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學習企業經營、薪酬設計


沒有績效管理,企業就談不上管理。因為一切管理活動都是為了產出更好的績效。

不過,績效管理一定要選對適合自己模式,否則可能會弄巧成拙。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在科技領域,近日頗不平靜,前幾天老羅發佈最新旗艦機R1,一加發布了一加6,現在全世界都在等待小米7了,在小米8週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小米急需一款重量級旗艦機壓陣,為上市做前鋒。在小米一片蒸蒸日上之時,誰能想到,小米曾經陷入困境!

小米在2016年曾經提出一個目標:出貨量一個億的!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小米上下瘋狂發新手機,讓人意外的是,小米越是著急,消費者越不買賬,。最終,2016年小米未完成目標,慘遭滑鐵盧,關於互聯網思維的質疑越來越多。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雷軍:KPI不適合互聯網時代

痛定思過,在2017年,雷軍提出,不再考核出貨量。讓小米迴歸初心。最終2017強勢反彈,營收過千億。

雷軍認為:KPI會讓員工迷失自我,而小米的工作核心是,是做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提高客戶的體驗。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曾幾何時,以KPI為核心的成果主義制度成為了中國企業界的寵兒。


在過去30年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顧客需求尚屬於同質化的階段,企業只需瘋狂跑馬圈地,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成果主義確實讓不少企業嚐到了甜頭;

但是,當經濟下行的壓力逐步增大,顧客需求逐漸變得挑剔,成果主義弊端已越來越明顯,甚至嚴重阻礙企業的發展。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kpi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反省的結果是“因為從管理層到員工對短期KPI的追逐,我們的價值觀被擠壓變形了,業績增長凌駕於用戶體驗,簡單經營替代了簡單可依賴,我們與用戶漸行漸遠”!

為什麼KPI考核越來越不受歡迎?

因為對員工來說,KPI是壓力式、重考核、輕激勵的模式。

他把企業想要的經營結果,強制性推向給員工,使命必達!


員工為了完成任務,每天壓力山大,內心充滿抱怨,如果能完成任務還好,但是迎面而來的是,企業給予的更高的目標,更高的壓力,週而復始。有時候,員工為了完成任務,可能會採用極端手段來掩蓋事實。

任何一種績效模式,都不能忽視員工內心對安全感的訴求,因為這是人性之所然,違揹人性的模式很難持續。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對企業來說,KPI存在許多侷限性:

  • KPI指標過高,員工又會排斥反感。如果“績效工資”,激勵力度小,員工關注度不高。

  • 沒有有解決員工為誰而做的問題,員工表現被動、消極。

  • 績效與目標計劃管理脫結,只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過程不到位,結果一定不好。

  • 績效結果與價值導向脫結,考核偏向解決綜合評價表現與貢獻的問題,而價值導向重點解決如何合理、公平地進行利益分配的問題。

  • 考核費人費力,員工不認同,企業看不到效果,所以多數流於形式或半途而廢。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大多數企業的KPI已淪為雞肋

據我們調研,多數企業個人薪酬的40%為與績效掛鉤的可變工資,而每個人的可變工資中,績效考核真正能夠引致的變化是5%以下所以,這種低寬帶的薪酬,實際上無關痛癢。

KPI考核流程存在漏洞

確定指標一般是通過“下級上報,上級認可”的模式,但下級一定不會上報自己不可控的指標,而這些指標往往又是驗證業績的關鍵。所以,指標層層下沉但層層耗散,最後底層的指標加總並不等於頂層的戰略目標。

我曾輔導過一家企業,某年年末的KPI考核中,80%的員工都完成了自己身上的所謂“KPI”,但公司業績卻下滑了50%(營收、利潤雙降)。

舉個網友說過的例子:

自動我媳婦要求我洗碗後,廚房的碗就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碗少了,我目標達成率不久高了嗎!?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該怎麼做績效管理?


KPI不等於績效管理,KPI只是績效管理的其中一種工具,除了KPI之外,還有很多的績效模式。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其實KSF更有價值。

KSF,又稱薪酬全績效模式,也即員工價值管理工具。

將員工要的薪酬與公司要的績效進行全面融合,尋找兩者關注的平衡點,從而形成利益的共同體,實現共創共贏。因此,KSF不僅著眼於績效優化,更致力於同步提升員工收入,激發員工士氣和創造力。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和KPI相比,KSF有什麼區別?

1、思維和概念不同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1、考核導向不同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3、設計方法不同: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以上圖為例:銷售額指標,都是同樣的數據!

但是在KPI模式下,指標目標值會定在174萬,沒達成就要扣錢!在ksf薪酬模式下,平衡點會選取在152萬,只要達成就有錢,超出有獎勵。

KSF追求的首先不是目標,而是利益的平衡與共贏。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KSF實操方法:

1、選定指標。

哪些指標對公司有價值的?

2、分佈權重。

最有價值的權重,分佈權重更多,兼顧其他指標。

3、選定平衡點。

4、選定刻度和尺度。

在平衡點基礎上,每增加多少,獎勵多少。每減少多少減少多少。

5、測算

一般情況下,在KSF薪酬,模式下員工薪酬越高,企業成本就越低。真正首先為員工加薪不加成本!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相比起KPI,KSF更容易落地,更受員工歡迎

  • 1、不是以目標為導向,而是尋找企業與員工都能接受的平衡點,並以此為支點進行激勵設計。

  • 2、為確保激勵力度,考核面對的是員工薪酬的50%-80%,並且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狀態,適當調整力度大小。

  • 3、以目標和預算為方向,展開激勵測算,當公司業績增長、員工價值增值時,員工的收入則會隨之上升。

  • 4、員工要的薪酬和激勵、老闆要的績效和利潤,在KSF系統中是一個融合的整體,員工要加工資、老闆要多增利,不是對立的、矛盾的,而是共同的目標,這樣就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 5、在設計上,既要給員工一定的安全感,還要讓員工感受到,只要努力幹、拼命幹,工資肯定比過去高。這就是,讓員工為自己幹,自己為自己加工資。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不久前,雷軍分享創辦企業的經驗,筆者把他總結為7條

01、團隊第一,產品第二

創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團隊,其次才是產品,有好的團隊才有可能做出好產品。

02、找人是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

在小米成立第一年,我們花費絕大多數時間做的事情就是找人!其中搭建硬件團隊花費時間最多。

03 合夥人獨當一面

做老闆的要負責把整個班子團隊搭好,小米今天的合夥人班子在今天是各管一塊,如果沒有什麼事情的話,基本上都不知道彼此在幹嗎,也不會管彼此。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這樣保證整個決策非常非常快。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04 用最好、最合適的人

員工招聘上,我們的做法是,要用最好、最合適的人。我一直都認為研發本身是很有創造性的,如果人不放鬆,或不夠聰明,都很難做得好。你要找到最好的人,一個好的工程師不是頂10個,而是頂100個

05給足團隊利益,讓員工“爽”

團隊的激勵,就是一個“爽”字。讓員工爽就好,不要追求什麼條條框框,也不要生搬硬套。

比如說小米的方法也許適合你,也許不適合你。其實最根本來講,我們做企業的管理者,能不能真的把姿態放得更低一點,去跟你的員工打成一片,聽聽他們到底想怎麼爽,怎麼給予他們參與感、成就感,怎麼給予他們足夠的激勵。無外乎就是爽,員工爽,他就會自我燃燒。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06 解放團隊,組織結構扁平化

小米內部講忘掉KPI,我們沒有KPI,這個背後是以用戶反饋來驅動開發,響應快速。這種力量是循環互動的,當你很認真地對待用戶的時候,用戶也會用心對待你。有玩者之心的團隊,才會真正愛自己的產品,愛自己的用戶,這才是解放團隊真正的核心。

07讓員工成為粉絲,讓粉絲成為員工

雷軍:KPI考核已經過時 做企業靠人才和利益機制!小米:讓員工爽

想要做好企業,其實就是一句話:找對人、留住人、用好人、激勵人!

想要人才發揮出價值,最關鍵的不是要考核他,而是要激勵他,做出好的結果,並拿到高收入。

用任正非說過的一句話結尾:

一切不易加薪為導向的考核都是耍流氓!

願各位共勉!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分享你的見解!

文/劉老師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