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兩歲”魔咒,你家寶貝中招了麼?

1

一位媽媽向我諮詢育兒疑惑,尋求幫助,說再不解決就要被她的兒子折騰瘋了。

她兒子本來是個天使男孩,兩歲後突然就麻煩起來,一言不合就打人、扔東西,莫名其妙就大哭大鬧,一哭能撕心裂肺的鬧兩三個小時,比如早上出門,非要自己穿鞋子,媽媽順手拿了一下,他就哇哇大哭,折騰兩三小時才消停,作為媽媽,她真的很難受,更煩躁。

我又瞭解了孩子其他的哭鬧錶現,比如:“非要自己開門,不讓媽媽幫助自己又打不開,大哭”、“下樓梯媽媽抱他,大哭,非要回去重新走”.......

我說:“恭喜你,你兒子的情況是明顯的“可怕的兩歲”表現,意味著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

媽媽很疑惑:“可怕的兩歲 ”?

“可怕的兩歲”魔咒,你家寶貝中招了麼?

2

可怕的兩歲,在英語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the terrible two”,其實指的是一歲半到三歲的階段,孩子會持續半年至一年的“無理取鬧反抗期”。嬰兒期的孩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不能區分自己和外界,對他來說,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而一歲半以後,孩子開始有“我”的意識,知道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對掌控自己和掌控外部世界的慾望都有所增強。隨著這種自我意識的增強以及身體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孩子急於表現“我能行,我長大了”。

這時孩子最喜歡說的話包含但不限於:“不”、“不要”、“我自己來”,但因為他們還沒辦法真正自己解決,內心就會有矛盾,加上又還沒學會如何對付這些情感,語言表達又不足,於是就哭鬧,發脾氣,打人、扔玩具,這既是發洩也是與外界的交流溝通。

孩子一哭鬧,家長迫不及待的就想迅速止哭。但其實,瞭解孩子為什麼哭更重要。

育兒專家王玉瑋說過:“哭泣是寶寶向大人提要求、進行交流的唯一方式。寶寶多久哭一次,哭多長時間,取決於父母的理解力和判斷的準確性,由此看來,寶寶哭個不停,該責問的是父母:是不是沒有弄明白寶寶的'訴求'。”

上文的媽媽,她就沒有理解到孩子的訴求,簡單的把孩子的哭理解為無理取鬧,但還真冤枉孩子了,孩子的這些“不乖”表現就是“可怕的兩歲”的典型特徵:覺得自己長大有能力做某些事,自己要穿鞋開門走樓梯,本來就不容易成功,還老被媽媽幫倒忙,自信心極度受損,媽媽還不理解,真是再也沒比這更傷心的事,孩子能不撕心裂肺的哭麼?

對家長來說,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其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因為這意味著孩子大腦發育即將經歷一次大飛躍,而且,越聰明健康的孩子,這個階段“無理取鬧”表現越明顯。因此也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可怕的兩歲”魔咒,你家寶貝中招了麼?

3

三招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可怕的兩歲”!

進入這個階段的孩子,確實容易一言不合就“無理取鬧”,但可怕2歲延續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家長對孩子反應的引導。遇到孩子哭鬧,家長氣急敗壞之下,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哄抱沒用後,就氣得把孩子推開由著他哭。這也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解決方式。孩子向家長提出訴求,我失敗我難受我不知道怎麼辦,家長不但不幫助,還將孩子推開,不但會使孩子對“自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產生疑惑,還會大大傷害其安全感,帶來不可估量的心理傷害。

那麼,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順利度過T2呢?

首先,真正的站在孩子角度看待問題,緩和孩子的情緒。

陶行知在《我們必得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裡這樣解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你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麼悲哀。他沒有打著他所討厭的人,便好像是羅斯福討不著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的慪氣。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撻,連在夢裡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想你抱他一會兒而你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人奪了去一般的傷心。”

所以,孩子因為開門失敗哭鬧時,家長再氣他耽誤事,也要耐心真正的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打不開門這天大的失落”,抱住他,安慰他,“寶貝開不了門一定很難過是不是?寶貝對不起,如果你難過就哭出來,媽媽會一直陪著你。”

想想你遇到傷心事的時候,是不是希望別人這樣安慰你?當你說出了孩子的想法,他會感到被理解,被尊重,情緒就會慢慢緩和下來。難點在於:這需要家長有極大的耐心和溫柔,允許孩子哭鬧來發洩情緒。你越溫柔,孩子“無理取鬧”時間越短;你越暴躁,越命令孩子不許哭,孩子更是鬧得撕心裂肺,最後兩敗俱傷。

其次,事後疏導,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對孩子來說,獨立失敗後,他無法理解內心的難過和傷感,更不知道如何表達和化解。所以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瞭解這些事,並引導正確的做法。這個引導可以放在孩子情緒平緩後,也可以放在入睡前,慢慢的簡單的說清“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難過-哭了-媽媽安慰-不哭了”,潛移默化的向孩子傳達情緒是正常的,但要找到正確的疏導情緒的方式。

另外,對於可怕兩歲階段的孩子,為他講解情緒管理繪本、玩情緒管理遊戲都非常有用,從繪本或遊戲裡認知不同的情緒,並學會正確對待和處理情緒。

最後,儘可能多的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應為孩子準備更多獨立做事的時間和空間,讓他慢慢的學習做自己的事,探索他理解的“自我成長”。他想開門,溫柔體貼的陪著他;他想穿鞋,鼓勵安慰等待他;人生那麼長,能真正擁有孩子的時間也不過就在孩子的前三年,母愛不就體現在用愛陪著孩子穿鞋這些瑣事上麼。

溫柔平和的等待孩子慢慢成長,在他哭泣急躁悲傷的獨立實踐中,擁抱他、親吻他,孩子自然會在你的愛裡,度過他迷茫無助的“自我意識成長期”,也學到他該學到的所有美好!

“可怕的兩歲”魔咒,你家寶貝中招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