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通常认为,北纬30°是黄金产茶带。《茶经》也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北方似乎从来没有调教出像样的茶品。西湖的龙井、黄山的毛峰、澜沧的普洱、君山的银针、安溪的铁观音、武夷的大红袍,这些价值连城的字号,莫不生在南方,教北方情何以堪?不过,北方人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坏毛病,喝茶的习惯却根深蒂固。君不见,西南的茶叶经 “茶马古道”,运到北方,供盘腿坐在火炉前的北方人煮罐罐茶。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金井镇位于长沙市长沙县西北约70公里处。我来的时候,正好碰上“2018长沙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在会场稍事逗留,便随大家走进金井茶田,去领略这个以绿茶名世的三楚小镇。说实话,关于湖南的茶叶,我只晓得君山银针,对金井的茶叶知之甚少。这次来到长沙,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科普,让我了解到许多关于长沙金井、关于金井绿茶的故事。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金井种茶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宋时达到鼎盛。而有关制茶的历史,也至少有1300多年。明清时期,长沙县金井和相邻的高桥一带,茶行就达40余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园建设要求“头戴帽,腰缠带,脚穿鞋”,即烟雾缭绕的高山顶有森林树木,茶园开垦成梯田整齐种植,山脚还必须绿草如茵。金井镇地势平缓,多低矮丘陵,相对于西南和东南产茶区,地理上并无优势。不过,金井人利用茶叶的习性,在茶田里套种桂花、杜鹃等树木,以遮蔽强烈的阳光,倒也算是两全其美。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今天的天气也怪,突然间下起小雨来。

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

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

……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不记得从哪里听来的《采茶歌》,倒也应景。陆羽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时值农历三月上旬,正是采茶季节。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田如工整的格律诗,尤其“三棵树”茶田,让人充分感受到当地人富足的田园生活。这块茶田里因有合抱而生的三棵锦叶白兰树而得名,“三棵树”树龄约60年,也算是见证了金井茶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站在“三棵树”,向四面张望,到处是茶丛茶垛。就连院落前篱笆旁,也总有摘了又长,长了又摘的茶叶。茶是这里独特的景致,茶是这里浓郁的风情。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在茶田里流连片刻,便去金井非遗传习所观看手工制茶技艺。传习所内张贴着神农氏的画像,以及古时制茶器具和制茶工序图解。制茶师傅姓王,也是金井镇绿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们进来时,他正站在一口铁锅前,认真炒茶。王师傅说:“金井镇绿茶完全以手工制作,从田间到成品,要经过采摘、摊青、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提毫、足火八道工序。”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厂负责人带我们品尝金井的新茶。陆羽说:“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看来,只有品行高洁,才能与茶叶结缘。苏东坡更是将茶比作美人:“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元朝洪希文则说:“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古人将饮茶当成雅事,不像喝酒那样恶俗。“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唐朝有位和尚这样说。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中国是茶的故乡,“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即是茶。我去过云南的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当年贩卖茶叶的马帮从普洱出发,北上川藏陕甘,硬是踏出了一条茶马古道。事实上,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上也弥散着茶叶的味道。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南方好功夫茶,甘肃人喝盖碗茶,而在西北乡下,则煮“罐罐茶”。异域亦饮茶,印度大吉岭产红茶,当地人却饮奶茶,混合许多香料煮沸,甜腻中流窜涩辣;波斯人制茶则与藏红花或玫瑰花一起烘焙,入口芬芳四溢,添几粒方糖,才带劲儿。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喝尽一杯茶,口舌生津,又想起如诗如画的茶田,便又跑到“三棵树”。天边云开,雨意渐收,想着明天大概会有个好天气。

别是一番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