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在動物崇拜中,狐崇拜尤為久遠和廣泛。“最初它是祥瑞之獸,以後傳為妖精,成為惡靈。晚期又轉化為狐仙,享受供祭。”狐崇拜在漢族中原、北方地區十分典型。民間信仰中所說的狐狸精、狐仙,是幾種動物精怪的總稱,具體指哪幾種,各地有一定的差別,最常見的是狐狸、黃鼠狼、刺猾、老鼠、蛇五種動物精怪。

狐精信仰在漢以前已流行,至明清時達到鼎盛。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就摹寫了許多狐精形象。這一時期的狐喜歡與人雜處,與人的距離更近了,以至鬧到人狐難分的地步。據《中國民俗通志·信仰卷》載,狐精的基本特點是“好淫善媚,變化無常”等。

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醒世姻緣傳》中的主要人物薛素姐,前世即為一隻修行了一千多年的狐狸,只因為被晃源一箭射死,才託身女體做了晃源後世狄希陳的妻子,以報上世之怨。小說第一回與第三回中介紹了這隻狐精的來歷和日常特徵。

第一回“晃大舍圍場射獵狐仙姑被箭傷生”中介紹說那隻狐精“先時尋常變化,四外迷人。後來到一個周家莊上,託名叫是仙姑,纏住了一個農家的小廝,也便沒有工夫再來雍山作孽,不過時常回來自家洞內照管照管。有時變了絕色的佳人,有時變了衰殘的老姐,往往有人撞見。”又說,“誰想這樣皮囊幻相,只好哄那愚夫的肉眼。誰知那蒼鷹獵犬的慧目把這狐精的本看得分明,獵犬奔向前來,蒼鷹飛騰罩定。狐精慌了手腳,還了本形。”

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第三回“老學究兩番託夢大官人一意投親”中作者借晃源夢中其祖父之口說,“雍山洞內那個狐姬,他修煉了一千多年,也盡成了氣候,泰山元君部下,他也第四五個有名的了。”晃源的祖父也曾託夢告訴晃源,家中的《金剛經》有神將護衛,狐精因怕那神將,必定是怕那《金剛經》的。

《中國民俗通志·信仰卷》中說,“民間相傳狐有八畏:畏鷹犬、畏古鏡、畏千年木、畏法術、畏神靈、畏雷、畏凶怪、畏渡河。”而《醒世姻緣傳》中,狐精見鷹犬而現原形、怕護佑《金剛經》的神將等描寫恰好印證了狐“畏鷹犬”、“畏神靈”之說。

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在小說中,不僅狐精怕鷹犬,連同狐精投胎轉世後的素姐也對鷹心存畏俱。《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三回“智姐假手報冤仇如卞託鷹懲悍潑”中,“原來素姐從小隻怕鷹,但凡行走,必定先要在那頭上看得四下裡沒有鷹飛過,方敢走動。如正走中間,猛然一個鷹飛過,便就雙睛暴痛,滿體骨蘇,就要大病幾日。”薛如卞等人就是憑藉這一點,放了鷹在素姐房內,唬騙的素姐對自己凌虐丈夫之事略有悔過。這便是狐信仰中狐“畏鷹犬”的說法在小說中的具體表現。

第八十六回“呂廚子回家學舌薛素姐沿路趕船”中,薛素姐與呂祥同行,一路追趕狄希陳,行到濟寧黃河邊時,“見那黃河一望無際,焦黃的泥水,山大的浪頭,掀天潑地而來,又未免有十來分害怕。”這也是對狐精“畏渡河”的一個具體描寫。

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另外,民間狐信仰還認為狐精恩怨分明,報復起來也十分慘毒。傳說獵取、傷害狐狸的人必定要遭報應,甚至傷殘、短壽、家破人亡、斷子絕孫。

《醒世姻緣傳》中雍山洞內的那隻狐精被晃源射殺之後,多次報復晃源等人,並且致使晃源身首異處,使晃家幾乎絕後。如第一回,晃源等人打獵回來,“剛剛跨進大門,恍似被人劈面一掌,通身打了一個冷嚓”,第二回又有晃大舍“夢中常常驚醒,口中不住呻吟。睡到二更,身上火熱起來,說口苦、叫頭疼,又不住的說澹語。”

第三回,晃家家人李成名拿著狐皮將要出門,“誰知出門走了不上數十步,一隻極大的鷹從上飛將下來,照那李成名面上使那右翅子盡力一拍,就如被巨靈神打了一掌,將挾的狐皮抓走了。”大年初一,晃大舍出門時,“上得馬臺石上,正要上馬,通象是有人從馬臺石上著力推倒在地”,以至頭目磕腫,昏去半日。之後的幾回中,晃源幸得《金剛經》的保護方才平安無事。

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第四回,狐精趁《金剛經》不在,放火燒了晃家在雍山莊的房屋、倉庫。過了半年晃源在雍山莊與唐氏偷情,雙雙被小鴉兒斬去頭顱,亦是狐精在作怪。可見狐精報復之頻繁慘毒。

至於狐精轉世投胎後的薛素姐對晃源後世狄希陳的凌虐報復,其殘忍兇狠自不待言。

“崇狐的人們普遍認為它可以化身為男女老幼各種人,在人間活動,或附靈於人體,或以惡作劇懲罰人。”這無疑增強了狐精的神秘感,使人們對狐精的敬畏更加深了一層。

《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二回“妖狐假惡鬼行兇鄉約報村農援例”,汪為露死後,其新婦魏氏再嫁於侯小槐,二人住在汪家舊宅中。“不多兩日,或是燈前,或是月下,或黃昏半夜,或風雨連朝,不是魏氏,就是侯小槐,影影綽綽,看見汪為露的形影。那明間原是停放汪為露所在,恍惚還見一個棺材停在那裡,汪為露的屍首被暴雷震碎,久已沒了氣息,從新又發起臭來那當面磚上宛然一個人的形跡,天晴這跡是溼的,天雨這跡是乾的。”

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小說中這些奇怪的現象就是狐精所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描寫,也體現了作者生活的明清時代狐精信仰深入人心。而這隻狐精的所作所為並非止於此,它還假冒汪為露,稱自己死後被冥界封為“天下游奕大將軍”,讓侯小槐與魏氏在家中供奉自己的牌位,並擺上豐盛的供品。當這些條件和要求得到滿足後,狐精還以汪為露的身份霸佔了魏氏的身體,甚至不讓侯小槐接近。

在這些描寫中,狐精與人近距離接觸,故意製造出離奇現象,使人恐懼和害怕。它還幻化為人的形象,以某人的身份做一些非禮之事。這都體現了明清山東民間信仰中,狐精神通廣大、喜惡作劇的特徵。

透過《醒世姻緣傳》,看古代山東民間的狐崇拜!

狐精信仰屬於精怪信仰中的一種。精怪是人們在萬物有靈的觀念支配下幻想出的一類存在物。受道家“老而成精”的思想影響,人們認為自然物經過千百年的“修煉”會成為精怪。而這些成精的生靈能夠靈通變化,具有一些人的特性,參與到人間社會生活中,或為害作惡,或護佑致福。

由於狐狸的狡詐特性,人們幻想出來的狐精形象大多具有千年修煉,道行高深,為害人間,報復性強等特點。人們對它們的態度也是既輕蔑又懼怕。《醒世姻緣傳》中雍山洞中的狐精、汪為露家中的狐精,以及由狐精轉世的薛素姐,均屬此類狐精信仰的具體體現。

有著狐精的這些特點,人們讀到薛素姐用種種方法凌虐狄希陳時,便不會覺得突兀、奇怪,作者給薛素姐安排了狐精轉世的身份,顯然也是為其暴虐、殘忍的虐夫性格做一個鋪墊、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來稿/俊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