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有一種天氣,萬里無雲,天空缺乏細節,拍出來就好像一塊光禿禿的板子,堪稱風光照殺手,我們稱之為“光板天”,那麼在這種天氣,我們怎麼拍攝比較好呢?


「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典型的“光板天”

在這個季節,出現“光板天”的概率不低,如果在外拍時遇上了這樣的天氣,怎麼克服困難,拍出好片呢?你可以試試這幾招:

1. 耐心等待

在白天,“光板天”那無雲的高亮天空會顯得很難看;但如果你能自由安排行程,不妨耐心等待一下,情況就會大有改觀。

你可以等到日落時分再拍攝,平淡的“光板天”就會被鮮豔的暖色調所替代,一下子變得不再平淡。

「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白天,“光板天”十分平淡,甚至可以說是礙眼

「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等到日落再拍攝,看起來好多了

如果你做好了相關準備,甚至可以等到晚上再拍星空,“光板天”少雲的劣勢就變成了優勢。

話是這麼說,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並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到傍晚,這一招就沒法用啦,試試下一招吧~

2. 減少天空,突出地景

優秀的攝影師善於在照片中,發揮人物、場景、天氣的優點,掩蓋現場環境的缺陷。

既然天空萬里無雲,很單調,一點兒也不好看,那就別老拍它啊!取景框裡多放些地面景物,少放些“光板”天空,好看多了。

在“減少天空,突出地景”的指導思想下,通過觀察現場,我發現地面的雪坑非常有質感和特色,可以在構圖時加以利用和強調。

於是我趴在地上,用廣角鏡頭貼近拍攝,天空只保留不到三分之一。雪地高低起伏的曲線、明暗交織的紋理佔據了畫面大部,十分突出:

「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相信大部分觀眾在觀看上圖時,視線都會被雪地的光影紋理所吸引,而不會注意到背後那無趣的“光板天”。

隨後,我又在雪地上仔細搜索,發現地面的紋理感覺特別有意境。

於是,我乾脆完全捨去了天空,以雪地的特寫:

「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關鍵在於兩點:減少天空的構圖比例,和尋找到地景中特別吸引人的部分。

3. 巧用框架,裝飾天空

除了在構圖時少拍甚至是完全不拍天空之外,我們還可以巧用框架構圖,利用地面景物作為框架來裝飾一下天空,讓“光板”變得沒那麼無趣。

「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而如果走到深林之中,用密密麻麻的樹木遮擋天空,再找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地面景物,觀眾根本就不會注意到背景是難看的“光板天”。

「攝影技巧」“光板天”不能拍照?別鬧了,這3個小技巧拿好!

最後再總結一下。當你遇到難看的“光板天”時,可以採取這幾種方案:

  • 等候,等到日落時分,“光板天”會很美;或者再等一會兒,晚上拍星空。

  • 通過構圖,減少天空的比例,同時尋找有趣的地面景物,讓觀眾注意力集中到地面景物上來而忽略難看的天空。

  • 利用樹枝、樹幹,或其他的有趣景物來充當框架,裝飾天空,讓純色的“光板天”不再平淡而無聊。

這 3 種方法聯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哦!

喜歡的話可以關注轉發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