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巨頭“芯”征程有望打破“死循環”

家電巨頭同“芯”合力

21日,康佳集團在38週年慶暨轉型升級戰略發佈會上,宣佈成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意味著這一家電巨頭正式進軍半導體產業。

康佳集團副總裁、半導體科技事業部負責人李宏韜介紹,發展半導體不僅是響應國家戰略,也是因康佳本身對元器件有巨量的需求。據介紹,康佳2017年採購半導體的金額超過10億美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100億元,年增長逾30%。康佳未來將重點發力存儲芯片、物聯網芯片等領域,目標是成為國內前十大半導體公司。

在家電產業,芯片的應用無處不在。除了通用的電源管理類芯片(比如AC/DC)、穩壓電路等外,白電及小家電的核心是MCU(微控制單元)和電機驅動芯片,黑電的核心是MCU和音視頻編解碼SoC芯片。此外,部分家電產品還會用到各類屏驅動芯片、WIFI芯片等。

除最新“表態”的康佳外,不久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也表示,哪怕投資500億,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格力電器此前的“不分紅”曾令市場譁然,在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中,格力電器表示,不分紅因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留存資金將用於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更多的家電巨頭早已踏上“芯”征程。TCL、長虹等均持續加大在核心芯片等領域的佈局,如TCL投資芯片公司,引入紫光做戰略投資者,還成立了併購基金。

其實,這是家電界第二次大規模進軍芯片領域了。1999年,國家加大對芯片產業的扶持,之後,在《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18號文)引導下,多家家電巨頭嘗試向芯片領域延伸,如海爾於2000年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兩家集成電路公司。

“癥結”還在芯片外

對於家電廠商選用進口芯片的現狀成因,業內的普遍答案是:國內芯片企業缺乏完整的解決方案,不僅在性能指標上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的差距,更為重要的是,芯片的良率、可靠性和穩定性無法達到家電廠商的要求。有長期從事家電用MCU芯片研發的業內人士表示,家電廠商並沒有拒絕國產芯片,只是要求國產芯片性能上要與進口芯片一樣優越,但價格上得更優惠。

但也有半導體業內人士強調,現實中的困境是:不被整機廠批量採用,不給“試錯”機會,國產芯片廠商就永遠不知道如何提升良率、穩定性和可靠性進,這就導致了死循環。高可靠性與穩定性是投資“堆出來的”,不同的生命週期產品對應不同的產品設計、生產,成本也就不同,較難滿足整機廠商的“質高價低”期望。

那麼,家電巨頭自研芯片有前途嗎?“可能還真比芯片技術專家成功的概率更高,家電巨頭在資金、管理能力、社會影響力、商業號召能力上都具有更大優勢,關鍵是要真投入。”有半導體業內人士評價,更為重要的是,家電公司對自產芯片的容忍度會更高,就會給國產芯片“試錯”機會,國產芯片就能獲得持續提升。

但是,家電巨頭一定需要自己去做芯片嗎?有資深芯片研發人員表示,在消費電子類芯片已遍地開花的情況下,黑電廠商確實沒有自研芯片的必要了;但白電中涉及強電、工控和電機領域的芯片,門檻高、利潤高,值得去介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