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怎麼有這麼多茶啊!

有人說:“茶葉學到老,茶名記不了。”小壺覺得,這句話真的很懇切!中國自有漫長的茶葉發展歷史,加之茶樹品種繁多,製茶工藝不斷創新,名茶優茶層出不窮,真的記不住!

六大茶類怎麼分

茶文化|怎麼有這麼多茶啊!

點擊圖片可查看原文

綠茶裡面怎麼分?

茶文化|怎麼有這麼多茶啊!

點擊圖片可查看原文

怎麼這麼多?而且歷史淵源還不淺!

茶文化|怎麼有這麼多茶啊!

茶類的發展歷程

唐以前,茶葉主要是生煮羹飲,曬乾煮飲,作餅芼飲,因此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出現曬乾散茶和團餅茶。

唐代,蒸青團茶已成為主要茶類;陸羽《茶經·六之飲》中稱;“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可見唐代時有四種主要的茶類

宋史·食貨志》:“茶有兩類,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就是團餅茶。

元代,團餅茶逐漸沒落,散茶得到較快的發展,根據鮮葉嫩度不同將散茶分為“芽茶”和“葉茶”兩類。芽茶採幼嫩芽葉製成,如探春、先春、紫筍、揀芽等;葉茶採開面芽葉製成,如雨前。

太祖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下詔廢團茶興散茶,團餅茶生產日衰,漸被淘汰,炒青綠茶得到較快的發展

在炒青綠茶的基礎上,明清以來又創制了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至此基本六大茶類齊全。

名茶謂何?

茶葉固有很多,其中名茶是指有一定知名度的好茶,具有獨特的外形,優異的色、香、味品質。

名茶的形成,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及人文地理條件。所謂名山、名寺出名茶,名種、名樹生名茶,名師、名技創名茶,名水、名泉襯名茶,名人、名家頌名茶

唐代名茶:據陸羽《茶經》和李肇《國史補》等歷史資料記載,唐代名茶計有50餘種茶種,大部分都是蒸青團餅茶,少量是散茶。如顧渚紫筍、壽州黃芽等。

宋代名茶:據《宋史·食貨志》、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和趙汝礪《北苑別錄》等記載,宋代名茶計有90餘種。宋代名茶仍以蒸青團餅茶為主,各種名目翻新的龍鳳團茶是宋代貢茶的主體。

當時“鬥茶”之風盛行,也促進了各地不斷創造出新的名茶,散芽茶種類也不少。如建茶、日鑄茶、雅安露茶等。

元代名茶:據《文獻通考》和其他有關文史資料記載的元代名茶計有40餘種,如龍溪、仙芝等。

明代名茶:明代因廢團茶興散茶,所以雖有蒸青團茶,但蒸青和炒青的散芽茶漸多,明代名茶計有50餘種,如天池、雲腳等;

清代名茶:有些是明代流傳下來的,有些是新制的,共計40餘種,如武夷巖茶、黃山毛峰、徽州松蘿等。

現代名茶:據《小壺說茶》考證,有好多好多名茶,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大紅袍、普洱等等……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