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院北京校友会2018年首届读书悦享会举行

5月19日下午,南阳师院北京校友会2018年首届读书悦享会在北京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举行。特邀分享嘉宾、作家常小琥,商丘师范学院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袁志华、副会长王旭,与我校校友会秘书长张书庆、副秘书长张乃仁、副秘书长陈延伟、83级历史系卢国显、92级英语系朱富举、93级美术系刘潮等20余人参加读书会。

南阳师院北京校友会2018年首届读书悦享会举行

嘉宾简介:

特邀分享嘉宾常小琥,著有长篇小说《夺命债局》、《琴腔》、《收山》等。其中,《琴腔》获第四届华人电影小说奖首奖,《收山》获得2015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最佳中篇小说。

读书时间

读书会分嘉宾主题分享和自由交流两部分。特邀嘉宾常小琥简单介绍了自己的阅读习惯,以及对于阅读、读者与作者、作品等关系的见解。他表示,每天都会强迫自己读书,把手机等一切影响阅读的噪音隔离掉,确保每天3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南阳师院北京校友会2018年首届读书悦享会举行

之后的自由交流部分,常小琥与校友们就读书时间的安排、影视对文学的冲击、读书与写作、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读书对个人发展与家庭的影响等作了深入交流。

作与修改

常小琥介绍,他会遵循科学的创作和阅读时间,把读书、阅读、陪伴家庭、睡眠的时间合理安排。对于写作与修改,他习惯于先创作,后修改。等到创作小说停滞时,反过来修改之前写作的部分。

影视与文学

目前在中央党校攻读博士学位的06级文学院乔迈提出,目前影视剧对文学造成了巨大冲击:一是人们都喜欢看影视剧,读书的人少了、人们的阅读时间少了;二是很多作家受其影响,做了编剧,写出了大量的影视剧剧本,但创作的小说、文学作品少了。对此,常小琥表示,影视剧的视听效果,确实给文学带来了影响,但不是冲击,这和当下的环境和市场的影响有关。但囿于影视技术的发展,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很难改编成影视剧的。而一些改编成影视剧的文学作品,通过人们的观看,反而会带火文学作品本身。对此,袁志华表示赞同,并以周大新的小说《银饰》举例。张书庆作为影视传媒从业者,也结合自身职业做了补充。他认为,影视剧作品以其强大的视听效果,迎合了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有其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影视本为文学的一个细分,影视的火爆会促进文学的繁荣,反哺小说、诗歌等文学体裁。

南阳师院北京校友会2018年首届读书悦享会举行

阅读喜好与写作

针对校友不喜欢阅读散文,以及公账号的写作的困惑,常小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多阅读那些与现在有时间或者空间距离的作家的作品。如汪曾祺、马家辉的散文,这些作家的作品会有很多可以吸引人们阅读的地方。散文内容与人们生活的差异性,能够填补人们生活的空白,从而吸引人们的阅读。他认为,写作,要多积累、沉淀,要节制自己内心的冲动,等情绪到了再去写作。还要注意力集中,认定一个目标,专注下去,一篇文章、一个类型反复完善打磨,其积月累、长年累月打磨。

南阳师院北京校友会2018年首届读书悦享会举行

读书与人生

卢国显目前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他结合自己教学、考研、读博、任教的经历,提出了“读书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论断。他的一生,都受益于读书。他认为,读书对人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有其道理。他告诫校友,要把读书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与自我意识

最后,常小琥指出,目前社会的一个可怕现象是价值观的趋同。读书,能告诉你方向,但人可贵的是自我,无论是生活,还是阅读、写作都应该如此。读书、看电影都要有所甄别,切莫让我们以为在消费电影时,反过来让电影消费了我们。要将读书培养成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读书要有自己的判断。人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媒体信息和无用的娱乐占据着,强势媒体严重影响着人的情绪。在强势媒体的引导下人们自我意识越来越弱,人们读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所以,自我意识的觉醒,至关重要。人生短暂,老年人的时间,一天就是一年。不要以为我们在打发时间,然而让时间打发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保持自我意识,勇于追求自我。

南阳师院北京校友会2018年首届读书悦享会举行

读书会宗旨

本次读书会,是北京校友会成立读书会之后的第一次活动,旨在丰富校友业余生活,增加校友线下交流,增进校友沟通、合作,促进校友全方发展,打造学习型校友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