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

3月30日,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7部門在北京聯合召開2018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總結2017年及過去五年工作,部署2018年農資打假重點工作。

會上,農業農村部對外公佈2017年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其中種子案3件,肥料案3件,農藥案1件,飼料案1件,獸藥案2件。

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

河南省畜牧局查處陳某飛團伙

無證生產經營獸藥案

2016年9月,河南省畜牧局收到群眾來信舉報惠民鼎誠動保批發淘寶網店非法銷售獸藥後,立即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經網上核查和實地調查,發現被舉報的淘寶網店銷售未經批准、無獸藥生產和經營資質的企業獸藥產品。經調查,網店主要負責人陳某飛夥同他人,於2012年1月開始從事獸藥網上銷售,在未取得獸藥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生產經營假獸藥,初查涉案金額達250萬餘元。目前,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河南省漯河市畜牧局查處

張某鋒無證生產經營獸藥案

2017年,在河南省畜牧局的督導下,河南省漯河市畜牧局會同相關部門查處了張某鋒無證生產經營獸藥案。經調查,張某鋒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未取得獸藥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網上聯繫客戶並確定購買數量後,在鄭州市惠濟區八堡村租賃的一倉庫內非法生產名為“日長三斤”的獸藥,並進行非法銷售,通過物流公司向全國各地發貨,涉案金額14餘萬元。經公安機關立案,2017年9月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判處張某鋒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8萬元。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農牧業局查處

阿榮旗金秋農資有限公司

經營假玉米種子案

2017年3月,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農牧業局接到報告,稱阿榮旗金秋農資有限公司涉嫌經營假玉米種子。經調查,阿榮旗金秋農資有限公司從新疆康地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進“康地5031”玉米種子120包,共計5080公斤,其中63包由阿榮旗金秋農資有限公司經營,剩餘57包交由其合作方扎蘭屯鑫旺農資經銷處經營。經鑑定,該批種子為假種子。2017年5月,呼倫貝爾市農牧業局依法對阿榮旗金秋農資有限公司作出沒收“康地5031”假玉米種子63包,罰款147.4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扎蘭屯市農牧業局對扎蘭屯鑫旺農資經銷處另案處罰。

山西省晉城市農業局查處

山西中農坤玉種業有限公司

生產經營假玉米種子案

2017年2月,山西省晉城市城區農業執法大隊對山西中農坤玉種業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在公司倉庫內堆有大量已包衣的散裝玉米種子和包衣攪拌機、封口機、電子秤等生產設備,以及包裝好的無標籤大包裝袋玉米種子成品。經調查,該公司在未取得玉米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自2017年1月起從甘肅張掖、酒泉和新疆伊寧等地購進並違法生產經營玉米種子79.8萬斤,已銷售48.8萬斤,銷售金額238.9萬元。經鑑定,涉案的9個品種玉米種子均為假種子。目前,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江西省農業廳查處

湖南民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銷售應當審定未經審定水稻種子案

2017年4月,江西省農業廳接到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轉來群眾舉報,稱湖南民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西銷售應當審定未經審定的“隆兩優1813”和“隆兩優黃莉佔”兩個品種水稻種子。經調查,湖南民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江西省銷售兩種水稻種子3萬餘公斤,銷售收入180萬餘元。2017年6月江西省農業廳依法責令湖南民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停止銷售應當審定未經審定種子的違法行為,罰沒款共計201.6萬元。

湖北省老河口市農業局

查處江蘇帆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經營假農藥案

2017年2月,湖北省老河口市農業執法大隊接到老河口市洪山嘴鎮付家寨六股泉農資經銷商韓某某電話投訴,稱其銷售的“薯豆樂10%精喹禾靈”、“薯豆樂烯草酮”農藥施用於豌豆田後,出現大面積死苗、莖部變形等現象。經調查,上述農藥產品為江蘇帆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假冒其他廠家產品,為假農藥,共造成農戶損失30萬餘元。目前,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農業局查處

淮陽縣格林斯達生物肥業有限公司

生產銷售不合格水溶肥料案

2017年4月,湖北省襄州區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接到湖北楚香隆農業生態合作社投訴,稱其在襄州區峪山鎮種植380畝梨樹,因使用“小蜜蜂”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梨樹花苞、花柄全部脫落,經濟損失158萬餘元。經調查,上述肥料由淮陽縣格林斯達生物肥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經鑑定其氨基酸、鋅、硼等有效成分不合格。目前,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農業局查處

吳某才等人違法銷售無證肥料產品案

2017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農業局接到群眾投訴,稱其購買的“祥桂”牌複合微生物肥料可能是假肥料。經調查,上述肥料產品生產廠家為廣西德天源生態肥業有限公司,該產品未取得肥料登記證,且肥料抽檢結果與標註值嚴重不符。吳某才等人以農業技術培訓班、“農業專家”授課等名義,將上述肥料吹噓成“高科技新產品”,並採用免費贈送肥料、免費提供午餐等方式進行推銷,900多名參加培訓的農戶中有212名農戶購買了“祥桂”牌複合微生物肥料產品,共計143.4噸,支付肥料款30.6萬元。目前,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查處,所有涉案嫌疑人均已被抓獲,追回35萬元涉案款,並如數退還受騙群眾。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農業局查處

河南鄭大肥業有限公司

生產銷售不合格肥料案

2016年6月,河南省農業廳陸續接到農資經銷商舉報,稱河南鄭大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的肥料有質量問題,因該企業位於南陽市桐柏縣,遂將案件轉桐柏縣農業局辦理。桐柏縣農業局會同縣工商、公安等部門對案件進行立案調查。經調查,河南鄭大肥業有限公司生產並銷售至周口市的“新魯西豐”化肥(玉米肥)質量檢測不合格,涉案金額89萬元。2017年3月,桐柏縣法院一審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河南鄭大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某周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60萬元,沒收非法所得49.8萬元。

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畜牧局查處

宋某鋒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生產飼料案

2017年5月,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畜牧局接到養殖戶舉報,反映使用的豆粕存在質量問題。鄲城縣畜牧局對豆粕進行抽樣檢測後,結果顯示其粗蛋白指標不合格。鄲城縣畜牧局會同公安機關進行深入調查,查明該批豆粕來自鄭州八堡市場宋某鋒,其在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飼料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假冒益海(連雲港)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產品生產豆粕。因涉案金額較大,鄲城縣畜牧局已經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狠抓農資市場監管,保障供應和質量安全,確保春耕生產需要,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以更有力的舉措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上下聯動,齊抓共管,農資打假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2017年全國“兩雜”種子、獸藥、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分別達到98%、97%和97.4%,比2013年提高0.5%、3.8%和1.4%。農業、工商、質檢與公檢法部門高效配合,5年來累計立案查處假劣農資案件26.4萬件,檢查企業590萬次、市場102萬次,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4億元。

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

會議強調,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農資打假工作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各地各部門要秉持發現問題是業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工作理念,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零容忍、出重拳,強隊伍、嚴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不斷健全農資打假長效機制。

要瞄準重點品種開展專項整治。圍繞假劣種子、肥料有效成分不足、農獸藥隱性添加等突出問題,集中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再查處通報一批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製售假劣農資違法犯罪典型案件。

要圍繞重點區域強化質量監督抽查。緊盯城鄉結合部、農資經營集散地等重點區域,按照“雙隨機”要求繼續強化農資質量監督抽查。

要推動關口前移,嚴格投入品審批准入。提高農資產品准入門檻,嚴格限制高殘留、高汙染、高耗能農資產品重複登記註冊,再淘汰一批落後產能。

要實施農資領域誠信建設計劃。推動農資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制定出臺農資違法失信黑名單管理辦法,把信用作為各類農業項目申報、資格審查、行政許可審批的必要條件。

 要繼續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在全國舉辦田間課堂、現場諮詢和展覽展示,指導農民科學購買、合理使用農資產品,暢通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渠道。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對農資打假工作作了專題部署。

 一是充分認識開展農資打假的重要性,各級公安機關要堅決貫徹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切實增強農資打假犯罪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是嚴厲打擊製售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犯罪活動。各級公安機關要進一步突出重點,堅持破大案、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集中警力,堅持對製售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假劣農資犯罪活動快跟快落,依法從嚴從重懲處,有力遏制農資犯罪活動。要深入排查犯罪線索,堅持關口前移,緊密圍繞春耕、三夏、秋冬種等三個重要時節深入鄉村,走訪農戶,全面排查製售假劣農資違法犯罪現象。要積極會同農業、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農資批發集散地、經營門店和物流配送、鄉鎮遊商等的監管,主動發現違法犯罪線索,要突出打擊重點:要嚴厲打擊以劣質種子冒充優質種子、以滯銷品冒充熱銷品、以不合格種子冒充合格種子等套牌假冒行為;嚴厲打擊在農藥、獸藥、飼料、化肥中非法添加違禁物品、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等違法犯罪行為,把打擊觸角向前端延伸,堅決剷除源頭性犯罪,有力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力保障生態環境。

三是切實加強協作配合,形成打擊整頓合力。

就切實做好農資監管工作助力鄉村振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規範管理司司長梁艾福提出幾點意見:

二是創新監管機制,形成長效機制。

三是更加註重消費維權,完善消費維權工作體系。

2018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是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部署的具體落實,會議一致認為,開展農資打假、保護農民權益這隻鐵拳要始終高舉,絕不放鬆。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宋建朝主持會議,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馬愛國公佈了2017年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肖伏清,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巡視員嶽希忠、遼寧省公安廳副廳長周朝東分別就農資打假行動作典型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