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公交遊北京之14路 盡顯大西城風情

北京14路公交,從北京三十九中學到角門南站,南北穿過西城,共18站。這條公交線路看似很普通,卻能帶領我們領略大西城獨特的風情。

跟著14路公交,能欣賞到哪些景點呢?

景點一:西什庫教堂

跟著公交遊北京之14路 盡顯大西城風情

西什庫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稱北堂,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開堂,曾經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什庫教堂是一處中西合壁的建築,教堂的主體建築為一座三層哥特式建築,頂端共由11座尖塔構成,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尖端高約31米,曾經是北京內城最高的單體建築,教堂建築的正面有三個尖頂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門之間雕刻有聖若望和聖保祿等四聖像,建築正立面上的門窗均用漢白玉石刻裝飾,正門中央主跨上有一扇瑰麗的圓形玫瑰花窗,禮拜堂四周則有大小不一的80面玻璃花窗。

景點二:府右街(西城最美的街道之一)

跟著公交遊北京之14路 盡顯大西城風情

從府右街的開闢到現在,不過八十多年的歷史。從前,府右街南半部為皇城,北半部為中南海的一部分,是不能通告的。如今成了溝通北京南北城交通的主幹線之一。馬路兩側的便道上,國槐茂盛,綠樹成蔭,是一條美麗而安靜的街道。府右街路東,為中南海西圍牆,北牆南半段為紅牆,為明清兩朝皇城西牆的一部分。紅牆高一丈八尺,頂上覆蓋首金黃琉璃瓦。從靈境衚衕東口以北的圍牆是民國以後重修的。

明陸錢《病逸漫記》載:“京師有妖尼,上遣內官汪直出主灰石,孰鞫之後,即以灰廠為西廠。”引文中的汪直,是明代有名的大太監,同主持東廠的大太監魏忠賢臭名相齊,東廠和西廠都是當時的特務機構,有秘密捕人、殺人之特權。引文中的“灰廠”即今之府右街。

景點三:廠甸

跟著公交遊北京之14路 盡顯大西城風情

廠甸的最大特點是書,因而廟會上的書攤也就佔了較大比例。紙質的、電子的,琳琅滿目。要說規模最大的還是在中國書店院內,就是老廠甸那兒。院內擺滿了書,精裝的、平裝的,品類繁多,而且都可以打七折。書架前站滿了人,特別是看書的老人特有琉璃廠的味道。

琉璃廠文化街形成的主要標誌就是大量書肆的出現,古玩字畫鋪面超過圖書,但這裡的的書店至今還是京城較大和最集中的。從單體上講它與圖書大廈和王府井書店不能同日而語,但要說文、史、哲、藝術圖書那可毫不遜色。中國書店是1952年在北京設立的第一家國營古舊書店。1958年,古舊書肆經過公私合營,全市111家古舊書店合併為中國書店一家,繼續著古舊書業的發展。中國書店是全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之一,其新印古籍和研究古籍的有關圖書是一大特色。它還收集歷代古籍、碑帖、拓片、舊書、舊報、舊雜誌等。裝訂修補古籍也是它的業務。文化遺產書店更像個博物館,在這兒還能看到珍貴的善本書,逛一逛能增長不少見識。現在的華彩音樂藝術公司是原晚清時期商務印書館,在1958年可是京城最大的書店。文物書店在琉璃廠是再合適不過了,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毫無老態龍鍾之感,它們或一字排開,或遙相呼應,是圖書集萃傳統的最好實證。

景點四:紀曉嵐故居

跟著公交遊北京之14路 盡顯大西城風情

紀曉嵐故居是一所兩進四合院,緊臨晉陽飯莊。故宅中舊物有前院的藤蘿,後院的海棠,均為紀曉嵐親手栽種的。據說海棠樹還記錄了主人公的一段戀愛史!走進閱微草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陳列在展櫃裡的那杆長長的旱菸袋鍋。人所共知,紀曉嵐吸菸成癖,煙癮奇大。他的旱菸袋鍋是特別訂做的,一次能裝三四兩菸絲,編纂《四庫全書》時,他從槐西老屋走到圓明園,只吸完一半,於是就落下了一個“紀大煙袋”的綽號。

景點五:陶然亭公園

跟著公交遊北京之14路 盡顯大西城風情

陶然亭公園,位於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是一座融古代與現代造園藝術為一體的、以突出中華民族“亭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新型城市園林。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首都北京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有“都門勝地”之譽。

陶然亭公園內有勝春山房景區、華夏名亭景區、陶然佳境景區、陶然佳境景區、潭影流金景區等各具特色的景區。其中著名的陶然亭位於湖中央島的陶然佳境景區,陶然亭周圍,有許多著名的歷史勝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