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縫紉機,媽媽的整個青春

一臺縫紉機,媽媽的整個青春

  這臺縫紉機是我媽的嫁妝,據說那時候其實還挺不好買的。說是嫁妝,其實我媽在認識我爸之前就有了這臺縫紉機,併成為生產隊裡僅有的幾個裁縫之一,且以此掙工分。我媽身材高挑,長得漂亮,加上手巧,在生產隊裡收入算高的,成了四海八荒,哦不,十里八村有名的才貌雙全女青年,要說找對象恐怕也要挑著撿著。後來她每每提到這臺縫紉機都眉飛色舞,覺得那是她的榮耀。

後來我媽嫁給剛畢業頗有書生氣的我爸。當時帶著這臺縫紉機嫁過來,加上幾塊畫著花鳥的大鏡子,還有一臺嶄新的收音機,在當時算是小轟動,村裡有些人說這嫁妝真豐厚,搬來了小半個家!

  後來,我媽用這臺縫紉機給我奶奶全家老老少少六七口人做衣服,每逢過年更是忙的不可開交,從此我媽被親戚鄰居誇讚手巧又能幹的好媳婦。

生產隊解散那年,我家也從大家子裡分出來單過了。我媽說剛出來過,我家只有三四個碗,幾雙筷子,一個水缸,一個油罈子,可是油罈子裡經常沒有油,每次炒菜只能用筷子剜點豬油,生活實在是困難。我媽用這臺縫紉機挑起了經濟的大梁,接各種裁縫活來做。這臺縫紉機縫過"的確涼"、"尼子"還做過"羊皮大衣",簡直無所不能。

一臺縫紉機,媽媽的整個青春

  後來我爸媽又陸續做起了很多事,種蔬菜大棚,做豆腐,生豆芽,但是從來沒有斷過裁縫活。我的記憶中,每年臘月開始,我爸媽都忙的不可開交,我爸忙著做豆腐,村裡的叔叔大爺凌晨三四點就來我家排隊做豆腐,村裡的嬸子大娘每天登我家的門做衣服,我整天看著我媽嫻熟地揮著粉筆和剪刀在各種布料上裁衣服,晚上她在燈下蹬著縫紉機,有時候忙到通宵,還要早起幫我爸做豆腐。

漸漸地,靠著爸媽的勤勞雙手,我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在村裡也算數一數二的,我的吃穿也比同齡小夥伴好一些。我小時候的衣服全是我媽做的,給別人做衣服剩一塊邊角料在我媽的巧手下就能給我做出一件漂亮的衣服。雖然是自己做的衣服,但是很時髦,很精細,和買的不差兩樣。那時候我媽每次去百貨大樓看到樣子好看的衣服都用心記下,回來畫在紙上,一兩天的功夫嗖嗖嗖地就做出一件來。我的老師都驚訝地問我"你的衣服是買的嗎?"我一臉自豪地說"是我媽給我做的!"有個手巧的媽媽,我都自信得不得了!

一臺縫紉機,媽媽的整個青春

  在所謂的裁縫事業上,我媽為了我和弟弟,也做過很大的放棄。那時候我媽想去鎮上開個裁縫鋪,專門給人做衣服,我媽確信一定會很紅火的。可是我弟弟還小,沒有人幫忙照看,我媽只去了一天,回家看見我弟弟哭成淚孩,果斷放棄了她覺得很有前途的事業。到現在我媽都覺得是遺憾,那本應該是她提早翻身的好機會,雖然現在早已翻身住上了鎮裡的樓房。大概有上進心的人做什麼都能做好,做什麼都認真努力去做,到現在我媽六十多了,依然像年輕人一樣每天都是忙碌的身影。

一臺縫紉機,媽媽的整個青春

  這臺縫紉機見證了我家的日子蒸蒸日上,我從小看著它怎樣工作,看著我媽每天把它擦的錚亮,檯面被布料磨得又滑又亮,還經常上點縫紉機專用油,有一股淡淡的油味。小時候我常常盯著縫紉機的各種小部件琢磨,線是怎麼穿過去的,各個部件是怎麼協作運轉的,覺得它真是個複雜而神奇的機械。後來漸漸地發現它退出了舞臺,被閒置在破舊的老房子裡,慢慢生了繡,落滿了灰塵,慢慢和白牆一樣變得斑駁。但是每次看見這臺縫紉機,都心生濃厚的感情,它飽含了我對這個家三十多年來點點滴滴的記憶。我彷彿看見我媽從青年到中年忙碌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