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害怕“出洋相”,別人會越看不起你

越害怕“出洋相”,别人会越看不起你

根據心理學研究,人類最大的情感需要是安全感。

誰不想被人喜歡呢?

然而,試著被人喜歡,這一點常常與你理想的生活狀態與價值取向發生衝突。即如果你想讓每個人都喜歡你的話。

約翰·列儂(John Lennon)曾經說過:

想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執意那麼做,到頭來反而會得罪所有人,你只需要弄明白自己覺得什麼是最好的,然後去做就行了。

想要得到認可和需要認可是兩碼事。我們都希望被人認可。但當你需要被人認可的時候:

  • 最終可能以絕望收尾

  • 你會對自己不認可的事違心地說“對”

  • 你變得隨波逐流

  • 你的人際關係成為了依附型、單邊型,浮於表面,註定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崩潰

你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可能會去吃不健康的食物。

它讓你從事你不感興趣的項目。

它讓你在那些你本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上權衡再三,逡巡不前。

對認可的依賴是由不健康的情緒引發的:

  • 負罪感

  • 恥辱感

  • 憤懣感

這些情緒都不是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的基礎。

如果你想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你就得放棄這種對認可的需要。你得願意跟隨自己的直覺,表露你的觀點。老實說……

健康的關係包括衝突和分歧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構建起健康關係下的認同呢?

如果你對自己誠實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很簡單。與其發短信或電子郵件,你不如打電話或者與對方見面。你也要鼓起勇氣進行真正的交談,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

這是一種實踐。但同時也是自我照顧和自我愛護。如果你真的愛自己,尊重自己,你就會處理好如何真誠地表達自己情緒的難題。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將不可避免地重蹈覆轍。

人生苦短,白駒過隙。所以你不應該把時間花在做你討厭的事情上,更不應該生活在在意別人想法的恐懼中。

人際關係可以是如此的深刻和真實。而事實證明,衝突是構建起親密關係最可靠的途徑之一。

當兩個人在一段關係中感到安全和舒適的時候,他們願意進行坦誠的,有時甚至是困難的談話。他們願意承認分歧的存在。他們不需要在所有事情上都有一致的看法。而且說實話,本來也不應該。

當衝突出現時,不是關係的問題,而是如何搞清楚分歧然後繼續前進的問題。。

富足源於內心的安全感,而不是來自外部的名次、攀比、觀點、財富。

—— Stephen R. Covey

安全感是人類最需要的情感之一。然而,這份感覺應該是源自內心的。即使當外部環境下事態發展糟糕時,你也需要相信自己。當然,你也需要好朋友來幫助和支持以渡過難關。但是,除非你的內心極具安全感,否則你永遠無法在你的關係中完全表現出本我。

你會被周圍的外部環境所左右。

如果你迫切需要別人的認可,你就不能真正地提供真正的幫助或才能。因為你給予他們的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自己得到認可。而這種情況下的關係是極不健康的。

因此,Covey解釋說,富足源於內心的安全感。

Jody Williamson是美國最優秀的推銷員之一,他告訴自己的員工說,你必須相信自己是財富獨立的,你不需要什麼特殊的前景。

當你真正相信並知道你在沒有這種非健康關係或機會的情況下,也是很好而且安全的,那麼你就不必矯揉造作,可以大膽地表露本我。你也不會以絕望高中。即使是有什麼挫折,你也會繼續前進。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機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人生中哪怕有99%的時間都在出洋相也不要緊

怕出洋相讓你出盡洋相。

——RuPual

可笑的是,人們避免尋求建議是因為他們不想顯得自己很無能。然而,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當你向別人尋求幫助、指導或建議時,實際上會讓別人相信你更有能力。

如果你告訴別人,“不”,他們也許一開始會覺得受到了傷害,但是會更加尊重你。

記憶只有“7秒”(大家都會忘掉)

短期可以記住的東西相當有限:我們可以一次記住7樣事物,但每次時長不超過20或30秒。

——《Science:how stuff works》

人們的記憶其實很短。幾乎每一次經歷,30秒內你就永遠忘記它。而且你也永遠不會想起它。

想想你今天都幹了些什麼事情。是不是大部分你都記不得了?

當你向別人徵求意見時,他們很快也就忘記了。

當你被別人拒絕時,他們很快也就忘記了,你也一樣。

當你拒絕一個機會時,你們倆可能都不會記得了。

關鍵是,尋求錯誤的認可,代價是極其昂貴的。而避免錯誤的認可卻是非常容易的。因為如果你這樣做,雙方的關係就會得到加強,而你們也很快就會忘記這一點。

別為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耗費精力

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花費了你多少時間啊?

——Craig Ballantyne

在生活中,需要別人的認可會讓你白瞎許多時間。

得到別人的認可感覺好嗎?當然好。但是,得到錯誤的人的認可也會讓你覺得很糟糕。

在這種情況下,你實際上是怨恨認可你的人的。有沒有覺得何其之混亂啊?

所以Craig Ballantyne建議你捫心自問:

  • 我該得到誰的認可?

  • 誰是我真正想要服務的人?

  • 誰是我真正想要與之共事的人?

你不可能取悅所有人。

如果一個作家想取悅所有人,他就會失去所有讀者。

如果一個人試圖取悅所有人,他就沒有真正的朋友。所有的關係都會變成交易。恰恰相反,只有當大家都是“給予者”而不是“索取者”時,轉換關係才會發生。各方在交往中都是獨立的,這樣他們就可以建立相互依存的關係,從而實現轉型和增長。

量變產生質變

多產勝過完美。

——Joe Polish

如果你想做好某件事,你就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不管怎樣,愛你的人始終是愛你的。

你需要經常失敗。

在《Originals》一書中,Adam Grant解釋說“originals”(那些發明創造出新東西的人)是不可靠的。換句話說,他們製作的每樣東西都不是一定完美的。

例如,在50首最偉大的音樂作品中,有6首是莫扎特的,5首是貝多芬的,還有3首是巴赫的。但在這背後你還要知道,莫扎特創作了超過600首歌曲,貝多芬是650首,巴赫則超過了1000首。

同樣,畢加索創作了數千件藝術品,但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偉大的作品”。愛迪生有1900項專利,我們知道的只有寥寥幾項。愛因斯坦發表了248篇科學論文,其中涉及相對論的只有幾篇。

如果莫扎特對他的每一首歌都異常上心,他恐怕就寫不了那麼多了。他的完美主義會導致拖延。

完美主義是一種不健康的認可需要。它是對失敗和看似無能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