窑址——辽阳冮官屯窑

辽阳冮官屯窑址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始于辽,金完颜雍在辽阳称帝,达全盛,至元渐衰而废,有“薪火烛天三百年”之说。

这里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窑址,分布在太子河两岸,被誉为“十里窑场”。所烧以白釉粗瓷为主,白釉黑花和黑釉瓷器较少,也烧少量三彩器。规模巨大、器型齐全、釉色丰富,是当时的“五京七窑”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窑址——辽阳冮官屯窑

冮官窑(又名江官屯窑、冮官屯窑、辽阳窑),中心窑场位于现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冮官村,窑场规模较大,通过多次实地踏查:以冮官村为主窑场,横跨太子河两岸,播散至其西部的英守堡村,北岸的官屯、城门口村、施官屯村、上缸窑村、下缸窑村,近年本溪市西湖区也有窑场发现。其更远播散区,抚顺大官屯窑日伪时期即行发掘,为金元时期窑场,因处矿区,窑场已荡然无存。

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窑址——辽阳冮官屯窑

最早记录冮官窑的是中国古陶瓷研究大家叶麟趾先生,在其著作《中外古陶瓷汇编》(1934年)对冮官窑的记述为:“辽阳窑,在今辽宁省辽阳县江官屯。” 而最早发掘该窑址的是日本学者八木装三郎,其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满洲考古学》发表《满洲绘高丽式古陶窑发见》。解放后国内对冮官窑最早踏查和记述的,当属1955年就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记录的东北考古奠基人李文信先生,其《辽阳县冮官屯古窑址笔记》确认:冮官屯窑位于辽阳市东偏北约30公里的冮官屯自然村区域。

窑址1988年被确立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进一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基于各种历史原因,这座规模巨大、器型齐全、釉色丰富,时间跨越辽金元,烧造时间近三百年的“五京七窑”之一的古窑址,却一直未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发掘与研究!连《中国陶瓷史》这样的典籍对其记载也仅限于“始于辽,盛于金,元代渐衰停烧”这个理论层面,稍详尽的记述当为路菁所著的《辽代陶瓷》这样的权威著作,但也仅仅是短暂踏查与对前人记录的总结与片面认识:“主要烧生活粗瓷,未发现匣钵使用”。

辽宁省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7月开始对这个窑场进行了有重点的发掘,并聘请国内古陶瓷专家进行论证,一致认为:冮官窑是辽金元时期东北最大的陶瓷业手工作坊。

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窑址——辽阳冮官屯窑

冮官窑烧造时间始于自辽晚期,金代盛烧,元初停烧。不但产量大,主要播散辽金东京路统辖及太子河流域,而且品种多,从东京官府、宫廷、寺院的建筑构件,到佛教、道教的宗教造像、香插、花瓶等器物,更多的是盏、盘、碗、瓶、罐、盆、玩偶、文房、棋类等器型。釉色从辽晚期流行的三彩器、仿定窑的精细白瓷,到金代肥厚莹润的黑釉、酱釉、茶叶末釉器,受磁州窑影响的化妆土剔刻纹饰粗犷大气生机勃勃,白釉点褐彩器为窑工取材太子河沿岸花花草草自化创造,拙朴、自由、奔放,独具风韵。晚期可能还烧造少了鈞釉。

翻开辽金时期辽阳的这段历史,不能不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赞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渤海国后改其国为东丹国,命太子耶律倍王之,称“人皇王”,太宗耶律德光采纳东丹国左相耶律羽之建议徙渤海民于梁水之滨(辽阳),开始了辽朝对辽阳的实际统治与辽阳繁荣的开端;金代的一代明君,被后世学者称为“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就在东京辽阳府政变称帝,其母、舅为辽阳渤海望族。金世宗多次巡游辽阳,并给予减免租赋等优待家乡政策。这一切,都说明作为辽金五京之一的东京当时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地位和繁华风貌,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创烧为其服务的冮官窑(瓷窑务)这样东北地区最大的窑场成为了历史可能与必然。

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窑址——辽阳冮官屯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