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現在“遇冷”了,為啥急轉直下了?專家真不瞭解農民的苦衷

新農合現在“遇冷”了,為啥急轉直下了?專家真不瞭解農民的苦衷

在鄉村走訪時,經常會聽到哪哪村誰誰得了大病,花銷10多萬,多虧了新農合政策,報銷了大部分,否則就看不起病、只能熬。的確,新農合這項惠民措施實施以來,廣大農民在就醫方面得到了保障,真正解決了他們最關心的看病難問題,群眾非常歡迎。

只是每年的新農合集中繳費時難度很大,村幹部不堪重負,認為完成這項工作十分困難,那麼為何這麼好的一個政策,卻落實起來怎麼那麼難呢?

經過走訪得知,有以下原因導致農民繳費積極性不高。

新農合現在“遇冷”了,為啥急轉直下了?專家真不瞭解農民的苦衷

一,繳費的標準每年在增加。新農合措施實施以來,有些地方對農民參保率下達有一定的指標,規定農民參合率不得低於95%,而繳費金額逐年增加,主要是報銷比例逐年提高了,個人繳費金額也要提高,而國家給的補貼也更多。繳費從一開始的10元到現在的180元,6口人的家庭,現在僅這一項開支就1000多元,他們感覺費用有些高。

二,高額報銷只有住院才能享受。走訪一位慢性病人,她家裡很多藥,日常需要吃藥維持,而新農合規定高額報銷只有住院才能享受,平時門診報銷很少,況且比例也很低,對於他們來說特別希望得到新農合的救助,可就是有望梅止渴的感覺,他們還在盼望著新農合措施為他們放寬些。

新農合現在“遇冷”了,為啥急轉直下了?專家真不瞭解農民的苦衷

三,報銷有限制。新農合規定了報銷的範圍,只有合規的才能報銷,比如範圍之外的醫療器械和藥品是不能報銷的,而這些對於某些病來說,卻是花銷的大塊兒,他們覺得繳了新農合,因病住院卻得不到報銷太屈了。

四,有了其他保險。現在有些農民常年在外務工,有的成了真正的職工,很多單位和公司都給他們繳納了社保了,還有必要再繳納嗎?,農民掙錢不易。這現象很普遍也現實。

到目前為止新農合還是最具性價比的政策,始終還在不斷完善和發展,更需要大家來建議建言,希望大家共同探討,大家的事大家有發言權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