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我以前發表的文章中,經常會提到“萬變不離其蹤”,遵循記憶基本步驟的重要性,比如之前的文章“讀10遍抄寫10遍,不想記也能記住”,還比如“內容讀7遍,自然就能理解和記憶”,說得其實就是“死記硬背”的方法,但是總有一些人會在評論中“惡言相向”,說中國的應試教育考死記硬背本身就有問題,,我還在這樣誤人子弟”云云。

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為“死記硬背”是不好的學習方法。

我也相信許多人會告訴你“一定要理解,一定要記住內容的本質”,只有這樣才是學習記憶的“最近”方法,或許學校的老師也是這麼說的。

為此,「死記硬背=惡方法」的“固定思維”,讓很多人會情不自禁地感到自己是站在“正義”的一方,而我,寫這樣的文章就是“跳樑小醜”,是“毒害孩子的罪魁禍首”。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理解記憶前,其實必須先要“死記硬背”!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說“死記硬背”不好的人,其實想說的是“先理解再記憶才是學習的正確姿態”。

但是,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學習的過程是“記憶+理解+記憶+應用”的過程,或者說“輸入+理解++輸出+反覆”的過程,人通過五感來感受刺激接受刺激產生最初的記憶印象,然後才是在這個基礎上的理解,並通過輸出和反覆來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最後通過想起進行“記憶的抽出”——這才是記憶的基本,其實順序是不能搞錯的,也沒法搞錯。

也就是說,不管運用什麼樣的記憶方法,不管記憶技巧如何變,記憶的根基還是脫不了記憶基本的這個順序。

學習時思想走神,完全沒有記住所看的內容,那麼理解也無從談起,也就是說,只有記住一定程度上的內容中的關鍵部分,才能聯繫到自己以往的知識和經驗,才能建立起理解的範疇。

在我們的調查中,很多人都是通過理解記憶的方式作為自己的主要學習方式,通過反覆看多遍達到理解的目的,也就是說反覆看多遍是常態。

那麼,反覆看多遍是什麼概念?本質上就是在“死記硬背”,只不過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這麼認為,也不願承認而已。

反覆看多遍去理解去記憶:

——記憶力優秀(其實是瞬間記憶和短期記憶優秀)的人看一遍就能記住,那麼他們就能馬上進入用以往的知識、經驗和案例,與剛看的內容建立聯繫,替代解釋和在大腦中加入自己理解的說明的階段,也就說能很快把握內容的深層意義,進而用自己理解的範疇來強化記憶。

——但是大部分的人可沒有這麼好的記憶能力,怎麼辦?只有通過反覆看反覆看來加深印象,對整個內容的前後關係、文脈、走向、大概情節等有了一定的把握、對於關鍵部分或者關鍵詞等有了一定的記憶,然後到一定程度後再用自己能解釋的道理來理解內容。

也就是說,不管出於理解的目的來學習,一開始必須要“死記硬背”,這是為了能理解的前提,只有記住了才能聯繫到以往的經驗,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在強化記憶,就會變得容易起來。

再說得簡單一點,先要“死記硬背”——>有了印象——>串聯過往學習的內容——>真正理解並強化記憶。

“理解了再記”,畢竟只是強化記憶的過程,是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的轉化過程,而之前在理解開始前所要做的只有“死記硬背”。

為什麼我們提倡看文章時要跟讀要朗讀,原因也在這裡——通過讀順讀暢,通過五感的積極活用,能有效加強對閱讀內容的刺激,可以幫助大腦在更短時間內產生印象(讓短期記憶一下子就變得深刻,易於理解的同時,五感能活性化大腦,幫助大腦“想起和建立聯繫”的提速),然後就能快速進入理解的階段。

理解的快與慢,其實是最初的印象記憶(瞬間記憶和短期記憶)快與慢的問題,看一遍聽一遍可以記住時,則馬上可以進行理解的步驟了,反之,記都沒記住,則更不要說去理解了。

提升理解能力並強化記憶的本質也就反應在如何提升瞬間和短期記憶上,而增強五感刺激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同時調用五感來“死記硬背”後再理解,才是正解。

這是對“死記硬背”的科學解釋,所以在“理解記憶”之前,先“死記硬背”絕對能快速幫到“理解記憶”。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必須發揮“死記硬背”巨大作用的場合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另外,“死記硬背”還有著非常有用的場合......比如,“事例案例的學習和研究”。

「這個時候要這麼做」的事例學習,是知識程度的東西,把它說成是細碎的情報也可以。

要記住類似這樣的斷片的情報(事例案例)則必須依靠「死記硬背」——記憶不同場景下的類型的學習是“事例學習”。

為了從事例學習中獲得體系化的知識,你需要學習各種類型的事例,當然,如果這些學習的內容能串起來聯繫一體化時,那麼之後的學習只是在“骨架上填肉”的份,會變得非常輕鬆。

但是如果還沒有體系化知識,或者還沒有習慣體系化學習的時候,想記住靠的只有“死記硬背”。

這個時候,越是記憶能力優秀的人從理解的過程會越短,讓人感覺這些人能快速抓住學習的本質。

比如高考時,把歷年的考試題目(事例學習)分析和做透的學生,肯定比不這樣做的學習考試成績要好的多得多,因為這些題目(事例)都要“死記硬背”。

大部分的人都會簡單認為“記住本質,“理解”後才會記住記牢,,但是絕口不會提“死記硬背”的好處。

“理解”這個詞看上去真的很美好,但是隻是說”理解“的話,是欠缺實用性的說法。

換句話說,就是,

「越是強調“理解後記憶”的場合,才是“死記硬背”必須“活躍”起來的場合」。

多讀幾遍,自然就能開始理解這個內容,包含的就是這個道理。

諸如”要理解記,不要死記硬背“這類的“叫囂”,是”本質的重要性,在沒有必要的時候過分強調“,這才是讓我感覺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非常奇怪的地方。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小結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記憶和理解是密不可分的“連體嬰”,問題是,這個“連體嬰”是誰先露出頭來,這就如“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雞蛋和雞的問題無解,但是記憶和理解誰先來則有解。

那就是,先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死記硬背",大腦中有了對重點概念、部分內容的印象後,就能快速”調出“可以用自己以往經驗解釋得通的說明,理解是從這時開始的,而理解之後的過程並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強化記憶的過程。

世上有很多看似有道理的道理,其實並不正確,我們要做的是要學會用科學的態度去分辨其真偽,就像”死記硬背“背死書是不好的學習方法一樣,誤解解開了,學起來才會更順暢更效率。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一句話】

先“死記硬背”(朗讀更好,讀順暢的前提),再理解和記憶才是正確的理解記憶的步驟,可以讓理解和記憶的速度提升多倍!

科學上,死記硬背=邪惡的學習方法嗎?你錯了,而且錯得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