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與造成的。

——華盛頓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平衡是矛盾的各方處於相對穩定、相對統一的狀態。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平衡才有健康長壽。如果這種平衡遭到破壞就會引起各種疾病。人體生理機能平衡包括心理平衡、營養平衡、動靜平衡等。在各種平衡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心理平衡。如果心理失衡,其他平衡就無從談起。

長期心理失衡易招致身體疾病

現代社會生 活節奏過快,競爭日益激烈 ,工作壓力過大 ,生活事件等無法逃避的現實和個體認知偏差 、 錯誤比較 、適應不良的主觀因素 ,讓許多人陷入了心理失衡的沼澤。

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長期的心理失衡,會使人體的免疫機能受到破壞,使人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癌症、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等。同時還會加速人體的老化進程。

我國最早的醫學名著《黃帝內經》記載“精神內傷,身必敗之”,還特別強調“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一個人如果“七情”過度(七情具體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會引起人的氣機升降,血壓血糖升高,加大腦的耗氧量,出現腦缺血。輕則影響身體健康,重則危及生命。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悲恐傷腎。百病生於氣。《內經》說: “善樂者神憚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利。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大怒破陰、大喜破陽。心靜則萬病悉去,心亂則百病生。”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以健康為本,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追求健康與幸福也是人類一些社會活動的原始動力和終極目標。

世衛組織對健康有一個基本的估算,指出健康有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社會條件,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自然環境,而60%取決於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 ,適量運動 ,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其中,心理平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因為它的作用超過一切保健措施的總和,由此可見,心理平衡方才是健康的源泉。

  • 如何界定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夠恰當地評價現實,坦然應對生活中的壓力,有效率地工作、學習和生活,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將目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等均有助於我們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狀態。

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身體(或者說生理)平衡;有了身體平衡,人體的各個系統才會處於最佳的協調狀態,即心身平衡狀態,一切疾病都能減少。誰能保持心理平衡就等於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心身平衡是健康的最佳狀態

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互為因果,雙向促進。而心理身體皆平衡,才是最佳的健康狀態。那麼如何保持心身平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美國心理學會提出了心理平衡的10條要訣

  1. 對自己不苛求。為了避免挫折感,應當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之內。

  2. 不要處處與人爭鬥。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為他們處處與人爭鬥,使得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其實人與人之間應和諧相處,只要你不敵視別人,別人也不會與你為敵。

  3. 不對別人期望過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強求別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4. 暫離困境。受到挫折時,暫將煩惱放下,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待心情平和後,再重新思考解決的辦法。

  5. 適當讓步。處理問題時,只要大前提下不受影響,在非原則方面無須過分堅持,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6. 對人表示善意。你伸出友誼之手,自然就會朋友多,隔閡少,心境自然會變得平靜。

  7. 找人傾訴煩惱。生活的煩惱是常事,把內心煩惱向知己好友傾訴,心情會頓感舒暢。

  8. 幫助別人做事。幫助別人可以使自己忘卻煩惱,更可以獲得珍貴友誼。

  9. 積極娛樂。生活中適當娛樂,不但能調節情緒、舒緩壓力,還能增長新的知識和樂趣。

  10. 知足常樂。不論是榮與辱、升與降、得與失,往往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榮辱不驚、淡漠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極大的快樂。

  • 中盛凱新PEM心身平衡訓練系統助益心身平衡

PEM心身平衡訓練系統,具有冥想靜心、舒眠減壓、快速消除疲勞、改善人體微循環和調整自主神經等作 用。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該系統包含一軟件系統——PEM可視化訓練系統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PEM可視化訓練系統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PEM可視化訓練系統

我們把專業的心理訓練方法,以可以不需專業人員在旁的,可以自助參與的形式呈現,它是可以觀看 的、是有趣的, 也是可以聆聽的內容,在參與中釋放緊張,宣洩情緒,收穫心身的放鬆。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PEM心身平衡訓練系統

該系統還包含一硬件設備——心身減壓訓練艙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源泉

心身減壓訓練艙

躺在訓練艙內,帶上耳機,隔絕外界的一切,體驗腦波療法和音樂能量共振的技術,在你身上發生的神奇作用 吧。如果你有慢性疲勞,需要慢病康復,經常失眠,頻繁抑鬱和焦慮,或任何時段出現了心身失衡的症狀,你 都可以來體驗它,收穫深層放鬆,調理身心的效果。


注:

1.文中醫學內容皆源自專業研究文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