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昨晚從黑龍江大慶出發,一夜火車,今天一早抵達山海關。這標誌著我將近一個月的東北旅行到此結束,後面山海關、北戴河、唐山等幾地的燕趙行,不過是我在返程途中偶作停留的幾個小站。

一個月的東北行,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廣袤的黑土地,那些壯美的風景仍歷歷在目,大興安嶺、漠河、呼倫貝爾,只要想一想就會讓人熱血沸騰,只恨時間太短玩的不夠盡興。(東北系列遊記,歡迎親們關注本號查看

旅行也是艱苦的,一個人到處遊走,看盡世態炎涼,人情淡薄,時間久了,孤獨感越來越強烈,心裡開始滿滿的都是歸意,風景,一直都在那裡,永遠都看不完,現在我該回家了!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山海關火車站

山海關,天下第一雄關,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多少金戈鐵馬和王朝的興衰起落在這裡更迭上演,老遠望見山海關三個大字,讓人不禁熱血沸騰。

山海關火車站外,旅館、飯店、商店眾多,一派熱鬧喧囂,雖屬淡季,遊客還是很多,出站後習慣四面走了走,吃了早餐,這裡物價很便宜,早餐很地道,山海關景區距火車站僅千米,步行即可抵達,因為開始沒做攻略並不清楚,我第一站卻先去了老龍頭。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老龍頭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山海關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遊客中心

老龍頭,是明長城的東部入海處,如一條巨龍深入浩瀚渤海,故名老龍頭。

老龍頭距火車站4公里,公交是又慢人又多,半小時才抵達,景區門票60元,對於我這種旅行者來說,進不進去也無所謂了,景區左邊有條便道,步行10餘分鐘抵海邊,可從側面欣賞老龍頭之雄姿,也算到過了老龍頭。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老龍頭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城牆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老龍頭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海邊

作為長城的一部分,老龍頭歷來是抵禦外族入侵,抗擊敵寇的險要關口,自清代一統長城內外後,老龍頭失去了其防禦職能,成為帝王將相、文人騷客登高攬海的絕佳去處,後八國聯軍入侵山海關,老龍頭城池被毀,後於1984年重修,在6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老龍頭書寫了一部滄桑的歷史。

在海邊遇到了許多像我一樣的遊客,大家都不想買門票,便找了這麼個位置感受一下,也算到此一遊吧,這裡沒啥風景,海景也很一般,聊以自慰罷了,因為開始沒做好攻略,現在又要回頭去山海關,想想我也是醉了。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老龍頭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老龍頭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城牆

再次乘公交返回站前,步行千米即抵達山海關下。雖然淡季,加之前年山海關景區5A資質被摘牌,但遊客仍絡繹不絕,足見天下第一關之雄風、英姿及威名不減!

山海關,又稱榆關,與萬里之遙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據介紹,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等景觀。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山海關

山海關,多少刀光劍影,金戈鐵馬,見證了無數政權和朝代的命運更迭,1644年,明總兵吳三桂和清攝政王多爾袞聯手,引清兵入關,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從此開啟清朝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的全國統治,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山海關,1933年,日寇佔領山海關......

近千年的悠久歷史、江山更易和征戰殺伐,賦予了山海關太多歷史的厚重和象徵意義。

站在城樓前,撫今追昔,感嘆滄桑鉅變,恍如隔世。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山海關

東北行後1:5A摘牌後遊客熱情不減 天下第一雄關風采依舊

山海關

在山海關下佇立良久,念天地之悠悠,發思古之幽情,拍照後離開!

從火車站前乘公交,半小時即抵達秦皇島,沿途一路廣闊的大海,潔白的海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度假區也不少,但在車上也只能匆匆一瞥,抵達秦皇島後,沒準備在這裡停留,在市區吃了午飯,然後即換乘公交直達北戴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