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台山,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天水市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


卦台山,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天水市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

卦台山如一巨龙从群峦中探出头来,翠拥庙阁,渭水环流,钟灵毓秀,气象不凡。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向西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相传龙马负图水中出,与渺渺渭河中分心石太极图交相映衬,伏羲不禁灵机触动,因画八卦。相传伏羲当年在画卦台画卦时,听大风台的风声,观大风台的地形,点画出东南符三,也是八卦中的“巽”用来象征风,表示无孔不入。三阳者“朝阳启明,其台光莹;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由此成为天水名景“三阳开泰”。


卦台山巅,宽敞平整。建有伏羲庙、午门、牌楼、钟楼、古楼、戏楼、朝房等,现存有一直径64厘米,厚约10厘米的木制雕刻“伏羲六十四卦二十八宿全图”,极为珍贵。

台湾中华六经学术研究会张渊量会长先期考察了全国的山川地理,又用最先进的仪器对画卦台及周围的山形水势进行了仔细的勘查和研究之后,盛赞三阳川是“太极无双地”,卦台山是“华夏第一山”。

1947年7月,考古学家裴文中沿渭河在三阳川考古,首次发现卦台山为史前人类活动的遗址。

国家文物普查时发现,卦台山古文化堆积层厚达0.2-0.5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层、灰坑、白灰居住面、灰渣等遗迹,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等50余件。经鉴定,距今均在5000年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卦台山进行考察后指出,“我们在卦台山的伏羲庙遗址及祭祀坑内发现了自先秦以来历代先民祭祀中华远祖的祭祀品,以及象征中华远祖的祭祀崇拜物——目前国内最大、历史最悠久且保存最完整的石祖,这是中华民族父权时代的标志物。

卦台山现场勘探时,发现城址东北角约500米处遍布灰层陶片、石器、砖瓦、骨骸以及柱础、白膏泥等建筑遗迹,地面陶片以史前时期为主。认为卦台山一带很可能在8000年前就是先民祭祀的场所。

天水地方民间传说,伏羲当时创画八卦、演绎卦义的具体地点,在今天水城北三阳川附近濒临渭河的一座山上,叫做 '卦台山',是古秦州八景之一。



与古老的神话传说相映成趣的是,有不少古人曾在这一带游览凭吊时留下了诗文佳作,从中可以看出当年的盛景。

明·诗人孙永思诗《别卦台》: 羲皇遗台天下奇,四山环合耸独危。 冠裳此日劳登眺,风雨他年动梦思。 渭水有声留听处,夕阳无意送归时。 沙村羸马重回首,古木颓垣乱鸟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