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女孩交朋友條件首先是有車、有房、有錢

為什麼現在的女孩交朋友條件首先是有車、有房、有錢

其實並不是現在的女孩子變了,在時代的長河裡結婚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管什麼年代,都是一筆很大的花銷。“三大件”不是今天才有的啊,70年代要“自行車、手錶、縫紉機”;80年代“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90年代“彩電、錄像機、摩托車還有空調啊什麼的”更多;現在的三大件變為“房子、車子、票子”了。

其實擇偶觀也一直變的比如剛解放那會政治成分很重要、軍人、戰鬥英雄最好,改革開放後剛開始“出租車司機”很吃香,然後慢慢的隨著高考改革,文憑在擇偶中變得重要,“文藝青年”也吃香;90年代初經濟越發發達,大家喜歡嫁老闆、港商、臺商,出國婚姻;90年代中國經歷了通脹然後通縮,經濟出了點問題(9.11事件和加入WTO使美國暫時放緩對我們的圍堵,爭取了有利的國際發展環境),在這期間經濟不穩定,但國家有了積蓄,開始調高公務員待遇,開始調高教師待遇等,使得公務員鐵飯碗越發受到大家青睞。

所以說女方要求男方提供物質保障,選擇男性社會地位是一直存在的,大家沒不要這麼激憤,尤其現在女少男多,很多女孩子又很優秀的情況下,當然她們選擇是她們的權利,男同胞願不願意被選擇那是男同胞自己的權利,這就是叢林法則。

為什麼現在的女孩交朋友條件首先是有車、有房、有錢

我覺得女孩子選擇時還是要更注重看人、適當看背景實力,從這些年來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來看,各種職業在不同時期收到的社會重視程度,在社會財富分配的地位都是不一樣的,比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租車司機收入高工作穩,那麼受女孩子喜歡,現在呢屬於普通崗位,對不對,在社會財富分配中,不是主角了,80年代末的文藝青年、詩人那麼多女孩子獻身,現在基本沒存在感了,很多人自己都養不活;再說三大件,這些東西當時不容易買、貴;可是過了幾年呢,基本家家戶戶都買得起,沒啥特別的,以前我們還覺得汽車是奢侈品呢,現在也家家戶戶買得起;

反而當時看似條件優越卻墨守陳規的人,在潮流中被邊緣化了,那些聰明努力的人,也許當時很普通後來卻發達了,這個例子很多,我就不多說了;

為什麼現在的女孩交朋友條件首先是有車、有房、有錢

我說個自己身邊的事,我表姐表姐夫都是職校畢業,都是農村家境一般的人,結婚在我表姐家(不是入贅),沒有所謂三大件、沒有彩禮,然後去工廠上班,都是最低的工資,結果她們做銷售,瞭解行情,自己出來開公司,現在各方面無論經濟還是社會關係經營的非常好,豪車好幾輛,房子也好幾套(他們中間吃過很多苦,被搶劫、酒喝多了胃出血沒錢看等等很多),也熬過來了,他們比較注意隱私,詳細的我就不講了;我只想說還是看人。

我自己是男士,也是農村出身,自己開軟件公司做APP等IT服務,其實瞭解的人知道這行很幸苦,競爭激烈。我一直沒談戀愛(長像一般,也沒啥錢,大家都說我不像老闆······),我一直希望以我表姐為榜樣找個女朋友,很遺憾一直沒找到,後來想想還是要掙錢,後來大概掙了四百多萬(那個時候互聯網+、萬眾創新很火的),有動心思買房、車找個人結婚算了,覺得女孩子肯定也就都在乎這些,沒有感情的了,我之前從沒有那麼多錢過(大家不要笑我,當時我開公司的錢還是我爸給的,然後還借了部分,我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很激動的,我姐夫建議我買門面房,或參股實體,把它們變成固定資產,但是我腦門一熱,覺得錢是互聯網掙來的,還是互聯網錢好掙,而且自己這麼年輕沒必要守成,然後這些錢真要變成固定資產看起來好少的(實體資本太大、房產也很貴),所以我沒捨得,結果後來項目被騙了基本一夜回到解放前,現在想想那時幸好沒找女友,不然2個月後這種女孩子發現問題也一定會和我分,我現在還是繼續做APP和IT外包開發的老本行,但是這個虧我覺得吃的值,不然等我更有資本時(就當我在吹牛),再吃這個虧,損失更大。

為什麼現在的女孩交朋友條件首先是有車、有房、有錢

中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了,結婚成本很高,一旦出問題損失很大(尤其男方),外國人離婚率也很高,可是人家結婚成本低很多啊,所以在中國還是一定要找個真心的人,相伴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成功一半了,至於女孩子那些要求大家自己看著辦吧,覺得不靠譜、不是真心的就不要同意,不要把這些條件僅僅當作女孩子對你的“考驗”,要知道人生沉浮誰也說不清,真的能在困難時幫自己的更多的是自己,你人生的考驗“她們”若不是真心又有幾人經得起;

正人先正己,只要我們自己努力,自己有操守有原則,有堅持有愛心,有責任有真情,那麼剩下的就交給緣分,也願我和大家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真心相愛的她。

加油!

女孩子要求這些沒錯只要是真心的,相互體諒一下吧!畢竟現在如果兩個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一起吃力買房、買車、加一點存款都不是很大的問題。

此文轉自悟空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