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婚姻悲劇的根源之一,恰好是所謂的“理所當然”

李小璐被曝出軌的時候,很多人希望李小璐出來道歉,但出乎意料的是,出來道歉的不是李小璐,而是賈乃亮。不少女性於是驚呼,“嫁人要嫁賈乃亮”。可是,李小璐卻不是這麼看,似乎賈乃亮的付出在她而言已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理所當然。實際上,即使真的讓你嫁給了“賈乃亮”,你也可能成為“李小璐”。

有一個流傳了很久的故事:A有兩顆糖,每天會分給B一顆,時間久了,B享受著這種饋贈,覺得理所當然。有一天,A突然把糖給了C,於是B開始憤怒,認為那顆糖應該給自己,他忘記了那顆糖原來是A的,A想給誰就給誰。後來,B再也沒有得到A的糖,從此失去了朋友A。

很多時候,謀殺感情的首要元兇就是“認為別人對你好是理所當然”。“理所當然”不僅是社會交往中的大忌,也是愛情中最可怕的事。

電影《十二夜》中張柏芝和陳奕迅分手時的爭吵讓無數妹子看哭,那句“是不是我越緊張你,越對你好,你越是囂張啊”真的扎心了。

感情中,當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的付出看作理所當然,往往是友情、愛情出現危機的前兆,婚姻亦是如此。很多夫妻結婚後,感情變得越來越淡,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再把對方的付出當回事。

不得不說,導致中國式婚姻悲劇的根源,恰恰就是這種所謂的“理所當然”。

難道婚姻裡,付出多的那一方註定要受傷嗎?

其實,一個人為什麼會在親密關係中迷失了自我,在與伴侶的互動中,忽略了自己的需求而完全去滿足對方的需要,沒有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成了處處犧牲奉獻的“好伴侶”?很大程度上,源於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母充足的無條件的愛,自我價值感建立在自己成為“好孩子”的基礎上,因此他們的潛意識裡會不斷的去討好內心的“父母”,在內心會形成“只有我如何如何好,才會有人愛我”的思維模式。當這種想法被固化,進入了潛意識,即使到了成年之後,戀愛、結婚、生子……在與伴侶、孩子及其他人際關係中,他們也會不自覺的不斷壓抑自己的需要,犧牲自己去討好對方。

女性在這方面尤其明顯。雖然現代社會鼓勵女性追求自我發展,但很多人心中還是有著傳統妻子原型——相夫教子——為愛、為家庭隱忍和犧牲。同時,外人還給他們冠以各種傳統美德的名號,無形中又強化了這種“犧牲”。

很多時候,在戀愛的初始階段,我們確實願意為了讓對方高興而暫時放下自己,因為“為愛付出”很容易讓人體驗到神聖與偉大。而如果有些人一直盲目的愛,失去自我,就會把這種互動模式固化了。這種犧牲會給伴侶帶來了巨大的情感壓力,讓其內心產生強烈的內疚感。

想象一下,假如你的伴侶像一個24小時在線的高級客服,對你百依百順,而當你想要回饋他的時候,他卻告訴你“只要你開心,我就開心”。似乎他看起來不需要你對他的回饋,於是你覺得這筆感情債永遠都還不了,以致每次你見到他就會有種負罪感,覺得他付出了那麼多,自己卻無以為報。這種互動模式持續下去,心懷負罪感的人就會很痛苦,在關係中感覺壓力很大而想逃離這種關係。要麼從情感和空間上遠離;要麼沉迷其他事物;要麼因工作分居來遠離;要麼經常出差;要麼找一個索取型的情人來補償……

在兩性關係中,一方的過度付出,實際上是剝奪了另一方表達愛的機會和權利,降低了對方在互動中的參與度,反而會讓雙方關係越走越遠。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同時扮演幾個角色,同學、朋友、丈夫、妻子、兒媳、子女等等。但是,沒有一個角色可以替代我們自己本身,平衡地發展每一個角色的同時,先要照顧好“我”這個主角。只有當我們學會“自愛”,肯定自己,不活在別人眼中的標準裡,才有能力讓“我”與他人的關係不斷被滋養。

真正成熟的感情都是雙方的共同付出和經營,不把對方的善意當成理所當然。

原文首發於中良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