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能不能助推實體經濟?讓這座城市告訴你

私募基金能不能助推實體經濟?讓這座城市告訴你

西湖有歸客,錢塘遇故人;吾有梧桐樹,引鳳凰來棲。這個週日,靜美的杭州在細雨綿綿中又將迎來一波尊貴的來賓。今天是2018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以下簡稱“西湖峰會”)開幕的日子,本屆峰會的主題是以“科技引領發展,監管促進規範”。

據波士頓顧問集團(BCG)報告,截至2018年1月底,全球私募基金攀頂歷史新高。來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私募基金家數、管理規模、員工人數等均刷新紀錄,其中百億級別私募更是達到了210家之多。截至2018年3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3400家,已備案私募基金71040只,管理基金規模12.04萬億元。

那麼問題來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的中國私募行業能不能在服務實體經濟上發揮先鋒的作用?

杭州,這座江南城市正在以實踐回答這道題。答案清晰而堅定:能!

“西湖峰會”迄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打造了一個專業化、精品化、國際化的高端資本對話平臺,已經成為了極具影響力的行業會議品牌標杆,也是杭州乃至浙江的一張金融相關專業論壇“金名片”。“西湖峰會”在風雲變幻中見證杭州正逐漸成就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內領先優勢的財富管理中心和私募基金創新之城,顯示了浙江對全球資本的極大吸引力,反映出私募基金正在成為助推實體經濟持續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

“西湖峰會”在助推行業和區域的發展發揮了強大效應,與之密不可分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是最好的佐證。小鎮掛牌短短三年時間,便集聚各類金融投資機構2300餘家,入駐企業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萬億元,2017年實現稅收21.6億元,累計投向創新創業項目1342個,資金3428億元,扶持企業上市98家。2017年,杭州市上城區在1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現GDP1003.61億元,突破千億大關,如此矚目的成績,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功不可沒。

【浙江新聞+】私募機構如何服務實體

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鎮裡,有一家浙江私募領域的領軍企業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敦和主要從事二級市場的股票、期貨、債券投資等。公司董事長施建軍原先是期貨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執掌永安期貨多年。“目前金融業存在的資金價格高、層層嵌套和監管套利等問題,其本質原因還在於市場化改革的不徹底。金融業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其根本出路還在於市場化改革。只有理順了機制,才能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幾天前,在面對浙大校友時,他謙虛地表示對於服務實體經濟沒有太多經驗。

事實上,私募機構如何服務實體經濟,敦和的實踐之路頗值得借鑑。

敦和所從事的業務不僅順應了國家政策的發展,也契合浙江打造財富中心、新金融創新中心的目標,敦和在浙江私募領域可以說是領軍企業。敦和是最早落地於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的機構之一,也參與發起了這座特色小鎮的建設。隨著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的發展,敦和與小鎮配合,成立了浙江玉皇山南對沖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基金小鎮的招商平臺。平臺主要聚焦在引進海外優秀人才回國創業,對他們進行股權投資,目前投了11家,其中包括大宗商品、期貨、高頻交易等。

敦和還成立了浙江國際對沖基金人才協會,為小鎮裡的機構提供人才支持。我認為,金融的核心是人才,金融的基礎是實體經濟的發展,人才的培育值得加大力度支持。人才的核心是機制和體制的良性循環,從全世界範圍來講,人才不一定是缺乏的,華爾街就面臨金融人才過剩的問題,只要有好的機制和體制,人才總會有的。

敦和是做衍生品發展起來的。在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中,企業需要運用大宗商品投資來進行資本操作,進行風險管理和提升企業競爭力。敦和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大宗商品分很多種類,包括能源、化工、鋼鐵、有色金融、農產品等等,這些行業均面臨產業升級的需要,產業集中度也越來越高,中國企業對期貨的理解和認知還不夠,對風險的認識也不足,需要專業的機構來引導。浙江的大宗商品投資在全國處在領先地位,敦和成立了敦和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能夠幫助企業在大宗商品投資方面進行風險管理。

施建軍說,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價格,價格是一定會波動的,價格波動的風險如何去規避,這是私募機構的強項。根據上市公司的需求,私募機構為企業設計組織架構,設計風險管理的方案,專業地規避價格波動帶來的企業經營風險,這是私募機構服務實體產業非常直觀的體現。除了規避價格波動,私募機構還能幫助上市公司在兼併重組的過程中設計股權融資的方案,甚至會幫助企業做一些上下游企業的金融服務,針對上下游企業提供遠期報價服務,讓客戶有更多的選擇。客觀現實顯示,許多企業並沒有很多專業的金融操作能力,在價格始終會波動的市場經濟下,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需要專業的機構來提供服務。

施建軍認為,浙江省的金融環境,相對全國來說很有優勢,包括政府為地方企業的金融服務提供了各種有利政策,如人才引進、生活配套、相關稅費的優惠等。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也十分有成效。浙江的私募機構要繼續圍繞浙江的產業特色和優勢,鞏固大宗商品交易風險管理全國第一這樣的地位,為全國私募行業的發展做出示範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