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現」解讀尿檢報告單中的奧祕

尿,是機體新陳代謝的結果,經由泌尿系統及尿路排出體外。尿的生成有賴於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尿常規是我們常稱的“三大常規”之一,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代謝產物,尿液檢查簡便、無創、廉價,縱然是“常規”檢查,卻也能提供大量的身體信息,不僅反映泌尿系統的問題,更可以間接反映全身各系統的代謝情況。

臨床診斷是醫生在開檢查單的時候初擬的,並不等同於您的真實情況或最終診斷,是可能更改的。所以您大可不必對著一張化驗單上面的診斷名稱而耿耿於懷。另外需要注意留取尿液標本的時候一般要取中段尿液,即先排出一小段尿液後再接尿送檢,目的是排除汙染的可能。

最好留取晨尿:清晨第一次尿標本是最理想的,這是因為晨尿較為濃縮和偏酸性,有形成分相對多而且完整,無飲食干擾,不影響尿液化學測定。再者,女性在月經期間的尿檢結果也不準確,需要避開。至於送檢時間,1小時內送檢是可以的,留置過長時間的尿,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紅、白細胞的破壞或皺縮變形;特別是做尿紅細胞相差時,新鮮的尿標本才符合要求的。最後留取尿常規前一天應當避免同房、劇烈運動等;前一天晚上8點後避免大量進食、飲水。

總體來說,只要有(+)或者異常升高的數值就意味著存在不合常理的因素,需要進一步判斷病因。至於每項是什麼意義,這次只能作一個非常簡要的介紹,要知道,任何一項異常的背後都存在著許多種可能,往往需要醫生更精準的判斷和進一步的檢查。

酸鹼濃度:pH值(酸鹼度)一般情況下在6.0左右。正常尿為弱酸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正常參考值:5.5-8.0。臨床意義:(1)生理因素對pH的影響:①飲食:攝食大量肉類及混合性食物,pH降低;攝食大量蔬菜、水果,pH升高。②劇烈運動、大汗、應激狀態、飢餓時,pH降低。(2) 病理變化:① pH降低見於代謝性酸中毒、痛風、糖尿病、腎結石、壞血病等。② pH升高見於鹼中毒,原發性醛固酮增多、膀胱炎等。

顏色:通常都應該是淡黃色,水喝多的時候更清亮,水喝少的時候會深一些,但是如果出現紅色、茶色、乳白色等等,就請您高度重視了,許多疾病可以引起,像腫瘤、肝病、較重的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等都會引起尿色的變化。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現肉眼血尿,必需要首先排除泌尿系統腫瘤,即使只有一次,也不可掉以輕心。乳白色為乳糜尿,有時與小血塊並存,常見於絲蟲病;灰白色雲霧狀渾濁為膿尿,常見於泌尿系化膿性感染;混濁多為無機鹽結晶;紅色雲霧狀渾濁為血尿,常見於腎臟腫瘤、急慢性腎炎、腎結石、腎結核等;暗褐色、黑色尿為血紅蛋白尿,常見於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症、溶血性貧血、瘧疾、蠶豆病等;深黃色尿為膽紅素尿,常見於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等;黃綠色為綠膿桿菌尿,常見於泌尿系統綠膿桿菌感染。

濁度:不透明的話就是有問題,通常會伴有顏色的改變。

尿比重:正常參考值: 1.003-1.030;臨床意義:尿比重減低:常見於慢性腎盂腎炎、尿崩症、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見於高熱脫水、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個體變化程度較大,是反映腎臟濃縮功能的。

亞硝酸鹽: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提示有泌尿道結石或感染的可能。如標本放置時間過久也可呈假陽性。 “+”意味著感染,多數是大腸埃希菌相關。尿亞硝酸鹽特異性可達 80%,其對輔助診斷泌尿系統感染有很高的價值,亞硝酸鹽為陽性基本可以初步判斷為泌尿系感染。若尿路感染細菌(如陽性菌)不能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或尿在膀胱中存留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鹽,也會產生陰性結果,需注意。

尿蛋白: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正常尿常規檢查一般無蛋白,或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並持續出現多見於腎臟疾病。但發熱、劇烈運動、妊娠期也會出現一過性蛋白尿。故尿中有蛋白時需追蹤觀察,明確原因。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但是出現“+”多數意味著腎臟或者全身疾病引起的異常,您需要做兩件事:第一,做24小時蛋白定量檢查;第二,找腎臟內科大夫。

尿酮體: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病一般尿酮的升高先於血酮,故尿酮檢查對診斷重症糖尿病極為重要。(2) 非糖尿性疾病:嚴重飢餓、劇烈嘔吐、嚴重腹瀉、脫水、子癇、營養不良、劇烈運動、全身麻醉、腎小管功能不全等病人,因鹼質丟失過多、有機酸相對增多,可大量縮合成酮體,由尿中排出,使酮體呈陽性。所以標本不新鮮會出現“+”,肚子餓久了會出現“+”,嚴重的糖尿病也會出現“+”,找內分泌科大夫。

尿膽紅素(BIL):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尿膽紅素檢測主要用於黃疸的診斷和黃疸類型的鑑別診斷。尿膽紅素陽性,常見於肝實質或阻塞性黃疸病。還是找消化科大夫。

尿膽原(UBG):結合性膽紅素排入腸腔轉化為尿膽原,從糞便排出為糞膽原。大部分尿膽原從腸道重吸收經肝轉化為結合膽紅素再排人腸腔,小部分尿膽原從腎小球濾過或腎小管排出後即為尿膽原。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1) 尿膽原增多,常見於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心力衰竭、腸梗阻、內出血、便秘等病症。(2 )尿膽原減少,多見於長期應用抗生素、阻塞性黃疸等。

尿葡萄糖:(1)生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是由於腎小球濾過增加,腎小管相對吸收減少所致,見於一次攝人大量糖類,靜脈注射葡萄糖、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激動、妊娠等。(2)病理性糖尿:①糖尿病。②腎性糖尿:見於家族性糖尿、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新生兒糖尿等。③其他: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腫瘤、顱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垂體瘤、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出現尿糖陽性。尿糖陽性要結合臨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腎糖閾降低所致的腎性糖尿,應結合血糖檢測及其他檢查結果明確診斷。由於尿中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響尿糖結果,故查尿糖前24小時要停服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出現“+”首先要檢測糖尿病,趕緊去找內分泌大夫。

白細胞酯酶:是人體白細胞內含有的一種特異性酶類,臨床常用這種酶類來檢測標本中有無白細胞存在。但這種酶類只在中性粒細胞內存在,其它的細胞內則沒有,所以不能檢測其它類型的白細胞,只能檢測中性粒細胞,也就是通過常說的炎性細胞。這個結果陽性說明所檢測的標本中有白細胞存在,也就是中性粒細胞,表示有炎症存在,但不能說明是什麼病原感染。

尿白細胞的檢查:正常人離心尿白細胞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每高倍視野下超過5個以上,稱白細胞尿。大量白細胞時,稱膿尿。正常參考值:0-5/HP;臨床意義:增高,見於泌尿道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化學檢測尿白細胞和紅細胞只起過篩作用,臨床診斷以鏡檢結果為準。

尿隱血試驗(BLD):尿液分析儀檢測的尿BLD是指尿液中紅細胞和(或)紅細胞變形裂解後溢出的血紅蛋白,因此BLD報告的陽性程度往往高於顯微鏡檢查的紅細胞數。正常人尿液中可有極少量陳舊紅細胞,偶爾引起BLD的微弱陽性,成年女性由於白帶汙染常引起BLD的弱陽性。【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尿BLD陽性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尿路感染、結石、結核、腫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以上疾病的顯微鏡檢查多可查見數量不等的紅細胞。而有些情況的BLD陽性,顯微鏡多查不到紅細胞,稱血紅蛋白尿,見於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寒冷性血紅蛋白尿、大面積燒傷、瘧疾、病毒性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等。臨床上,對於一些臨床無症狀而BLD陽性者,應注意定期複查。

上皮細胞: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細胞臨床意義不大。大量出現時,如能排除陰道分泌物汙染,就要考慮泌尿系統炎症存在。此時,如加做尿上皮細胞形態檢查,可確定上皮細胞的來源。是指從腎臟到尿道外口脫落的細胞,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尿管型: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尿中出現管型,特別是顆粒管型、細胞管型都是腎臟實質性損害的標誌。是尿蛋白形成的,出現了就不正常。由於各種腎炎、腎病綜合症導致的,找腎內科大夫吧!

尿細菌:這不用說了吧?讓泌尿外科醫生幫你搞掂。

尿酵母菌:小心黴菌感染!要進一步做中段尿液細菌真菌培養。

尿結晶:生理性結晶,如草酸鈣、尿酸、磷酸銨結晶;病理性結晶,如膽紅素結晶、胱氨酸結晶、亮氨酸結晶、酪氨酸結晶、膽固醇結晶、放射性結晶、磺胺類藥物結晶等。嚴重的痛風、黃疸、草酸結石的病人可以見到,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這樣看下來,貌似一張小小的尿常規檢驗單真的水很深呢!對於廣大患友而言,您記住以下幾條一定沒錯:選擇恰當的標本送檢,重視異常的檢驗結果,尋找合適的專科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